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覺悟 ——“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彭夏英的脫貧故事
    來源:文藝報 | 丁曉平  2020年08月05日06:28

    神山村全景

    作者丁曉平和“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彭夏英合影

    作者丁曉平在神山村村民李宗吾家下廚房炒菜

    神山村不大,村內新修的水泥路如同一個枝丫,不到一刻鐘就能走完。抵達神山村的當天下午,茅坪鄉副鄉長、駐神山村工作組組長李燕平帶著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路線,一路向北走去。地勢越來越高,我們一直爬到北邊的山頂上。山頂上只住著一戶人家,女主人叫彭夏英。

    幾個月前,彭夏英家門口的山體出現了嚴重塌方,泥土裹著灌木、野草和石頭一起覆蓋了山腳下的空地。現在村里正在用水泥對這片山坡進行加固,做了梯形被覆墻,沿著山沿修建了一道欄桿,環境更加漂亮了。

    小人物也有大命運。說起彭夏英,這個農村婦女不簡單。現在,她不僅是神山的大名人、井岡山的大名人、江西的大名人,還是全國的大名人。2016年春節前,在全國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上,都能看到一張照片——習近平總書記坐在一戶農家的八仙桌上首,與女主人話家常。這位女主人就是彭夏英。

    見到彭夏英的時候,她一手拿著A4復印紙、一手拿著圓珠筆,站在廚房的門口不停地念叨著什么。經過小羅介紹,她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計,帶著我們來到她招待習近平總書記的堂屋參觀。

    這是一棟老屋,破舊、低矮、簡陋,散發著濃濃的煙火味,黃黑色的土墻覆蓋著歲月的煙塵。大家開開心心地進了屋子,客客氣氣地互相讓座。

    生于1967年的彭夏英文化水平不高,只讀到小學四年級。1981年,她和在這里做木工的川娃子張成德結婚后,生了三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兩個小的是兒子。1990年,張成德幫左秀發家拆老屋,墻塌了,把他壓在下面,受了重傷,命保住了,但再也不能干重體力活了。

    男人倒下了,這個家的頂梁柱就塌了。上有老,下有小,怎么辦?彭夏英把傷心的眼淚往肚子里吞,默默地一個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擔。1993年,家里省吃儉用,把多年的積蓄拿出來蓋了三間瓦房,誰知,房子剛剛建好不到半個月,因為山體滑坡就塌了。而且禍不單行,沒過幾年,她上山砍竹子時,一不小心摔倒了,從山上滾到山下,爬不起來了。鄉親們把她抬到醫院,嚴重骨折,在手術臺上躺了5個多小時。

    就這樣,彭夏英一家的生活慢慢變得困難了,由拮據漸漸滑入了貧窮,女兒生病時連10元錢都借不到,成了神山村需要幫扶的貧困戶之一。

    通過井岡山“三卡識別機制”的識別認定,彭夏英確定為“藍卡戶”。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扶持她家養了6頭黑山羊種羊,還請來專家教她如何給羊防病治病。很快,她就擴大養殖,發展到30多頭。那時,一只黑山羊在市場上可以賣到上千元,幾只羊羔出手,彭夏英就賺到了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隨后,她又在政府的幫扶下,養了十幾頭牛,還養了娃娃魚,很快就擺脫了貧困。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她家做客。就在頭一天晚上,她家的羊竟然生下了雙胞胎,好像是專門來給她報喜似的。

    那天一見面,習近平總書記就微笑著跟彭夏英、張成德夫婦倆打招呼:“我給你們拜年啦!”

    總書記走進了屋,看到廚房里熱氣騰騰,就笑著說道:“好熱鬧啊!”

    彭夏英說:“鄉親們正在我家里蒸米果,這是我們的過年貨,年年都要送這個禮物。”

    與習近平總書記肩并肩坐在自家的八仙桌前,干練、爽朗的彭夏英內心激動,但一點兒也不拘束。總書記體察民情,與她家長里短話桑麻,噓寒問暖談民生,親切得就像走親戚。習近平問什么,她就答什么。習近平問得很仔細,她回答得很具體。

    “你們家有幾口人吃飯?”

    “我們家有五口人吃飯。我和愛人,一個老母親,還有兩個兒子。女兒出嫁了。”

    “家里有什么收入啊?”

    “沒有什么收入,就是田里種點田打點糧食、地里種點蔬菜,山里面砍竹子搞點零花錢。”

    “孩子都在哪里打工?有多少錢一個月?”

    “兒子在深圳打工,1000多塊錢一個月。”

    “政府對你們家里有什么扶持項目?”

    “政府扶持項目有好幾個,一個是幫我們入股種了黃桃,每年都有股份分紅,還送了黑山羊給我們養。另外,我們有低保,醫療也有合作社保障。砍竹子一年也有兩三千元,加上政府扶持資金,一年下來也有9000多元收入。”

    這時,習近平總書記忽然指著墻上掛的一幅年畫,上面寫著“光榮之家”幾個字,問道:“你家為什么掛這幅畫?”

    沒等彭夏英回答,站在一旁的茅坪鄉黨委書記蘭勝華說:“老張當過兵,是軍屬。”

    習近平頷首微笑著,點點頭。

    這時,村支書黃承忠端著熱氣騰騰的米果從廚房里走出來,放在桌子上。過年了,彭夏英用果盤裝了紅雞蛋、花生、瓜子、楊梅干、豆角酥和井岡蜜柚,盛情招待習近平總書記一行。

    看著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豆粉米果,習近平十分高興,拿起筷子夾起一個,嘗了嘗,還叫陪同的其他領導同志大家都來嘗嘗。

    放下筷子,習近平問道:“你們過年時招待客人,也是這些茶點吧?”

    “也就是這些。”

    這時,習近平站起來,給張成德、彭夏英夫婦送上準備好的年貨——一袋大米、一壺油、一袋花生、一袋紅棗和一個電取暖器。

    彭夏英激動地說:“總書記千里迢迢地來看望我們,非常感謝您!”

    “給你們拜年嘛!”

    說完,習近平走進臥室。看到書桌上擺著一臺舊電視,拿起遙控器問道:“你們這個電視機能收到幾個臺?”

    彭夏英回答說:“以前只能收到一個臺,現在政府送了戶戶通小鍋子給我們,可以收到50多個臺了。”

    聽了之后,習近平就拿著遙控器調了5個頻道,感覺很不錯,才放下,笑著說:“電視還是老電視,你們還沒有買新的啊。”

    彭夏英笑著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等兒子回來,準備買一個新的。”

    走到床鋪邊上,習近平指著床上的被子,問道:“你們蓋的被子冷不冷?”

    彭夏英說:“不冷啊,我們屋子里有火盆呢。”

    看完臥室,習近平走到屋外,看到水池里養著娃娃魚,問道:“這個娃娃魚吃什么東西呀?”

    彭夏英說:“吃豬肉、泥鰍、蝦米。”

    習近平笑了,說:“這些小東西還要吃好的啊!”

    說完,大家都樂了。

    走出屋子,習近平又走進廁所看一看。看見里面裝有自來水沖廁裝置,他就按了一下水箱的按鈕,只見水嘩嘩地沖了出來,他這才放心地點點頭。

    走到屋外東邊的小路上,習近平看到了一對小羊羔,非常可愛。彭夏英告訴總書記,這對羊羔是昨天晚上才出生的一對雙胞胎。

    習近平聽了非常開心,關切地問道:“這個羊都吃什么東西?”

    彭夏英說:“吃竹葉、樹葉,它們每天都自己在山上找吃的,不用買飼料喂。這羊好養,白天放到山上,晚上它們自己回家,不用我們去找。”

    “這個羊是什么品種?”習近平問道。

    “成都麻羊。”彭夏英回答道。

    上廳堂、下廚房,習近平總書記在彭夏英家里里外外轉了轉,親自操作遙控器看一看電視機能夠搜索多少個頻道,到衛生間親自按下自來水沖廁水箱按鈕看一看有沒有水流出來。細微之處見精神,也見真情。什么叫一滴水中見太陽?人民領袖與人民之間的魚水情,就是在這點點滴滴中蕩漾開來,在人民的心中扎了根。

    離開時,看到習近平眼神中似乎還是有些不放心,彭夏英拉著總書記的手說:“我們生活過得非常好!我們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您來看我們,您給全國人民當家當得好,我們老百姓感到很幸福!”

    習近平謙虛地說道:“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包括我在內,所有的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幫你們跑事的。”

    聽著習近平總書記意味深長的話語,彭夏英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一晃半個小時就過去了,日理萬機的習近平總書記要告辭了,彭夏英兩口子舍不得總書記走,想一直送總書記到村口。習近平客氣地讓他們留步,不要送了。他們就站在山坡的路口上,不停地揮著手,目送著總書記一行。

    沒想到,習近平總書記前腳走才兩天,春節前夕,三位陌生人聞訊來到了神山村。這是神山村來得最早的游客。他們自稱是退伍軍人,在村里轉了轉,中午想在彭夏英家吃個飯。彭夏英也爽快,就炒了四五個家常菜。山里寒冷,平時山里人都愛喝點燒酒去去寒。愛人張成德也愛這一口。因為都當過兵,見了戰友格外親,就這樣四個退伍軍人就一邊吃一邊喝一邊聊,更加親熱了。

    吃完飯,告辭時,三個退伍軍人留下100元錢,彭夏英和張成德堅決不收,但是最后還是拗不過人家,收下了。不過,這件事,給了他們夫婦很大的啟發。春節時,兒子女兒都回來了,最后大家一合計,在龍市工作的女兒決定回家開辦“農家樂”,每年支付父母3萬元的租金。

    這年正月二十,全村第一家“農家樂”——“成德農家宴”在彭夏英家開張了,生意好得有些意外。因為習近平總書記來過彭夏英家,在這里敘談了20多分鐘,而且還吃過她家的米果,因此來神山村旅游和參觀見學的人們都會慕名來她家吃飯。

    2017年下半年,因為女兒在龍市的工作分不開身,彭夏英老兩口就決定自己承辦“農家樂”,半年下來就掙了5萬元。同時,他們還開了一家“神山特產小賣部”,零售一些自家生產的土特產,比如果脯、米果子、茶葉、筍干、竹籃,還培育蘭花、映山紅等盆景出售。這樣,一年下來,她家的收入翻了好幾番,達到了10萬元,成為村里的脫貧典型。

    2017年底,彭夏英主動向村里寫申請,不要政府的低保,不當貧困戶,要求把救助讓給“比我更需要的人”。面對一些已經脫貧卻不肯寫脫貧申請的人,她直率地說:“我不想當貧困戶,貧困戶的小孩找對象都難。”

    面對政府發放的救助金,有人覺得“不要白不要”,彭夏英卻說:“黨和政府只能扶持我們,不是撫養我們。”

    彭夏英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感動了無數的人們。站在她的面前,我甚至有點難以相信,這句富有哲理的話,要高度有高度,要溫度有溫度,竟然出自一個農村婦女的口中。這需要多么大的志氣和胸懷啊!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自信啊!該用什么語言來形容呢?又該用什么詞語來贊美呢?在聽到這句話的那個瞬間,我想到了一個詞語——覺悟。這個覺悟,就是家國情懷,就是在家與國之間的一種選擇,是由家及國的靈魂躍升。

    是的,這就是覺悟。沒有什么比這個平平淡淡的詞語,更能形容和贊美彭夏英的家國情懷了。這是新時代農村婦女的嶄新形象,是在脫貧攻堅戰中一個農民從口袋富起來到腦袋富起來的最美表達。

    說起這些,淳樸、善良的彭夏英還用當地的俚語說道:“死水不經舀,要細水長流。”

    食唔窮,著唔窮,

    么劃么算一生窮。

    這是神山村流傳下來的一句客家諺語,意思是說:“一個人吃不窮,穿不窮,生活中沒有計劃好,一輩子窮。”

    說起彭夏英的事跡,井岡山茅坪鄉黨委副書記王曉慧十分感動,真誠地對我說:“一個從來沒有走出過井岡山大山溝的農村婦女,有這樣的胸懷、素質和情懷,真是令我敬佩。要知道,在農村評低保,經常是人找人,找關系托人情,工作不好做。彭夏英第一個主動向村里提出不要低保,讓更需要的人去享受,這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就是我們‘最美茅坪人’。”后來,為了配合神山村發展旅游業和新鄉村建設需要,彭夏英又第一個在村里響應號召賤賣了自家養的黑山羊,第一個在村里帶頭拆了自家的牛圈和廁所。

    2017年,彭夏英榮獲“感動吉安十大人物”稱號,當選吉安市人大代表。

    2018年10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首場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彭夏英又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

    聽了彭夏英的故事,我忽然覺得,站在眼前的這個賢惠、聰明、清秀的農村婦女,雖然生活的重擔已經把她的腰背壓彎了一些,但她是一個有志氣的堅強女人。

    人窮志不短。從神山村這個山溝溝里,彭夏英依靠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斬斷了窮根,終于第一次坐上了飛機、第一次來到了首都北京、第一次獲得了國家的最高獎勵,這真是她夫婦倆一輩子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彭夏英的丈夫張成德,1950年出生于重慶合川,1968年參軍入伍,到西藏日喀則的吉隆縣當了一名邊防軍人。當兵8年后,退伍回鄉。不久,他離開家鄉,四處謀生,當過木匠、篾匠,也當過瓦工、泥工,最后落腳井岡山神山村。1981年與小他17歲的彭夏英結婚,倒插門做了上門女婿。

    因為貧困,張成德離開家之后,就再也沒有回過老家。2017年3月,他帶著妻兒衣錦還鄉,終于回到了闊別30年的故鄉。回到老家,父母都已經不在了,見到了大哥張成福。30年不見,物是人非,老兄弟倆老淚縱橫,抱頭痛哭。把酒當歌,人生幾何,歲月蹉跎,骨肉情深。現在日子都好了,幸福的未來更是充滿希望,歡歌代替了愁容。交談中,張成德激動地把習近平總書記來家中看望他們的事情告訴了哥哥。

    哥哥張成福聽了,搖搖頭說:“成德,你說啥呢?你說啥,我都不信習主席會去你們家,你沒有這么大的面子。”

    無論弟弟怎么說,哥哥怎么也不相信。無奈,張成德就從箱子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照片遞給大哥看,還讓兒子從手機里調出視頻來作證明。可是,哥哥張成福依然還是不相信,腦袋晃得更兇了,笑著說:“成德,你回家了,我們高興。在外面混了30多年,也沒見你回來過一次,你可別在我這里吹牛!別拿網上的東西忽悠我這老頭子。”

    見哥哥不相信,張成德就主動邀請哥哥跟他一起來井岡山神山家里走親戚,玩一玩,看一看。哥哥爽快地答應了。到了神山村,哥哥張成福在張成德家住了一個星期,在村里和井岡山又轉了轉,耳聞目睹,這一下終于相信了,看到弟弟真的沒有誑他,開心地笑了。看到弟弟家已經脫離貧困,發家致富了,打心眼里為弟弟感到高興和自豪,覺得習近平總書記真是了不起。

    吃水不忘挖井人。2018年春節前,也是過小年的時候,深懷感恩的彭夏英想給習近平總書記寫封信,感謝他的恩情,匯報神山村這兩年的大變化。坐在自家堂屋的八仙桌旁,心里回憶著當年與總書記肩并肩坐在一條板凳上談心的往事,彭夏英內心翻江倒海,一時間不知如何說起。很久沒有提筆寫信的她,覺得手中的筆比做女紅的繡花針還要難以拿起,比在田間勞動的鋤頭還要沉重。

    彭夏英這么寫道:“尊敬的習總書記:您好!兩年前的小年,您來到我們神山村,來到我們家,詢問我們日子過得怎么樣。兩年過去了,如今我們神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府幫助我們把房子進行了整修,路也變寬了。每家每戶發了黃桃和茶樹苗,成立了產業合作社,大家都入了股,去年還舉辦了黃桃節。兩年過去,大伙開起了農家樂,做起了小生意,有的賣工藝品,有的打糍粑。曾經給總書記豎大拇指的老支書彭水生還經常被游客請去講神山村的變化,講井岡山脫貧的故事。村里制作竹筒的年輕人左香云,還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我們都為他高興,聽他說過完年不久就要去北京開會。我們全村人都托他向總書記問好,大家說神山村的變化,都是總書記您帶來的……”

    字少情濃,紙短情長。一封信,寫滿了中國農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愛戴之情。

    因受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的邀請,彭夏英第二天就要去北京參加“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2019年扶貧日論壇活動,我就匆匆結束了采訪,約好等她回來時再詳細聊一聊。她答應了。

    5天后,彭夏英從北京回來了。白天,我忙于到茅坪、新城采訪,等我回到神山村的時候,已經是晚上9點鐘了。因為第二天采訪的行程已經安排好,我希望今晚就去完成對她的采訪,可是又擔心她已經休息。山村的夜,似乎黑得更早。江西高校出版社的朋友開著車,把我送到了她家的山腳下。我抬頭望了望,二樓的燈依然亮著,就鼓足勇氣爬上山坡,站在她家的樓下喊她。不一會兒,她打開窗子,看見是我,就打著手電下樓了。

    進了堂屋,彭夏英繼續講她的故事,講她這次在北京開會的見聞,還拿出她的獲獎證書、獎杯、獎牌讓我拍照。結束采訪時,我提出想看一看第一天見到她時她正在準備的發言稿,看一看她這次到北京參加論壇都說了些什么。她爽快地答應了,麻利地從會議文件袋中找出來遞給我,題目是《幸福生活是干出來的》。

    彭夏英說:“國家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進了神山村,黨的陽光也照進了我的家門。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視察精準扶貧工作,走進了我家,有幸受到總書記的關心關懷,親切詢問我家生產生活情況,并鼓勵我們要樹立信心,脫貧致富。在習主席和各級政府的鼓勵下,我煥發了青春,鼓足了勁頭,不等不靠,搶抓機遇,自主創業,擺脫貧困。自己脫貧致富后,帶動周圍貧困群眾一起致富共奔小康。”

    接著,這位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的農村婦女向人們匯報分享了她的脫貧故事,話里話外,都浸透著淳樸、善良和高尚的情操。她說:

    搶抓機遇加油干,做脫貧路上的先行者。毛主席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習主席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堅信領袖們的話,“幸福生活是干出來的”。受習主席視察我們神山村的影響,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到來,神山村迎來了旅游發展的新契機。面對踏破門檻的客人,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商機,全家人一合計,下定決心辦“農家樂”,拿出了準備建房的全部積蓄,開辦了全村第一家“農家樂”,將住了大半輩子的房屋騰出來,置辦了餐具,開了6桌,同時容納60多人用餐。我帶領一家人加班加點,苦心經營,不斷改善菜品質量,提高服務水平;堅持和氣生財、客人至上、誠信是金的經營理念,得到了游客們的贊譽。農家樂生意辦得紅紅火火,年收入超過10萬元。在經營“農家樂”之余,我和丈夫還開起了神山特產小賣部,除向游客出售自家制作的果脯、筍干、臘肉等,又重新拾起放下多年的竹籃編織和竹筷制作手藝,制成竹制品,從山上挖些野生蘭花、映山紅等做成盆景出售,每月還能增收不少。就這樣不久,我家就過上了好日子,生活就像井岡山的翠竹節節高。

    要扶持不是要撫養,做自主脫貧的促進派。過去的神山村交通閉塞,基礎條件差,部分貧困群眾“等著扶,躺著要”,我雖然文化不高,但對這樣的做法很不贊成!“我不想當貧困戶,貧困戶小孩找對象都很困難”,這是我經常同鄰居們講的內心感受。村里一個貧困戶是我同族的親戚,經過鄉村兩級幫扶,已完全達到當年的各項脫貧指標,但他就是不寫脫貧申請,還想得到政府更多的資金扶持。我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出馬“現身說法”,同親戚講事實,擺道理,最后一句“政府只能扶持我們,不能撫養我們!”讓這個貧困戶很受觸動,頓然釋懷,主動寫了脫貧申請。我不僅自己主動申請脫貧,還以實際行動引導符合條件的村民主動脫貧,支持政府早日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村里評審低保時,我主動把丈夫享受的低保指標讓給更需要的村民。我經常給領導們說:“習總書記到了我家,很多游客也慕名來我家吃農家飯,我富裕了,這些就讓給更困難的鄰居吧。”

    獨享富不如共致富,做共同致富的帶頭人。我想,光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帶動和幫助全村貧困戶脫貧致富,才能共同發展,和諧共生。因此,我一方面把自己平時積累的客源介紹給其他“農家樂”;另一方面,積極與紅色培訓機構對接,爭取更多的游客前來參加紅色培訓和休閑旅游。為提高村里接待能力,使更多的貧困群眾在旅游市場獲取收益,我主動牽頭成立了神山旅游管理協會,并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動員,邀請他們加入協會。通過不懈努力,全村共有近百人入了會,有16戶開辦了農家樂,從業人員56人。通過協會的積極運作,來神山體驗農家樂的游客越來越多了,大伙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2017年,全村農戶人均純收入1.78萬元,其中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8737元。

    我粗略地看了一遍,發現在這張用A4紙打印好的發言稿的最后,她又工工整整地加寫了一段文字,僅僅兩行,內容如下:“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我們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也一定能夠同步邁入小康社會。”瞧!莊稼人說的都是莊稼話,就像種在地里的莊稼,是你看得見的那一片生機勃勃,是你喜歡的那一片青翠欲滴,就像井岡山那嶺上開遍的映山紅。

    讀完彭夏英的這篇演講稿,我內心一震,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很難相信這是一個農村婦女說出的話,是一個曾經的貧困戶寫出的文字。什么叫不忘初心?什么叫共同致富?這就是覺悟!這就是家國情懷!我心悅誠服地為彭夏英豎起大拇指點贊,不能不把尊敬的目光投給她。而從她的身上,我欣喜地看到,“口袋”富起來的神山村的父老鄉親,在脫貧攻堅這場人類偉大的斗爭中,“腦袋”也富起來了!他們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燦爛的笑臉就像那嶺上開滿的映山紅。

    (本文節選自丁曉平長篇報告文學《神山印象:一個村莊的脫貧攻堅史》,即將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电影网在线好看|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成人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天天视频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