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岡恩:《交錯的世界》中文版序言
《交錯的世界》
著者:[美]詹姆斯?岡恩 著
譯者:姜倩
出版時間:2020年8月
出版社: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現實世界與科幻世界創造了彼此。在科技每天都將人類的想象變為現實的今天,世界終于追趕上了科幻的腳步!
從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到奇想天外的“三體世界”,科幻小說中凝聚著人類想象力的極致。《交錯的世界》從最早充滿想象力的口述故事開始,通過一代代作者創作的各種鮮活故事追溯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以及不同時代的科學和技術創新如何改變人類對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認識,并改變科幻小說。作者詹姆斯?岡恩作為當代世界科幻界公認的權威,如數家珍地討論了影響整個科幻小說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說發展道路上發揮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為不斷變化的科幻小說勾勒出清晰的脈絡。
原書出版于1975年,岡恩教授補充了新的章節,將時間線提至21世紀并充實了亞洲部分,使新版本成為世界范圍內最新、最權威的世界科幻小說史。
世界終于追趕上了科幻小說,但科幻小說已不在那里。它已如火箭一般飛速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描畫著想象的新領地,進一步擴張人類可能完成的事業的前沿。
中文版序言
科幻小說是變化的文學,其本身正是變化的最好例證。不同于其他將自身繁榮建立于對傳統的操縱之上的文學類型,科幻小說吸引讀者的地方是它的求變與求新。正如西奧多·斯特金所言,科學即“知識”,而科幻小說就是關于知識的小說。知識是處于不斷的更新、重估和轉變之中的,因此,與科學緊密相連、從科學中獲取靈感的科幻小說也處于不斷的更新、重估和轉變之中。再者,科幻小說是一種流行文學形式,不是說它優于其他的類型小說,比如傳奇故事、懸疑小說或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奇幻小說,而是說閱讀和欣賞科幻小說的讀者人數眾多,范圍廣泛,并且,科幻小說與讀者之間的傳播媒介是那些在實際操作層面和經濟層面上均依賴于一些隨科技變化而變化的、應用廣泛的體系。當科技發生變化之時,科幻小說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本書的目的是通過描述科幻小說的形成原因——包括人的經驗和想象力兩個方面——來給科幻小說下一個定義。《交錯的世界》從最早充滿想象力的口述故事開始,通過一代代作者創作的各種鮮活故事追溯了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由于科幻小說是關于知識的小說,本書在每章開頭都會講到不同時代的科學和技術創新,科學技術不僅改變了人類生活,改變了我們對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認識,還孕育并改變了科幻小說。書中各章還討論了科幻小說是如何受到其傳播方式影響的:科幻小說先是以精裝本圖書形式傳播,后來通過雜志方式傳播,再往后是平裝本、電臺、電視、網絡,天曉得以后還會出現什么新的方式。不管新的方式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科幻小說總會及時記錄它,根據它做出相應的改變,并想象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交錯的世界》本身也是變化的最好例證。創作這本書的念頭起于1970年。作為美國國內最早的科幻課程的系列講座內容,本書原本是針對選修這門課的學生撰寫的,他們從未想到自己最鐘愛的讀物居然有著一段值得研究的歷史,或是值得考察的理論。后來,在一系列事件和決定的影響下——如今看來,這些事件和決定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這些講座的內容被整理成章,成為一部帶有插圖的咖啡桌圖書(說它是咖啡桌圖書,是因為此書體積龐大,插圖精美,適合放在咖啡桌上展示)。《交錯的世界》問世后影響廣泛——特別是在推出平裝版之后——并榮獲了幾項大獎。
到目前為止,距離此書第一次出版已有四十三年,距書中內容最初成形之時更是有四十八年之久了。如今,《交錯的世界》被譯成了中文,要在世界上人口最多、近年來經歷了天翻地覆之巨變的國家重新出版。我特意在本書的開始和結尾部分各新增一章,前者追溯了第一版中描述的景象在這些年的變化,后者描畫了從第一版問世到現在,科學技術和科幻小說各自的變化。這些年來,科幻小說有了顯著的改變。盡管科幻雜志依舊存在,但它們不再擔當科幻小說守門人的角色,平裝本不斷萎縮,就連精裝本和普及版平裝本也受到了電子出版發行物的威脅。我在互聯網上甚至還發現了《交錯的世界》的一個盜版電子書。科幻電影成為左右公眾看法的一個重要影響源,而電視已將科幻作為主要的節目內容。變化代表了人類生存永不靜止的狀態,科幻小說是它的代言人。
世事變化萬千。即使是科幻小說,也無法確定自己何去何從、如何發展,無法確定未來不可預見的結局是什么。但是,它將盡力去想象。
我要感謝李廣益促成了此書中文版的問世,他在堪薩斯大學參加暑期科幻小說課程時向北京世紀文景提出了出版一系列科幻學術書籍的設想,感謝他發起這個重大項目的卓見和勇氣。我要感謝吳巖教授專門為本書撰寫了中國科幻小說簡史的部分。還要感謝前來堪薩斯大學訪學一年的姜倩女士嫻熟地將此書翻譯成中文所付出的努力。
詹姆斯·岡恩
堪薩斯州勞倫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