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紀實版2020年第7期|哲夫:愛的禮物(上)
推薦人語
中國政府銳意脫貧攻堅,使占地球人口七分之一的大國走出貧窮,這不僅是送給中國貧困人口的一個“愛的禮物”,也是送給世界的一個“愛的禮物”。《愛的禮物》集新聞性、故事性、文學性于一體,以地球人類為大背景,以生態人為全書楔入,通過散點透視手法,擇取不同個性,不同生活場景,不同生動故事,不同有趣細節,塑造了眾多基層人物,把煙火氣的描述提升到哲學層面,弘揚了人類永恒的愛的主題。作品調動各種文學手段,例如電影蒙太奇手法、小說描寫、散文敘事、古詩詞的提綱挈領,有報告文學的新聞況味,又有意趣橫生的文學意蘊。全書氣勢恢宏,架構合理,語言富有內涵,故事感人至深。岢嵐縣縣委王書記曾特別評價道:“開篇大氣,有開有合,開在人類,合在使命與價值?!?/span>
——何建明
把中國扶貧放在全球語境下你會有驚人的發現。
——題記
第一章
鼎食鐘鳴全宇宙
因循守舊是人類與生俱有的缺陷。如何從人類歷史循環往復的發展怪圈中一步一步走出來,從雷同和重復的束縛中解放,走出周而復始的逡巡和徘徊,走出躑躅和觀望,走出千百年來總是似曾相識的自己,需要巨大而深刻的認知和反思,而且是當務之急……
存 在
調寄《定風波》新韻
先掃梧桐帚上秋,后撩桃李入溪溝。
云貨琳瑯風撿漏,楊柳,青銅銹綠耍吳鉤。
鼎食鐘鳴全宇宙,獨秀,航勘未見類星球。
何必動輒披甲胄,參透,天人合體護風流。
地球形成于幾十億年以前。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之后,天體演化的討論才開始步入科學范疇,逐漸形成了諸如星云說、遭遇說等學說。迄今為止,地球起源的假說曾提出過幾十種,但任何一種地球起源的假說都有待進一步的發現和證明。
神話因此而派生。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三國時期的吳國人徐整在他所著的《三五歷紀》一書中,以充滿想象力的瑰麗語言,描述了天地從混沌中,被初分及被解放時的生動情形:“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科學猜想也罷,神話臆測也罷,有一點是地球人的共識,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間,人類所賴以生存居住的這顆藍色小星是從無到有的。
地球是圓形的,構成與人無異,以群山為骨,平原為體,林草為膚,海洋、江河、湖沼、地下水為血液。人類之起源,迄今仍然是個謎,理論上人類起源過程分為:古猿階段,亦人亦猿階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階段。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闡明了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規律。恩格斯提出了勞動創造人類的科學理論:類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后來一部分古猿為尋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動,學會用兩腳直立行走,前肢因此被“解放”出來。
請注意這里使用了“解放”二字,這是本作品所要使用的一個高頻詞。
被解放的前肢方便使用石塊或木棒等原始勞動工具,終于發展到用手制造工具,體質和大腦因此而得到了相應的發展,恩格斯把這些能夠制造工具的人稱作“完全形成的人”。
“非洲是人類的搖籃”是由達爾文提出來的。海格爾則在1863年發表的《自然創造史》一書中主張人類起源于南亞。還有中亞說、北亞說以及歐洲說。
北京人的發現使中亞起源說更加風靡一時。
火是人類文明起始的標記,芮城縣西侯度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為目前中國境內已知最古老的舊石器遺址,它所出土的人類最早用火證據,把中國乃至世界人類用火歷史提前了80萬年。西侯度遺址位于山西省芮城縣西侯度村,遺址在高出河面約170米的古老階地上。
1961年至1962年,山西省博物館對西侯度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出土的動物化石有巨河貍、鯉、山西軸鹿、粗面軸鹿、粗壯麗牛、山西披毛犀、三門馬、中國野牛、晉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豬、猛瑪象等。石器出土主要以石英巖為原料,類型有石核、石片、削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從吃生肉走向吃熟食,文化層中出土有180萬年前的燒骨,昭示遠在這里的人便與火親密接觸,開啟了人類文明的初曙之光,迄今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發現過如此古老的燒骨。也即是說,芮城先人是全球人類中最早使用火的猿人,當為全世界最早“火人”遺址。
人類只能有一個祖先,不能說黑人有一個祖先,白人另有一個祖先,黃種人又有一個祖先。人類多祖論是生物學常識性錯誤,多祖或多元違背科學常理。人類起源的假說有十幾種:進化說、次元說、生命說、能量說、基因說、細胞說、外星說、海洋說、動物說等。更有人是太空人的后代說、海洋人與陸地人的孕育說、外星人與古代森林猿的結合說、人類是被制造出來之假說、鯊魚進化說、原本存在說、植物演變說、泥土拿捏說、上帝創造說。
說人類都是地球的子孫則可以息此紛爭。
泥土拿捏說原本盤古開天的后續神話,伏羲的妹妹女媧,因為寂寞無聊,就從黃河里撈出泥巴,捏制了第一個泥人,嫌捏造太過麻煩,便用樹枝蘸上泥巴向地面上甩,一甩之下,無數個小泥點形成無數個人,群落漸次形成,大地因此熱鬧,女媧其樂洋洋。
然而很快,人就意識到,自己的精神和血肉,被泥土囚禁了。
解放,因此而根生,并枝繁葉茂。
解放語出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纏之;二月初乃解放?!薄度龂尽の褐尽ぺw儼傳》:“儼既囚之,乃表府解放……”宋文天祥《羅融齋墓志銘》:“有生饋禽魚,必解放之?!痹炘剖肚褰はe》曲:“閑來唱會《清江引》,解放愁和悶?!泵鲄浅卸鳌段饔斡洝罚骸八麉s一一從頭唱名搜檢,都要解放衣襟……”康有為《大同書》戊部第七章:“囚奴者,刑禁者,先行解放,此為據亂?!甭勔欢唷端浪つ憧础罚骸澳憧创猴L解放了冰鎖的寒溪……”諸如此類多多,兼及物質與精神,或二者的綜合。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國特里爾小鎮的馬克思,因為賦予了“解放”以耀眼的思想光芒,25歲便不得不離開德國,帶著妻子顛沛流離于歐洲多個國家,他說:“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閃電一旦徹底擊中這塊樸素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p>
1937年4月24日《解放》周刊在延安創刊,毛澤東在《解放》周刊發表有《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的方針、辦法與前途》《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論持久戰》等重要著作。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天下受苦人、解放西藏農奴、解放全中國、解放牌汽車、解放生產力、解放思想等等,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解放”二字始終伴隨著新中國前行的腳步。
1948年4月4日,農歷戊子年乙卯月己未時,毛澤東主席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前往西柏坡途中,在燒炭山上,毛主席還向山上的老農借了一個火點起一支香煙,吞云吐霧,并與老農聊了幾句,然后才踏著夕陽的余暉走下山,去岢嵐縣住宿。
岢嵐縣在燒炭山腳下,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南部,縣南與呂梁市為鄰,北依五寨、河曲,南靠興縣、嵐縣,東鄰寧武、靜樂,西與保德相連,面積1984平方公里,現轄 2鎮10鄉,人口8.6萬,縣政府駐嵐漪鎮。
岢嵐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部山地以岢嵐山主峰荷葉坪為最高,海拔2784米,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良好。西南部為燒炭山,山上牧草繁茂,宜于放牧。西與西北部為黃土丘陵區,水土流失嚴重。中部沿嵐漪河兩岸形成帶狀平川區。全縣山地為1140平方公里,丘陵為799平方公里,平原為45平方公里。
岢嵐有全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之一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但許多人以為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太原,根本不知道在岢嵐,更不知道岢嵐還是個歷史悠久的縣。岢嵐縣和五臺山同屬一市,在知名度上卻大相徑庭。許多人,只知山西有個五臺山,不知忻州市還有個歷史悠久的岢嵐縣,早在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定居,從殷商起各族政權即在此治所管轄,還是拱衛太原的重要屏障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毛澤東在岢嵐路居期間,還順便接見了參加岢嵐三級干部會議的全體與會人員,并留下“岢嵐是個好地方”的深情贊語,然后才去了西柏坡。翌年毛澤東赴京趕考去了。這一去便不曾回來過。
時過多年,我和岢嵐縣扶貧辦年輕英俊的趙利生主任、具有一派斯文氣息的康利生,循著毛主席的足跡登上了燒炭山,我們三人也在山上學樣抽了一支煙,只是遍尋不見一個老農,老農們都整村易地搬遷了。相對吞云吐霧,吐出的煙絮,即刻被勁疾的山風撕碎,涂抹到如火如荼濃烈的燒炭山秋色的畫卷之中。
就在不遠處,山風催動聳立于嶺頭峰頂的風力發電管線,這些風力發電的樣子,遠看也就是一支支豎起的細細的香煙,如同一株株繚亂的三葉草的葉片。走近了細看卻讓人心驚,這些銀灰色的“香煙”,竟是一支支粗可幾人合抱的“巨無霸雪茄”,支支高聳入云天,棵棵都煙望霧視,葉片呼風喚電。這等巨無霸的風力發電和龍鱗般的光伏晶體,在岢嵐縣許多地方蔚然已成洋洋大觀,很是讓我們感嘆了一回。
有感于眼前的壯闊,現實的深厚,我駐足燒炭山,調寄《行香子》新韻這樣寫道:煙岢云嵐,丘抱陵環。牧驍駒茂壯雄關。風可巒下,草墾林菅。此春秋晉,千朝改,萬年刪。溝蒼岫老,青慳紅吝,壑溝深達布貧寒。荷葉坪碎,燒炭山蠻。這畫圖還,繞漪水,起嵐山。
“毛主席在岢嵐縣老百姓的心里是一個偉大的存在……”趙利生操著濃濃的岢嵐話感慨道,“就在我們站的這個地方,毛主席向收秋的一位農民借了個火,還聊了幾句天兒。那時的燒炭山,種得有不少田地。1948年4月4日,毛澤東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前往西柏坡途中路經岢嵐,是從興縣那邊一路走過來的……”
這里是黃土高原之上的土石山區,人類的記憶,頑強如同深埋黃土之中的石頭。舉凡露頭的石頭都有根,我曾看到過太行山一座石頭鑿出來的碾盤,它的根連著太行山,不打碎了是搬不走的。
在來燒炭山的路上,我們先去了趙家洼。趙家洼是岢嵐縣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大部分是25度以上的坡地,全村只有一口井,種地和吃水都困難,屬于典型的“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縣里果斷決策,趙家洼整村搬遷,但大家都捏著一把汗,怕有人說三道四。
這時候中央來了個人。這個人來到趙家洼走村串戶訪貧問苦。趙利生聲情并茂地說:“就像走親戚一樣,走進劉福有家里。劉福有兩口子已70多歲,92歲的老母親與他們生活在一起,5個孩子成家后都進城打工去了。劉福有喊著向92歲的老母親介紹來人,老母親耳朵背,聽不清兒子的話,也不明白新稱謂,反問:‘誰?誰?’劉福有情急之下,靈機一動,只好大聲喊:‘就和毛主席一樣!’”
劉福有92歲的老母親聽到后,老眼里霎時間云煙滾滾,驀地睜開來,滿臉核桃皮似的皺紋頓時舒展,咧開沒牙的、露出紅紅牙床的嘴巴,即刻笑成了一朵花,握住來人的手半晌不肯松開……這就是時光鑿刻的人類生命記憶的頑強,由此及彼地被點燃之后,會即刻照亮衰弱的生理機能,記憶的云破處仿佛李白詩述: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趙利生笑著解釋:“不是事先安排的,就是自然而然的,92歲一個耳聾眼花的老人,你不和她說‘就和毛主席一樣’,她是真的弄不懂,她活在過去那個歲月里。但劉福有無意中說了一句真心話,在岢嵐人的心里,總書記就是和毛主席一樣??倳浡犃艘彩切Γ伤敃r什么也沒有說,只是笑了笑。這話應該說沒有錯,我覺得在為人民服務這一個問題上,前后就應該是一樣的,你說是不是?還有,就是總書記在全國訪貧問苦,在我們趙家洼村停留的時間是最長的……”
以為這個小小的細節,無疑是畫龍點睛的一筆,也是從循環往復的歷史怪圈走出來的一個不同的開頭。細節是魔鬼也是天使。
科學日新月異,地球已經小成一個村子。
在茫茫宇宙間,迄今為止,只有這一個地球。
中國再大也不過是地球村里的一畝三分地,村子里的風水壞了,鄰里都會受害,所以保護這個村子的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中國的一畝三分地。光靠一個人不成,得抱團取暖,不光要為中國的老百姓服務,還要為地球村所有的人類服務。這也是馬、恩對共產主義大同理想的共同表述:“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十九大報告定義并表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庇纱寺撓氲椒鲐?,細細想來,把扶貧放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和全球化語境下來認知,方知扶貧這個思路很不簡單,與生態環境保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兩個思路,是互為連帶,相輔相成,具有同一密切因果,是一步深思熟慮的大棋。
具體我會在后邊的章節里細說。
無疑這是走出歷史循環的又一個時代轉折與要緊關節。
……
作家簡介
哲夫,中國作協會員,原山西省作協副主席,曾任太原市文聯副主席、太原文學院院長等職,文學創作一級。著有生態系列長篇小說《黑雪》《毒吻》等,另有散文《南北風》《哭泣的駱駝與沉默的撒哈拉》及詩詞若干。著有《黃河追蹤》《長江生態報告》《黃河生態報告》《水土中國》《國家高速》等長篇報告文學。出版有《哲夫文集》《哲夫文選》。獲中國圖書獎、中國環境文學獎、北京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等,2007年原國家環保部授予中國“綠色衛士”稱號,為山西首屆環保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