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愛上博物館,其實很簡單
    分享到:
    來源:經濟日報 | 張 雪  2020年08月09日12:07

    暑假,是博物館一年之中最火爆的時間段之一。眼下,因疫情而按下暫停鍵的博物館已經陸續開門迎客。

    每個月帶兒子至少去一次博物館這件事,劉靜琪堅持了很久,被疫情中斷后剛剛恢復。因疫情防控需要,現在的博物館依然限流,“這讓博物館在這個夏天顯得更加火爆,不少熱門博物館預約門票要靠搶”。她笑著說。

    的確,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和孩子一起,花時間和精力走進博物館、探索博物館、愛上博物館。

    打開感知美好的窗

    劉靜琪自己第一次走進博物館,是和爸爸一起去的北京自然博物館。“那些恐龍化石太高了,我一直在想它們是不是比我家住的樓層還高。”她雖然叫不出那些拗口的恐龍名字,但它們的樣子卻刻在了她的腦海里。

    “后來老師上課講到恐龍,我一下就想起在博物館看過的化石,恐龍的形象瞬間在我腦海里活了,老師講的知識點我很快就記住了,自己還找了幾本與恐龍相關的課外書豐富知識。”博物館帶給劉靜琪的這段奇妙感知,讓她喜歡上了博物館。

    做了母親以后,劉靜琪希望在自己孩子的心里也種下一顆有關博物館的種子。“兒子兩歲多的時候,我就帶他去博物館,那時主要是讓他感受氛圍,這兩年多堅持下來,希望他慢慢把博物館當作探索新奇世界、感知美好藝術的一扇窗。”

    博物館是寶藏,這一點沒人會否認。單從藏品來說,國內外知名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有180多萬件/套藏品;大英博物館800多萬/套件藏品涵蓋了人類200萬年歷史;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也多達300多萬件/套……藏品或沉淀著人們所經歷的一段段過往,或展示著科學、藝術曾達到的一座座高峰。

    博物館并非高高在上的殿堂,它就像我們身邊的朋友,可以時常走動,饋贈精神食糧。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進博物館,感知它的美好。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2019年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博物館共接待觀眾1147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了9.9%。

    這些人中,有很多像劉靜琪一樣的家長把孩子帶進博物館,期望孩子能拓寬眼界、增長知識、豐富見聞。一組數據側面印證了這一點,2019年全國各類文物機構接待未成年人觀眾31654萬人次,增長6.7%,占參觀總人數的23.6%。

    蒲鴻2015年創立了一家專門為兒童、青少年提供博物館教育的機構——新氧生活,“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小的領域,但是這幾年找我們提供服務的家庭越來越多”。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讓家長更加重視培養孩子對博物館的興趣。

    從另一個層面看,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數量增長、展覽質量提升、免費開放政策推行,都為家長和孩子走進博物館,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更加豐富的選擇。據統計,2019年,全國各類文物機構舉辦的陳列展覽多達30728個。

    與此同時,博物館也在努力適應小觀眾的新期待,尋求主動轉變,比如把展覽與孩子的興趣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活動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幫助孩子找到樂趣

    劉靜琪每次帶兒子去博物館前都會做些功課,了解博物館的特色。“這個過程確實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但依然很難應對小朋友千奇百怪的問題。”劉靜琪發現,孩子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觀察展品的視角很特別,“很多時候和大人的興趣點根本不在同一個地方。”如何更好地帶孩子展開一場博物館奇妙之旅,是很多家長都曾有過的困惑。

    在蒲鴻看來,孩子剛剛接觸博物館的時候,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博物館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參觀博物館需要遵守哪些基本秩序,比如不要隨意觸摸展品,不要大聲喧嘩等。

    蒲鴻認為,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收藏、每一件展品都可能為孩子打開一個全新的視野,欣賞這個過程本身對個人體驗來說非常重要,應該排在首位,其次才是獲取知識。

    “有的家長總是關注孩子在參觀時記住了幾個知識點。孩子需要鼓勵和正面引導,要讓孩子在博物館找到自己的樂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蒲鴻表示,家長和孩子走進博物館,不妨用心感受美、體悟美,慢慢把參觀博物館變成一種習慣,甚至是生活方式,而不是把它當作枯燥單調的學習過程。

    從操作層面講,蒲鴻建議,家長要針對孩子的興趣選擇博物館和展覽;可以在一些特殊的時間節點,比如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帶孩子去一些相關主題的特展,增長見識;家長需要轉變思路,帶孩子去博物館是和孩子一起求知、一起探索的過程。

    在互動中拉近距離

    北京一家以汽車為主題的博物館里,在一個模擬汽車駕駛室裝置面前,小朋友們排隊等著體驗。“扭動鑰匙,踩下油門,裝置就會模擬汽車工作時的狀態,小朋友們能看到發動機工作的原理。裝置雖然簡單,但是挺受小朋友歡迎。”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小朋友喜歡什么樣的博物館和展覽?孩子們會用自己的腳投票。

    孩子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好奇心強、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僅僅觀看靜態的陳列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蒲鴻說,過去博物館的展陳手段很單一,所以一些孩子不喜歡進博物館。“增加互動體驗,特別是站在孩子視角的互動,會拉近他們和博物館的距離。”

    如今,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手段被應用到博物館中,博物館不再是繃著臉說教,而是讓孩子可以看、可以聽、可以動手,在互動中感受博物館的魅力。

    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有時候一個巧思就可以做到。劉靜琪曾經帶兒子參觀過一家博物館,那里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任務手冊,手冊上印著博物館里所有的鎮館之寶,小朋友每找到一個就可以蓋上一個對應的紀念戳。“孩子就像在博物館里尋寶,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一定要把所有寶貝找齊。”

    這個暑期,許多博物館從策展環節就開始下功夫。首都博物館專門為青少年推出“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受到孩子們的喜愛。這個展覽的特別之處在于,從策展之初就特意請小朋友參與其中,精心設置了25個問題,讓小觀眾們更容易產生共鳴。

    與國外的博物館相比,國內的大多數博物館都沒有服務未成年人的展廳,也缺乏專門針對兒童的講解員和講解詞。蒲鴻建議,孩子自有看待問題的高度,大人的講解需要適應孩子認知的高度,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和熟悉的事物拉近距離。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久福利 |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未满十八|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2021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