•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沖刺 ——寧夏西吉縣決戰脫貧攻堅掠影
    來源:光明日報 | 季棟梁  2020年09月25日06:37

    張堡塬村技術工人正在溫棚內育苗。季正攝

    紅軍寨窯洞 季正攝

    張堡源村及蔬菜種植基地 季正攝

    寧夏西吉縣,坐落六盤山下,紅軍三次經過,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之地,1935年10月7日,毛澤東同志登上六盤山,寫下了壯麗詩章《清平樂·六盤山》,抒發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凌云壯志。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調研,從固原市六盤山機場一下飛機,就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西吉縣將臺堡。“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在將臺堡紅軍會師紀念館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振奮人心。

    西吉縣,山大溝深,十年九旱,中國最貧困地區之一——“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之“西”,人口49.6萬,是寧夏農業人口第一大縣,也是寧夏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縣區,2014年建檔立卡人口155581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4.4%。直至今日,作為寧夏唯一未脫貧縣,貧困發生率降至0.95%。一戶不能落,一人不能少,西吉縣人民正以長征精神進行最后的沖刺,已經看到了全域脫貧的曙光……

    張堡塬村

    寧夏菜心銷廣東

    馬蓮鄉張堡塬村依山抱川,現代化牛舍、設施園藝大棚、蔬菜基地,田間上百農民采摘蔬菜……這樣的情景,進入航空拍攝取景器中,真是如詩如畫。

    川道里數百畝廣東菜心正進入采摘期,一位經銷商摘一棵菜心咀嚼著告訴我:“這些菜,三天內就能到廣州、深圳等地居民的餐桌上,我們有專門的物流通道。”

    兩位來自南方的蔬菜銷售商正和蘇相鋒談著買賣。這會兒銷售商下菜地去看菜心了,老蘇走過來說:“咱們的菜本就緊俏,今年南方省份水災嚴重,我們這都無菜可訂了。”

    張堡塬村是貧困村,2014年開始,蘇相鋒動員村民,流轉土地1000畝,創立了向豐現代循環農業園區。他還肩負著一個重大使命:帶領全村脫貧致富——他是張堡塬村黨支部書記,既是支部帶頭人,又是致富帶頭人。

    “建檔立卡戶300多人,沒有產業,如何帶領他們脫貧致富?”蘇相鋒撓撓頭說,“要帶領大家真正脫貧致富,必須做大做強。如何做大做強?依托土地,延伸產業鏈,走現代企業之路。”

    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農戶+市場”模式,依托寧夏農林科研院所的智慧,種植馬鈴薯、青貯玉米和冷涼蔬菜。鮮薯加工成淀粉,廢水處理后還田種植青貯玉米,青貯玉米和粉渣育肥肉牛,牛糞和馬鈴薯秸稈加工為有機肥,種植綠色蔬菜。由此,構建了“種、養、產、加、銷”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生態循環產業鏈,形成現代生態循環農業。

    “我們有土地和勞動力,可資金和技術只能靠引進。引進老板、資金,引進專家、技術以及返鄉的大學生,從廣東、四川、甘肅等地請來能人負責經營。”蘇相鋒指著走過來的一位女士介紹說,“這是廣州臻品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總經理葉潔,她就為我們帶來了資金、市場、銷售渠道……”

    握過手,葉潔搖搖手里的菜心說:“在廣州、深圳、香港、澳門,這叫寧夏菜心,在咱們寧夏又把它叫作廣東菜心,這可是響當當的品質蔬菜,搶手得很。這里海拔高,日照時間長,雨水少,氣候冷涼,土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農作物病蟲害少,具有發展冷涼蔬菜的獨特優勢,生產的蔬菜色澤鮮亮、脆嫩多汁、芳香甘甜,深受消費者喜愛,所以蘇書記一叫,我就來了。”

    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產業規模越做越大。蘇相鋒說:“園區固定用工150人,臨時用工3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在園區上班,人均年收入3.6萬元,臨時用工人均年收入達1.2萬元,到了采摘季,熟練工日收入五六百元,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如今,外面打工的不少勞動力都回來了。”

    蔬菜示范園里,村民蘇梅正在為菜苗子澆水。面對一眾人等,她顯得落落大方:“我家男人常年在新疆打工,三個孩子正上小學,我成天圍著娃娃們轉。娃娃上學走了,閑下來了想掙個錢,可附近沒處掙錢去,急得人摳手哩。家門口搞了向豐園區,一下把人心里想的解決了,我從打零工做到正式工,五年了,收入從一兩千漲到了三千,也沒耽誤照顧娃娃,做夢都沒有想到有這么好的事。”蘇梅澆著水往前走去。蘇書記笑笑說:“這媳婦子你看口齒伶俐不?剛來時一句話沒有,見個人就害羞,甚至往人身后躲,現在出息得!園區幾百人,天南海北的都有,也是個小社會,也能讓人見世面哩。”

    我專門去見了茍銀亮。2014年公司成立,茍銀亮就進向豐打工,一年收入也不少。可他不滿足,幾年間學習鉆研,掌握了種菜技術,2018年走上了創業之路,承包300畝土地種植特色蔬菜,已經有了收獲。

    現在的向豐園區帶動的已不僅僅是張堡塬的村民,馬蓮全鄉進入向豐打工的有1020人,建檔立卡戶占86.2%,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500多戶群眾和3家蔬菜外銷合作社圍繞著向豐發展特色種植業和草畜產業。2019年,園區年銷售總額1.2億元。

    北臺村

    白犢時向蘆中鳴

    依山谷坐落的什字鄉北臺村,紅頂的民居與藍頂的牛棚,在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中組合成一幅山水畫卷。水泥硬化路面平整干爽,連續幾桿路燈上都站著鳥兒,叫聲此起彼落。道路兩旁種植著玉米,一人高的玉米案板一樣平整,在風中搖曳生姿。我說:“玉米這長勢,一定有一個好收成。”村支書馬存珍笑笑說:“這玉米不打玉米籽,再過一月收割青貯,是牛的好飼料。”說著他指指路邊馬建成家的青貯飼料水泥池,“全村耕地6000多畝,現在全部種植青貯玉米,戶戶建有青貯池,家家有草料粉碎機。以前全種洋芋,洋芋產量高么,誰舍得種玉米當飼料?”

    馬建成家院落電焊火花閃閃,兒子正對一大棚進行改造。和馬建成聊起來,他跟兒子生活在一起,一家11口人,40多頭牛,光牛圈就四個。顯然他有些保守,支書掰著指頭為他算了個賬說:“百萬沒麻達(方言,意為“沒問題”)。”馬建成笑笑說:“看你說得夸張的。”支書說:“年初你一次趕牛幾十頭哩!”馬建成說:“那是靠貸款……”支書說:“光說貸款,不說存款?”馬建成哈哈哈地笑著沖我說:“日子好著哩。”支書說:“又養又販的,沒個幾十萬手頭活泛得起來?”

    市農業農村局駐村第一書記陳龍說:“支書,快追上你了。”

    馬存珍嘿嘿一笑說:“追過我了才好哩,我就想著全北臺人都追過我,好讓我長長地出一口氣。”

    陳龍說:“支書是能人,北臺的養牛產業是他帶動起來的,他現在養牛六十多頭,一頭能賣三萬多塊。”

    我看看支書,滿臉皺紋卻洋溢著智慧。

    “能人能量再大,也比不上組織的能量,有能人的帶領,組織的能量發揮到了極致。”馬存珍說,“幾年前還可憐得很哩,一提起北臺村,老百姓叫苦,上下干部發愁。就說2014年,貧困發生率高達41.3%,人均純收入4000多塊,比全什字鄉人均收入低1000塊,且人均差距大。北臺村有養牛傳統,可牛存欄僅有736頭,而且養牛只是為了種地。380伏動力電,入戶率僅為1.5%,生產條件落后。”馬存珍撓撓頭說,“哎呀,羞得人頭都抬不起來,鄉上、縣上開個會,找個拐拐子(方言,意為“旮旯”)一呆,會一散躲著人走……要知道我都當了三十年的村主任、支書了。”

    2014年,固原市農業農村局對口幫扶北臺村,向村里派駐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市農業農村局制定了《北臺村草畜產業發展規劃》,采取結對幫扶支持、產業培育支撐、金融扶持助推、基礎建設引領等措施,為養殖戶發放青貯池建設補貼、養牛圈舍補貼以及見犢補母、鍘草機購置、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等項目的補貼,開展各類技術培訓,打造肉牛養殖專業村。“可一開始,村民們都顧前怕后,推廣開并不容易,怕養牛虧損。”支書說著,正好過來一個人,對他叫了一聲,“有福,你來給說說剛開始時你的想法。”又對我說:“馬有福是建檔立卡戶,日子過得恓惶,吃宴席連個新衣裳都沒有。”

    馬有福憨憨一笑說:“養牛種地過日子,靠著老天爺吃肚子,以前就是養牛、種地,養牛就是養勞力,都養老黃牛。也不是沒覺悟。家底薄,這兒捂住那兒漏底了,不敢胡折騰,家有千貫,長毛的不算,以前養的牛哪能跟現在養的牛比,以前養的牛才幾個錢,現在養的牛一頭一萬多,怕有個閃失……唉,日子過得有皮沒毛的,種地連吃肚子都保證不了……”

    “老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話實實的。幫扶工作,黨員干部的帶頭引領作用始終不可忽視。遇到群眾不能接受的新事物,先讓黨員干部帶頭做,示范給老百姓。青貯池沒人愿意挖,先從支書家開挖;標準化養殖圈舍,先從村主任家建起;幫扶單位的產業補貼,先從帶頭示范戶發起。人們都看著你,你不帶頭就沒人愿意先動。除了縣里統一的各項惠農補貼外,市農業農村局在推廣過程中,先后對養殖圈舍、青貯池、鍘草機等進行了優先的額外補貼。通過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也讓群眾嘗到了甜頭,一步步打消了群眾的顧慮。”陳龍已經駐村三年了,他說,“村上兩個‘帶頭人’養牛都在30頭以上,成為脫貧致富的典型。致富帶頭人的養殖規模和經驗不僅是北臺村群眾的觀摩學習示范點,更是什字鄉乃至西吉縣的觀摩示范點。”

    為了解決村民養牛的后顧之憂,西吉縣實施金融扶貧惠民政策,2019年136戶享受金融貸款1161萬元,享受各類補貼219.35萬元。“我第一次拿到扶貧貸款5萬元,就像做夢一樣,我們這窮得提不起鞋跟的人,也能貸款?我一次購買了5頭牛,一年下來就掙了2萬多,種地五六年也掙不了這么多。還比種地輕松,一天就喂兩次,你想多喂不行,那不科學。日子一下就蹬上勁了。”馬有福說。

    馬存珍說:“有福上進心強,苦鉆研,除了參加村里舉行的養殖技術培訓班外,還自學養牛技術,牛越養越好,現在都是土專家了,養牛超過20頭了,一年保守點說也能收入六七萬。今年下來能養多少頭?”

    馬有福說:“三十頭沒麻達。”

    馬存珍說:“我們村還被市里授予‘金融支持扶貧示范村’‘信用示范村’呢。”

    北臺村牛存欄3065頭,戶均15頭以上,40頭以上的大戶有幾十戶。草畜產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90%以上,2019年貧困發生率降至0.91%。肉牛養殖已成為西吉縣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肉牛飼養量33萬多頭,北臺村成為西吉縣養牛第一村。

    在北臺村穿行,時不時聽到牛哞,不由得想起古人《牧童詞》中“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的詩句。站在坡上梯田大埂上,硬化、綠化過的道路在太陽能路燈的護送下蜿蜒遠去,村文化活動室、村部活動廣場、農村電商平臺、新農村農家院舍……盡收眼底,山岡青蔥,綠樹成蔭。

    毛家溝

    紅軍寨內憶長征

    毛家溝,如一棵倒在地上的大樹,溝壑梁峁枝椏縱橫,1936年,中央紅軍穿過這條溝,抵達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之地將臺堡。從此,這條溝穿過了中國歷史。“這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中央紅軍行軍的最后2.5公里。”謝宏義指著老窯洞保護區說,“紅軍在這里駐扎修整,然后沿溝里的小路,行軍至將臺堡完成勝利會師!”

    走近毛家溝紅軍寨紅色主題體驗區,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橫幅上簽字留念:“弘揚革命精神,牢記使命擔當”。他們是正在重走長征路的紅軍后代,已經住了幾天了,謝宏義跟我打過招呼,陪他們游賞紅軍寨。

    少年心事當拿云,出生于毛家溝的謝宏義,從小聽著長征故事,憧憬著紅軍戰士的革命生活。大學畢業,謝宏義南下創業,打拼十多年,在浙江金華創建工貿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2014年,謝宏義回家探親,看到土地撂荒,村莊凋零,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向睡眠很好的他失眠了。

    奔不惑之年的謝宏義真的不惑了。回到浙江,謝宏義把公司交給弟弟經營,自己回到老家,投資200多萬元流轉土地,種植秋雜糧,建養殖場,以養羊為基礎,羊糞作為有機肥還田,發展循環生態立體農業。兩年時間,毛家溝曾經被撂荒的土地生機勃勃,毛溝村變了,100多戶人家全住進新房,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4000多元提高到2016年的7000元,鄉親們的日子好過起來。

    然而,謝宏義不滿足。他想讓毛家溝徹底紅火起來,讓人們的好日子更上一層樓,可下一步的路該怎么走?

    西吉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長征進入西吉縣境,開展活動40多天;1935年10月5日,毛澤東同志率領的紅一方面軍沿葫蘆河東岸經將臺、馬蓮一帶東進,當晚宿營于興隆鎮單家集村;1936年10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方面軍主力會師將臺堡,標志著震驚中外的紅軍長征勝利結束,黨中央也將這一天確定為長征勝利結束紀念日……

    毛家溝就在將臺堡、單家集紅色旅游資源核心區域,紅軍留下了太多的腳印與故事。當年,紅軍向當地人傳授制作粉條的技術,如今粉條已成為人們發家致富的一大產業,被命名為“紅軍粉”。

    謝宏義從小浸埋在骨子里的紅色情結被激活了。“這些優勢資源不是誰都擁有的,我們得天獨厚啊,為何不利用紅色優勢,在毛家溝發展鄉村旅游?讓人們走長征路,吃長征飯,體驗長征,感悟長征,銘記長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謝宏義雷厲風行。紅色窯洞賓館、紅色主題餐廳、會師湖水上拓展區、秉慧書院傳統國學文化學習區、西北農牧業文化體驗區、現代農業采摘園、傳統手工作坊區……幾年間,工貿公司將利潤全投進“紅軍寨”,占地6平方公里的紅軍寨脫穎而出,成為紅色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毛家溝走出一條通過發展紅色旅游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之路。

    二萬五千里長征三大主力會師的最后2.5公里,正在建設過草地、爬雪山等景觀項目,途中設置有特色小吃店、農產品購物店,還有詳細豐富的免費講解。“我們要再現當年紅軍長征情景,讓游客來到紅軍寨不僅僅是游山玩水、在農家樂吃飯,更要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謝宏義正對那些老人們講說。

    離開毛家溝不久,我收到謝宏義的微信,他告訴我,在剛剛結束的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開展的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遴選工作中,毛溝村入選。

    涵江村

    爛泥灘里話新生

    見到秦振邦時,他站在山頭上,“在辦公室能談啥,山頭上多敞亮,眼界多開闊,整個村莊都收入眼底。”我笑笑說:“山高人為峰。”他笑了:“你站山頭上好好看看,涵江村要多美有多美。”

    涵江村原名“爛泥灘村”,被三條溝夾著,有一條時斷時續的河,叫爛泥河,河谷村莊遍布紅膠泥,坑坑洼洼,一下雨雪,遍地泥濘,村路就成了泥灘。抬腳跌三跤,跟頭流星的,人畜被摔壞者不少,不要說是出村做事,就連老人生病都難送醫院,娃娃連學校都沒法上。村子也就叫了爛泥灘村。

    “怎一個爛字了得,村名叫得沒錯。”談及爛泥灘村,秦振邦是這樣開頭的。“爛房爛路爛思想,開口還沒說話,先是一聲長嘆,男女老少都長嘆,哎呀,人的精神倒了。到村部看看,就更沒精神了,連村部都長滿荒草,一張辦公桌腿子瘸著,墊支的磚頭扔在一邊,桌上灰一層……”

    2017年3月,在中國人民銀行西吉縣支行工作的秦振邦被派到爛泥灘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人沒精神,用當地人的話來形容,‘看人連個眼皮皮都懶得抬’,搞得我也沒精神,我已經57歲,一個快退休的人了,村民也對我不抱希望,說一個快要退休的人能辦啥事……爛泥灘村,全縣聞名的貧困村,貧困超出人的想象,好勞力常年在外謀生,留下來的大多數是無法離開或對生活失去激情與希望的。不要說是產業,連個像樣的說法都沒有,看著破破爛爛的村莊和低沉悲觀的百姓,我想著下來也就是走個過場、走走形式罷了。”秦振邦也長嘆一聲,繼而笑笑說,“長出氣能減輕內心的壓力,可是叫我真的糊弄鼓搗走個過場,又不甘心。單位派我下來,也是把咱當個人物看哩。”

    這期間開了幾次會,領導又來看了幾次。村民有了說法:“我看怕也是個諞嘴貨。”“我看也是,有走心沒守心。”

    “我給激起來了,在會上承諾:爛泥灘村不脫貧,我不走!我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否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崗。”我們從山頭上下來,沿著水泥路走著,秦振邦說:“一戶一戶走,走過了一百多戶,當時,全村家家都養了點羊,牛只有80多頭,但這給了我思路:發展肉牛養殖作為脫貧主導產業。爛泥灘人有養牛經驗,只不過以前養的是耕牛,肉牛養殖需要金融支持。”

    秦振邦爭取到了小額貼息貸款,銀行按照一般養殖戶5萬元、養殖示范戶10萬元的貸款額度,給村里所有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意愿的村民發放貸款。然而,樸實的村民顧慮重重。貸款到手萬一有個閃失還不上咋辦?日子爛得經不起任何閃失。

    秦振邦決定,在村里選示范戶。

    快到莊梢子,五間大瓦房十分耀眼,院落旁邊是牛棚、飼草堆,十幾頭牛倚槽而立,仿佛向我們行注目禮。一個漢子滿臉笑容迎出來,秦振邦說:“蘇孝平,我選的第一個養牛示范戶。”

    秦振邦進駐爛泥灘村的時候,蘇孝平正要搬出爛泥灘村,他要搬到新疆去。“那里至少比這兒平坦,走路你想咋走就咋走,吃水方便,下苦就有收成……”秦振邦一連多日做他的思想工作。“老秦這人也不嫌棄,在我家的土炕上住過兩晚,口才好,能說,把人心氣說起來了。再說好出門不如待在家,離鄉的日子心里總不是個滋味,我娘年齡大了,她當然不愿意離開,我家祖輩都生活在這里。我聽書記的話,可心里還沒有徹底打消走的念頭,要是一兩年沒起色,我肯定還是走……”

    蘇孝平下決心養牛,“2017年是我翻身的一年,貸款5萬元購進3頭母牛,種植青貯玉米,年底養殖規模就從原來的4頭擴大到10頭,年收入五六萬元,當年就脫了貧。”

    馬志才家住半山腰,一道深溝天塹般,行路難,吃水難,貧困程度之深可想而知。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馬志才覺得臉面都丟盡了。他被選中為典型示范戶,拿到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買了5頭基礎母牛,全家精心喂養,“就差睡在一起了,怕有個閃失啊。”馬志才憨憨一笑,“秦書記比我們更操心,更怕有個閃失。第二年母牛順利生下小牛犢,賣了牛犢及時還貸款,我的貸款額度提至10萬元,哎呀,這事美不美,現在啥都不愁了……”

    離開馬志才家,秦振邦說:“萬事開頭難,只要開了頭,人們看到了希望,就容易了。建青貯池,購粉碎機,比著干比著富哩……”

    2017年,爛泥灘村迎來了更雄厚的扶持。爛泥灘村被列為閩寧協作示范村,由莆田市涵江區對口幫扶。水泥路、自來水、太陽能熱水器、互聯網……進村的進村,入戶的入戶,村里有了綜合服務中心、村集體養殖合作社、農機合作社等。閩商紛紛來考察立項,扶貧車間、菊芋種植扶貧基地……一個個項目、一件件實事為村民改善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村人均收入達到8250元,經村民民主決議,爛泥灘村更名為具有感謝紀念意義的“涵江村”。

    2019年,秦振邦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也到了退休年齡,應該說,他為自己一生的工作畫上了一個很圓的句號。然而,他又返聘了——說到緣由,除了涵江村人的百般挽留,他也覺得還有些未竟事業:“回去也是待不住,還得往來跑,四年了,家家戶戶跑了多少遍,沒一個人不熟,家務大事小情的都找你討主意,就像老家的人一樣……”

    (作者:季棟梁,系寧夏作協副主席)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国产精品久久新婚兰兰|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久久99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日韩精品免费电影| 精品国产自在钱自|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