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絡文學難見作者故鄉的身影
    來源:光明日報 | 李安  2020年08月19日09:22
    關鍵詞:網絡文學 故鄉

    可以說,縱觀百年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如果抽離與時代變革、社會更替緊密結合的以地域性寫作為依托的鄉土文學部分,那么,這部文學史就如同抽走了脊柱,完全支撐不起來。與此假設有關的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有著20多年發展史,擁有龐大用戶群與作品體量,甚至被稱為文學奇觀的中國網絡文學,其作家與作品在鄉土內容、鄉愁情結、地域文化書寫上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網絡文學與作者故鄉的關系是脆弱的

    我們不妨考察兩個樣本。一是2018年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上海新聞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協會、閱文集團聯合舉辦,經專家提名、網絡推薦、專家終審三個環節評選出的“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作品”。另一個是同年由“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推出的有“學院榜”之稱的《中國網絡文學20年·典文集/好文集》40部作品。這兩個榜單關注的作家作品,應該說總體上代表著當時網絡文學的發展成就。

    考察這兩個樣本的作家作品與故鄉、地域文化的關系,很容易發現,與傳統作家的純文學作品不同的是,這些作品幾乎沒有所謂的“鄉土”與“鄉愁”。

    且不說這幾十部作品中多是玄幻、仙俠、都市言情、歷史穿越等類型故事,即使是入選的幾部現實題材的小說,也基本上與“故鄉”地域性無關。《全職高手》是一部電競游戲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講述的是青春與成長;《大江東去》《復興之路》的關鍵詞是“改革”。這兩部作品雖然再現了大時代風云和社會變遷,但著眼點與故事核都沒有聚焦“故鄉”場域與“鄉愁”情結。

    兩個樣本中,唯有金宇澄的《繁花》可能算是一個例外。上海出生的作家金宇澄,以滬語方言寫成的這部小說,扎扎實實地書寫了上海地域文化的城市特色與獨特魅力,堪稱當代地域文化的小說力作。這部作品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等榮譽,并在純文學刊物《收獲》上發表。但是這部小說最初的形式是一個網絡連載的帖子“獨上閣樓”,這個網絡小世界匯聚了一批講上海方言的人,所以說它是一部網絡小說也是合適的。有評論說,《繁花》是純文學寫作與新媒體傳播成功結合的一個范例。金宇澄本人對將《繁花》納入網絡文學很意外,他說,從嚴格意義上說,網絡文學的“網”與自己的“網”是兩回事。《繁花》所在的“網”是滬語的“網”,而網絡文學的“網”是類型文學的天地。

    如果說這兩個樣本不具備普遍意義,我們到海量的網絡小說中考察與查找,依然會發現,即使有數量不少的“種田流”故事,以及重生、穿越回到鄉間、人間的“金手指”異能農民故事,即使這些故事發生的背景是真實的地理空間,也很難找到這些地理空間與作者的精神聯系。概略地說,這類網文更多的是滿足部分讀者追求爽感、尋找慰藉的娛樂讀本和網絡故事,它們甚至算不上是通俗文學與類型文學。畢竟文學有著自身的標準。一些重要網絡文學作品也許部分書寫了民族文化與歷史文化,但對地域文化的書寫卻乏善可陳。

    是不是可以這么說,20多年的網絡文學,與作者的故鄉和地域文化的關系是脆弱的、淡漠的?

    網絡作家心目中,“故鄉”的魅力在消減

    細究起來,網絡文學中鄉土文化與地域文化的缺失是有多重原因的。

    目前網絡文學的創作主體和平臺運營的骨干,大概出生于1975年至1985年之間,而讀者總體上可能更年輕。這些隨著網絡科技與信息技術發展而成長起來的網生代、“網絡原住民”,構成網絡文學創作、傳播與閱讀的主體。在他們看來,“一切堅硬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網絡世界比現實世界更像他們的原鄉,網絡世界給予他們無數的“平行世界”,二次元文化等網絡亞文化就是他們的生活空間與精神故鄉。這些作家對歷史使命、社會責任、時代擔當、故園家國的認識,沒有他們的祖輩、父輩那么強烈。

    網絡文學寫手與傳統文學作者的創作出發點也是不同的。傳統作者的創作往往從個體生命體驗出發,有著嚴肅、神圣、崇高的文藝觀和價值觀。他們不刻意取悅讀者,“我手寫我心”。他們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域的就是中國的、全球的。所以他們愿意從刻骨銘心的故鄉出發,從而抵達整個世界。而網絡文學寫手往往將寫小說視為一種職業,希望獲得更多的粉絲與打賞,通過類型化故事去迎合市場、取悅讀者。很大程度上,網絡作者是為商業目的而寫作的。在他們看來,故鄉、鄉愁、地域性是個體化的,是無法如逆襲、升級的故事一樣成為大眾“主菜”的。

    另外,純文學領域的現當代文學作家,大多經歷過滄桑巨變,這對他們的人格塑造和精神世界影響深遠。如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們對于改革開放初期城鄉二元對立的記憶刻骨銘心,渴望擺脫故鄉的貧困、通過奮斗實現自我超越的“自傳體”小說屢見不鮮,如路遙的《人生》曾經引起過巨大的共鳴。而新生代網絡作家,多數是在物質相對富裕至少是溫飽不愁的環境中長大的。與此同時,經典意義上的“故鄉”逐漸變成符號意義上的風景,成為懷舊的對象。交通的便捷、通信的便利,讓人類遷徙、交流變得如此容易,農民、市民、網民的身份距離天涯咫尺,即使在陌生的城市,網絡群體的認同也可能大于故鄉、地域、方言的認同。這一代人,“故鄉”的魅力與文化指向正在消減,更不要說主題性書寫了。

    期待網絡作家認領一片地理的故鄉

    每一個時期的文學的發生與發展,自有其內在邏輯與必然性。不必要求以類型故事見長的網絡文學一定要書寫故鄉。網絡文學盡管泥沙俱下、良莠不齊,但其中優秀的作家作品,對當代泛文娛產業和文化輸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從文學意義上也有相當程度的貢獻。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我們如今很難從網絡文學的作家與作品身上看到故鄉的光榮與夢想,但是網絡文學的出生,卻恰恰是源于20世紀80年代北美中國留學生因去國懷鄉和對于祖國、中文母語的深情懷想。因而,有理由期待,被商業化浪潮裹挾而行的網絡作家,終將會重新發現“故鄉”這一文學之根、文脈之源。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并非水火不容,通俗文學也完全可以與傳統文學融合前行。也許,致力于再造世界、娛樂他人,習慣在虛擬世界遨游的網絡作家們,終有一天會喜愛這人間煙火,認領一片地理的故鄉,回歸文學的故鄉,找到精神的故鄉。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思思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一信息|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7m凹凸精品分类大全免费|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www.久久精品|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