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廳藝術空間首秀 紀念貝多芬大展正式開幕
今日,由上海音樂廳與LWA盧瓦文化聯合主辦的“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正式面對公眾開放。
此次展覽也是上海音樂廳在閉關修繕一年半之后迎來的首個藝術展。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表示:“通過與貝多芬紀念大展的合作,上海音樂廳發揮出修繕后的功能間和配套設施優勢,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對于展覽休閑的需求。不僅如此,我們還十分重視這場紀念大展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希望能借助貝多芬去感染更多當代人。”
1770年,被譽為西方音樂史上最優秀、最受尊敬的作曲家及音樂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語:LudwigvanBeethoven)誕生于德國波恩。250年后,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音樂家、樂團和社會團體紛紛舉辦演出活動,以紀念這位偉人。
與傳統意義的展覽不同,這次的展覽對于觀眾來說,不僅能看還能“聽”。展覽共分三個章節——“貝多芬的色彩”“貝多芬的影像”“貝多芬的獨白”,10個展區貫穿了貝多芬生平、音樂作品、人生故事,在沉浸式科技互動、交互式視覺投影的助力下,觀眾仿佛可以“摸”到貝多芬,對樂圣有了一個更立體、更全面的了解。
步入上海音樂廳四樓的展覽空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貝多芬的色彩”片區。該區域將貝多芬的作品以色彩渲染的方式顯形。觀眾行走于交響樂的不同單元,能夠用“身體感知音樂”——透過沉浸式色彩的變化,直觀目擊音樂的情緒漸進;在聆聽交響樂章跌宕起伏的同時,追思貝多芬的創作心路,感受貝多芬的演奏思緒。
貝多芬的音樂不僅有色彩,也可通過交互技術加持,展現其獨有的“科技范”。結合了音樂、全息、激光、裝置的“大師的杰作”展區,讓大人小孩都能隨時化身樂團指揮家——通過移動代表不同聲部的方塊互動裝置,來直觀解構經典作品的每一個交響過程。
當科技融入藝術,藝術就能更好地走進生活。在360度全息數字投影打造的“貝多芬的影像”世界,前一幕將人帶到18世紀的德國波恩,那個貝多芬出生和成長的城市;后一幕,畫幅緩緩揭開,耳旁響起激昂震撼的樂章,又仿佛置身維也納金色大廳,營造出一個真正“沉浸式”的封閉空間。
LWA盧瓦文化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唐祎程解釋:“提到貝多芬,人們往往更多地想到他的音樂。然而對于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內心世界,卻很少有人提及。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全新的方式,讓大家了解貝多芬的成長經歷,以及他在失聰后如何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一代音樂巨匠的心路歷程。”
在幕后,新加坡的管弦樂團傾力重現了諸多貝多芬經典樂章,經過逾1000小時的編曲策劃、樂隊錄制和混音后期,確保每一首現場音樂都經過精心打磨,推動觀眾視聽體驗邁向“劇院級”水準。
據介紹,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21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