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升級作家福利:額外發放20%稿酬,更大投入補貼作家
890萬作者,1340萬部作品,穩定增長的網文產業鏈,已成為文化行業的一道風景線。
今年的網文圈頗不平靜,累積的沉疴舊疾曾成為熱議的文化話題。關于網文行業的制度和生態討論,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9月23日,閱文集團發布“職業作家星計劃”,宣布將在標準合約50%分成的基礎上,對堅持創作的簽約作家每個月額外發放20%的自有平臺訂閱稿酬作為創作補貼,并為新書提供每月1500元最高4500元的新書補貼,無需申請,直接發放。
同時,閱文還將提供愛心專項基金、作家寫作指導培訓和作家個人品牌運營等內容,該計劃將于10月1日起全面施行。
“這次計劃,是對過往作家福利收入的提升與升級。”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就“職業作家星計劃”,澎湃新聞專訪了楊晨和多位網文作家。
額外發放20%稿酬,提供最高4500元新書補貼
計劃中介紹,作家扶持方面,在標準合約50%分成的基礎上,閱文面向全體簽約作家,每個月額外發放20%的自有平臺訂閱稿酬作為創作補貼。同時還加大了對新書的補貼:新計劃下,閱文為作家提供每月1500元最高4500元的新書補貼。不論成績表現如何,無需申請,直接發放。
此后,達到成績基準線的作品還將繼續獲得每月1000元的寫作獎勵。對于潛力題材如現實題材、傳統文化及其他個性創作內容品類,只要作品篇幅和內容質量達到標準,可獲至少5萬元的保障條約。
為何推出此次“職業作家星計劃”?楊晨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推出此次福利升級計劃,目的是切實幫助有志于創作的作家,尤其是呵護中小作家的創作生命力,調動中小作家的創作積極性,助力潛力作家快速成長,實現作家和平臺共贏。
“與此前每月固定獲得600元全勤獎相比,作家平均回報大幅提升。這一方面保證了新書寫作階段的基本收入,給予作家嘗試、探索時間,另一方面也能充分激勵作家保持更新持續創作。”楊晨表示。
作家服務方面,除了提升作家的收入回報,激發作家的創作熱情,升級后的“星計劃”也為處在不同創作階段、有不同發展需求的作家提供了更多服務。一方面,閱文以網絡文學為核心,整合文創產業資源,為起步作家提供了覆蓋線上公開課、線下訓練營等不同類型的立體職業培訓體系。
此外,對于更關注提升個人和作品影響力的品牌作家,全新的“品牌運營”將為這部分作家提供包括平臺資源、粉絲運營、專屬版權經紀人、作家宣傳推廣等服務,滿足作家的多元需求。
作家關懷方面,閱文還捐資發起閱文愛心救助專項基金,旨在給予生活意外陷入困境的作家或其直系親屬最快速有效的幫助。該基金通過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統一監管、公示、發放,提供最高30萬元的幫扶。
網文作家:減少新作者“試錯成本”,鼓勵更多嘗試
網文作家“如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福利政策的出臺,對新手作家有鼓勵意義、也有幫助。首先是從直觀而言,福利數額變高;第二,新政策縮短了獎勵的周期,其實是在變相鼓勵作者進行更多嘗試,對于中低收入的作者而言,還會大幅減少他們的試錯時間成本,同時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增加他們在“新手期”的收入。
對于三個月后續訂的成績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部分作者“混全勤”的策略。“只要能夠用心寫,這樣的要求是比較容易達到的。
“千千萬萬的網文寫手進入行業,想要從事網文寫作,必然造成激烈競爭。所以,對作者來說,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吸引讀者,才能讓自己在這個行業里面立足。”如履表示。“同樣,對網文平臺來說,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作者,孵化出越來越多的作品,才能在網文平臺的競爭中站穩腳跟,才能真正成為文化輸出的上游,增強自己的影響力。”
在網文作家“步槍”看來,網絡文學的發展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之前網絡文學之所以能夠吸引大量的作者參與,一方面是因為門檻低,人人都能把作品發表到網站上。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網文行業的客觀環境已經發生積極改變。
他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2015年他有一本書簽了電子版買斷合同,價格是千字70元,當時算是比較高的價格。“如果每個月交稿二十萬字,月稿費能達到稅前一萬四千元。另外還有其他附加福利,比如全勤獎、月票獎、道具獎。正常來說,附加福利能帶來數千元的稿費,兩者相疊加,每個月稿費能夠達到兩萬元。”
他認為,網絡文學出現同質化以及注水情況,是極小一部分人單純為了賺錢,寫了大量套路相似甚至一樣的書,在市場流傳,文中沒有任何創新和思考,文學作品淪為工業產品,對行業是極大的傷害。
“我的網絡小說創作生涯已經第十個年頭了。”步槍坦言, “新福利體系出現后,能把好的作者和渾水摸魚的作者區分對待,對想要創作一些好作品的作者來說,是一種激勵。”
專家觀點:網絡文學轉向精細型開發
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看來,閱文的“星計劃”包括對不同階段作家的扶持,對不同題材作家的支持,可稱為一種“精準”服務,對網絡文學的多元演進與整體發展有促進意義。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夏烈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中國網絡文學處在一個事業發展的轉折點上,已經無法僅僅依靠原有模式獲得進步,也無法僅僅依靠網絡文學前一個階段的人口紅利獲得更大利潤,它轉向了精細型開發的階段,需要從事這個行業的各個端口的人“全面化、精準化”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使得網絡文學產事業更上一層樓。
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雄表示,網絡作家作為一種職業,已日漸受到認可。今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進一步明晰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相關指標,“作家、自由撰稿者”等被納入其中。
“作為一種職業,需要職業的尊嚴和保障,網絡作家普遍面臨收入不穩定,個人發展受限,與網站的關系中處于弱勢,即便是一線網絡文學大神,也有生存焦慮。”周志雄說。“這次的作家福利制度升級包含作家扶持、作家關懷、作家培訓和品牌運營等各個方面,有利于作家成長,也有利于中國網絡文學行業形成更穩定的新機制。”
附 澎湃新聞對話楊晨:
澎湃新聞:閱文集團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推出“職業作家星計劃”?推出的目的是什么?
楊晨:此次“職業作家星計劃”是對閱文此前為作家提供福利的全面升級,閱文以更大投入補貼作家,為其提供更完善的扶持體系,更高額的收入回報,更精細的作家運營。目的是切實幫助有志于創作的作家,尤其是呵護中小作家的創作生命力,調動中小作家的創作積極性,助力潛力作家快速成長,建立更優質的內容生態,實現作家和平臺共贏。
澎湃新聞:請介紹新的“作家扶持”計劃具體升級了哪些作家收入和福利?
楊晨:新的“作家扶持”舉措,在標準合約50%分成的基礎上,閱文面向全體簽約作家,每個月額外發放20%自有平臺訂閱稿酬作為創作補貼。閱文還加大了對新書的補貼:新計劃下,閱文為堅持創作的作家提供每月1500元最高4500元的新書補貼,不論成績表現如何,不管是否成功——無需申請,直接發放。
此后,達到成績基準線的作品還將繼續獲得每月1000元的寫作獎勵。與此前每月固定獲得600元全勤獎相比,作家平均回報大幅提升。這一方面保證了新書寫作階段的基本收入,給予作家嘗試、探索時間,另一方面也能充分激勵作家保持更新持續創作。
澎湃新聞:對于品牌作家的“品牌運營”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楊晨:全新的“品牌運營”包括平臺資源(作品曝光、運營資源)、IP服務(專屬版權經紀人、定制版權方案、粉絲運營)、作家宣傳推廣(媒體、商業合作)等服務,滿足作者多元需求。
澎湃新聞:每月1000元的額外寫作獎勵,具體提供給哪些作家?計劃中提到的“有固定讀者、滿足基本創作要求”具體是指怎樣的要求?
楊晨:提供給滿足相應要求的作家,包括字數要求和訂閱要求,即日更4000字(當然也可以請假),和作品達500人訂閱/渠道,稿酬達2000元及以上。相當于收入滿2000補1000。
澎湃新聞:為何在“職業作家星計劃”中,要提到對小眾題材提供特別扶持?
楊晨:包括如現實題材、傳統文化及其他個性創作內容品類。我們一直堅持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統一,為避免作者創作集中于站內熱門題材/品類,鼓勵作家嘗試創新,保護具備創作水準的潛力題材,據此,我們推出了“文以載道”計劃。
澎湃新聞:“文學綠洲計劃”將為哪些作家提供幫助?
楊晨:“文學綠洲計劃”是指,閱文捐資發起閱文愛心救助專項基金,給予生活意外陷入困境(如重疾、意外等)的作家或其直系親屬最快速有效的幫助。該基金通過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統一監管、公示、發放,提供最高30萬元的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