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赤峰開幕
8月2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主辦,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赤峰市委員會宣傳部承辦的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開幕。中國作協黨組成員胡邦勝,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電影局局長烏恩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開幕式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主持。
本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以“新時代 新機遇 新發展”為主題,110余位網絡作家、網絡文學專家、網絡文學組織工作者、文學網站負責人以及部分相關產業代表與會,活動將持續到8月24日。
胡邦勝致辭
胡邦勝在開幕致辭中談到,網絡文學作為互聯網催生的新的文學樣式,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網絡文學為全社會奉獻了大量精品力作,并作為內容源頭為影視、網劇、動漫、游戲等藝術形式以及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網絡作家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750多萬,網絡文學用戶達到4.6億,網絡小說總量達到約2500萬部。在剛公示的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擬發展會員名單中,網絡作家占到十分之一,是以往從未有過的比例。此外,全國已經有14個省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網站約550家,對外傳播作品數量約3000多部。
胡邦勝提到,網絡文學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投身現實生活,增強自身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創作出了一批反映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目前,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到了一個拐點,在這個時間節點肯定已有的成績、總結仍然存在的問題、展望星辰大海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論壇,就是要探討中國網絡文學如何從原來的“擴張式”發展到“內涵式”發展,從原來的自由發展到有序的規范發展,如何從國內走向國際。網絡文學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迎接新時代,把握新機遇,創造新發展,以精品奉獻人民,“高原”之后勇攀“高峰”。
烏恩奇致辭
烏恩奇表示,草原文化是內蒙古文化的特色和優勢,也是內蒙古文學藝術繁榮發展的寶貴資源和現實基礎。隨著時代發展,中國網絡文學異軍突起、成績卓著,受眾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社會影響越來越大,逐漸演變為一種社會文化范式和人民大眾的生活方式。內蒙古自治區高度重視網絡文學發展,特別是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率先積極響應中央關于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號召,改革體制、創新機制,延長手臂、擴大覆蓋,用全新的理念思路、途徑方法團結凝聚、聯系服務網絡作家,引導支持、繁榮發展網絡文學,在國內較早成立了網絡文藝家協會,目前在機構、隊伍、機制及影響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后,舉辦了新時代網絡文學發展趨勢論壇。中南大學教授歐陽友權、北京大學教授邵燕君、南開大學教授周志強、安徽大學教授周志雄、廣東作協副主席阿菩、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蔣勝男、鳳凰互娛總裁趙云、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等專家學者、行業專業人士圍繞“網絡文學的精品意識”、“網絡文學的文、藝、娛、產融合發展趨勢”、“中國網文的國際化傳播”、“網絡文學如何承擔社會責任”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與交流。
新時代網絡文學發展趨勢論壇
論壇舉辦期間,參會人員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仔細聆聽《2019年度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切實了解了網絡文學發展現狀。文學網站負責人培訓班、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論壇同時舉辦。
與會人員合影
據悉,論壇后續還將召開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暨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網絡文學重點作品創作會議。此外,參會人員還將赴克什克騰旗開展采風活動,領略底蘊深厚的草原文化和民族文化,感受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發展情況和脫貧攻堅成果,發掘新的寫作素材和創作靈感,創作出更多緊貼現實的優秀作品。
(攝影/虞婧、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