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德:閱讀蘇東坡 ——朱剛《蘇軾十講》書評
《蘇軾十講》 朱剛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每個夜晚,仰望一輪皎潔的圓月冉冉升起,任誰都會情不自禁地吟誦“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笔堑?,作為一個中國人,早在童稚之年,蘇東坡就已經通過閱讀,走進你的生活,融入你的生命,傾聽你的心聲,叩擊你的靈魂,在你的人生旅途上始終伴隨。
蘇東坡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惫湃艘苍缇陀小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的說法。蘇東坡的詩詞文章是“不厭百回讀”的,也是值得“百回讀”的,閱讀蘇東坡,可以親歷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汲取他博大精深的知識,品味他聰明睿達的智慧,還可以感受他光風霽月的人格。
歷經千百年,蘇東坡仍然與你同存共在,因為他不朽的生命一直躍動在他的作品中——一首詩,一闋詞,一封信,一篇游記,一通奏疏,無不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他的生命底蘊和人格魅力。朱剛教授的新著《蘇軾十講》,便以精巧的構思、嶄新的視角、靈動的筆觸,娓娓動人地講述了蘇東坡的作品,用東坡自己書寫的文本串聯他一生的奇崛經歷,讓你得以同蘇東坡一起回顧他坎坷的人生歷程,審視他深邃的生命奧秘。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薄把┠帏欁Α钡奶K東坡是“有故事”的歷史人物,也是“有話題”的歷史人物。朱剛教授精心選擇了十組作品,細致入微地講述蘇軾一生的十個“故事”和“話題”。這里有蘇東坡“春來何處不歸鴻”的人生感受和夢幻情懷,有“賢良進卷”的用世心態和激切文風,有“烏臺詩案”的無辜受難和仕途沉浮,有“三詠赤壁”的風雨兼行和夢幻感受,有“廬山訪禪”的超越體驗和智慧交鋒,有“王蘇關系”的交游糾葛和性情抒發,有“隨遇而安”的飄泊流落和家鄉情結,有“元祐黨爭”的政治風波和凜凜節操,有“島邊天外”的詩詞唱和與心靈交流,當然還有“以詩為史”的日常生活和個體價值。
聆聽朱剛教授的講述,你可以再一次閱讀蘇東坡精彩的“故事”,思索他有趣的“話題”。于是,你仿佛走進了他生活的歷史場景,看到了揮灑文墨、辯論爭勝于朝堂之上的東坡,也看到了竹杖芒鞋、吟嘯徐行于風雨之中的東坡;看到了耕種自濟、著書立說于書案之旁的東坡,也看到了談禪說道、超然冥悟于菩提之側的東坡;看到了腳踏實地、陶醉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東坡,也看到了飄然欲仙、超越于世俗之外的東坡。
閱讀蘇東坡,是閱讀古人的生活和心靈,也是閱讀今人的生活和心靈;是感受哲人的知識智慧,也是感受凡人的喜怒哀樂。這正是:“東坡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p>
(本文內容由國家圖書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