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浙江湖州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江南生態美 綠意最動人
    來源:人民日報 | 李中文 竇瀚洋  2020年08月15日08:25

    夏日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翠竹環繞,清溪潺潺,游客徜徉綠水青山,鄉村旅游紅紅火火。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該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15年來,湖州廣大干部群眾始終牢記諄諄教誨,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綠色正成為湖州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入太湖水質連續12年保持三類水

    夜色漸濃,湖州南太湖畔漁人碼頭,10余家餐館生意紅火。“這里的餐飲企業,開業有個硬條件,就是污水要全部納入污水管網,不準向太湖排放。”南太湖新區景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何旭東說。

    去年掛牌成立的南太湖新區,涵蓋湖州境內13公里太湖岸線,目標定位就是打造全國踐行“兩山”理念的示范區。

    從實踐中,湖州廣大干部群眾日益深刻地認識到: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漁人碼頭曾是當地有名的‘湖鮮一條街’,但沒多久就風光不再了。”南太湖新區原旅游局局長李東民回憶說,那時候餐飲、生活和工業污水直排入湖,從湖里釣上來的魚都有了柴油味,附近工廠廢氣直排,餐館里的桌子一天得擦很多遍……“南太湖還經常遭受藍藻污染,食客看一眼湖水就沒了食欲,還怎么做生意?”

    “當生產與生活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于生活;當項目與環境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于環境;當開發與保護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于保護。”這是湖州的發展哲學。

    面對太湖藍藻暴發,湖州痛定思痛,2007年起開始拆除湖鮮街,陸續關停沿岸5公里范圍內“產能落后、治理無望”的企業,推進岸線綜合治理。

    治污水,重點在管網、關鍵在排污口。為了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南太湖新區建成日處理能力3萬噸的小梅污水處理廠,鋪設污水管道80多公里,區內所有污水源統一納管處理。

    2019年以來,按照“有口皆查、應查盡查”要求,湖州對太湖沿線65.5公里岸線向內縱深2公里范圍內的900個排污口,再一次開展“查、測、溯、治”工作。同時,自我加壓,全力推進工業集聚區、居民生活小區、餐飲集中區等“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580個“污水零直排區”單元建設,有效實現了岸上截污。

    “作為60%的太湖水源頭,整個湖州范圍內的水污染治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太湖水更清!”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說,浙江推進“五水共治”以來,湖州共投入507億元整治水環境,換來了南太湖水質的顯著改善,“如今‘清水入太湖’,入太湖水質連續12年保持三類水。”

    邁入綠色發展快車道

    來到湖州工業大縣長興,一片片花園式廠區讓人眼前一亮。

    “現在工廠的生產用水全部實現了內循環,做到零排放,處理后的水拿來養魚澆花都沒問題。”在長興恒能耐火隔板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胡漢平指著景觀魚池說:“養魚的水,用的就是處理過的生產用水。”

    胡漢平最大的感受是:“綠色發展路得堅定走下去!”

    2003年起長興整治污染企業,胡漢平關停爐料廠,轉產玻璃纖維隔膜,為縣里的龍頭企業天能電池集團做起配套服務。

    轉了產,環保仍是難題。“生產玻璃纖維隔膜產生大量廢水,多次水質抽樣監測都不合格。”胡漢平說,“天氣炎熱時,廠區污水池氣味難聞。”

    “企業靠粗放發展長久不了,只有綠色發展企業才有生命力。”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的一番勸說,讓胡漢平下定決心轉型,“不轉型勢必又會被淘汰。”

    胡漢平領著技術人員到天能取經,學習水循環處理、資源化利用等管理經驗,并引進專家更新技術,投入10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引進先進污水處理設備,對各生產工序廢水實施全處理,實現了循環利用。

    在天能等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下,長興近500家企業實現轉產,形成新能源產業集群。

    工業發展向“綠”轉,長興只是湖州的縮影。

    近年來,湖州持續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一手整治紡織、建材、印染、蓄電池等行業,全市累計淘汰1597家落后產能企業,整治“低散亂”企業(作坊)20222家;一手打造綠色智造名城,推動傳統和新興產業“雙提質”,形成了以現代紡織等三大優勢產業和生物醫藥等四大新興產業為主的“3+4”新型產業體系。

    “打造綠色智造的‘湖州品質’,湖州正邁入綠色發展快車道。”馬曉暉說,“以蓄電池行業為例,我們通過兩輪整治,蓄電池生產企業從原來225家減至16家,產值卻增長14倍,稅收增長6倍。”2019年,“3+4”新型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5.6%,比“十三五”初提升了2個百分點。

    好生態鼓起鄉親們的錢袋子

    8月,余村荷花山漂流基地格外熱鬧。“游客來玩得趕早。”余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每天上午9點,停車場就已經停滿了車。”“沾了余村好山水的光,人氣才能這么旺。”荷花山漂流基地老板胡加興笑道。

    如今山清水秀的余村,也曾有過“灰頭土臉”的時光。上世紀90年代,余村炸山開礦,漫天粉塵讓人不敢開窗。

    “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不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推動經濟增長,這樣的經濟增長不是發展。”“剛才你們講了,要下決心停掉礦山,這些都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余村考察,得知村里關閉礦區、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后,給予了肯定,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余村自此越發堅定地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全力建設美麗鄉村,大力發展生態休閑鄉村旅游。”汪玉成說。

    2008年,捕捉到商機的胡加興拿出100多萬元積蓄,在余村開發出安吉首個皮劃艇漂流旅游項目。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他又追加投資1000萬元,將漂流延長至2公里,皮筏艇增至200艘……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每年接待游客達6萬人次。

    嘗到甜頭,他又順勢辦起農家樂,還勸說兒子兒媳從縣城搬回來幫忙。“鄉村旅游搞得旺,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變賣石頭為賣風景,好生態鼓起了鄉親們的錢袋子。”汪玉成說,近幾年余村致力于打造全域村莊景區化建設,將全村劃分成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和田園觀光區3個區塊,在引導村民自主創業的同時,不斷加大優質文旅項目招引力度。全村近八成村民吃上了“旅游飯”,去年全村接待游客9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3500萬元。

    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湖州一體推進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全市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94%。安吉縣成為我國首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縣級城市,長興縣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境可持續發展獎”……

    依托清麗山水,湖州各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19年全市鄉村旅游經營總收入123.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5萬元。

    相關鏈接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題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狠狠热精品免费观看|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9热在线精品观看| 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黄|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久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