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頭,牧歌里唱響小康夢 中國作協“我們向著小康走”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青海玉樹
采訪團在稱多縣歇武鎮昂巴拉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采訪
盛夏是青藏高原一年中最美的時節。三江之源的玉樹,節慶活動和群眾自發性休閑活動密集,處處呈現出歡樂、和睦、幸福的景象。8月7日至12日,中國作協“我們向著小康走”主題采訪團走進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深入畜牧業合作社和脫貧攻堅第一線,采訪廣大干部和牧民,切實感受玉樹州在災后重建和脫貧攻堅中創造雙重奇跡的可喜巨變,感受玉樹人民“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廣博而深沉的情懷。
青海玉樹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鄉”、“唐蕃古道”和“中華水塔”的美譽。牦牛是從事畜牧業的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財富之一。精準扶貧以來,玉樹全州各村社積極探索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模式,創造“合”式,發揮“合”力,凝聚“合”心,在依靠村集體經濟脫貧和創造小康生活中不斷取得了新業績。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這種新型村集體經濟是采訪團關注的重點。采訪團作家努力克服高原反應,接連六日奔赴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玉樹市、稱多縣有關村社,采訪干部群眾100多人,全部行程達2000多公里。作家們先后采訪了玉樹市上拉秀鄉加橋村野血牦牛繁殖培育基地、下拉秀鄉鉆多村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小蘇莽鄉協新村、扎西科街道辦甘達村博愛家園產業、稱多縣歇武鎮牧業村、珍秦鎮十一村等村社干部群眾和扶貧工作隊。同時,在玉樹州扶貧辦、北京對口支援辦公室等部門,詳細了解脫貧攻堅的重要成效和動人事跡,采訪了全國“最美奮斗者”、“放牧鄉長”格扎和“玉樹好人”巴桑扎西等先進人物。
主題采訪團領隊、青海省作協主席梅卓自上世紀90年代起,幾乎每年都會到玉樹采風,創作了一批深受玉樹干部群眾喜愛的文學作品。2010年“4·14玉樹地震”后,她帶領作家采訪團深入到抗震救災一線采訪。在長期工作中,她與玉樹各族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這次玉樹采訪活動中,她多次與州、市、縣相關負責人協商,精心選定每一條采訪路線和每一個采訪對象。作家李浩、向延波都是第一次踏上青海大地,玉樹的自然環境、干部群眾的精神風貌深深地觸動了他們。李浩說:“此次玉樹之行,讓我感受到熱情和真率,感受到質樸中的大愛和擔當,更感受到內在的慈悲,以及奉獻者的高貴。短短幾天,我一次次被他們的故事所打動。今天的玉樹在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之下獲得安逸和富足。衷心希望這里淳樸、善良而充滿感恩之心的人民明天更美好?!辈稍L途中,向延波寫下了他的心聲:“八月的玉樹是人間的大花圃,歲月的七色板。短短六日,我們飽覽了云端牧場的絕美風光,感受到了潔白哈達和裊裊桑煙捧岀的慷慨熱情。十年過去,藏族同胞心頭的地震殤痛在時間和真情的撫慰下漸漸愈合,三江源頭流淌的歡歌笑語,是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的最好見證?!?/p>
此次主題采訪活動得到了青海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玉樹州委宣傳部,北京援青指揮部,玉樹州扶貧局、農牧局,玉樹州文聯、作協高度重視并給予積極協助。青海省當地作家邢永貴、土登君乃、秋加才仁、仁青尼瑪、嘎旦增普措等參加了此次采訪活動。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