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間文藝的生機與活力
    來源:人民日報 | 潘魯生  2020年08月04日08:46

    核心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民間文藝植根鄉土、緊隨時代,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相適應,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實現創造性轉化;把握時代方向,與現代社會發展相協調,民間文藝服務公共文化體系和特色文化產業建設,實現創新性發展

    民間文藝生于民間、興于民間,勞動人民是民間文藝的創造者,生活是民間文藝最廣闊的舞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把握民間文藝歷久彌新的規律,創造性地把優秀因子融入當代生活,至關重要

     

    民間文藝是人民群眾樸素真摯的生活創造。千百年來,人們通過民間文藝記錄生活、抒發情感、凝聚記憶,留下大量民間文藝寶貴遺產。作為鄉愁的維系、認同的紐帶、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表達,新時代民間文藝在轉化創新中呈現新的生機與活力。

      守望文化鄉土

    民間文藝生于民間、興于民間,勞動人民是民間文藝的創造者,生活是民間文藝最廣闊的舞臺。伴隨工業化、城市化和全球化進程,新建筑取代舊民居,大機器取代老手藝,標準化商品取代輩輩傳用的老物件,農耕文化所孕育的民間文藝面臨文化生態的變遷。有形的物質在變,無形的精神情感賡續。物質生活越發豐富,人們更渴望情感寄托,更追求文化韻味,更需要體味鄉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和新的文化生態中,把握民間文藝歷久彌新的規律,創造性地把優秀因子融入當代生活,至關重要。

    鄉土是一方地域,是人們的家園。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以“民間文藝之鄉”為出發點,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深入地開展建設工作,對民間文藝的典型進行整體性挖掘、梳理與提煉,豐富民間文藝與當代生活的聯系,提升人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培育地方文化品牌。在愚公移山故事發源地河南濟源,當地黨委政府創新舉辦文化節、民俗藝術展、文化書市等系列活動,將愚公移山文化研究與黨建活動、黨員干部培訓有機結合,在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中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在河北千年古縣內丘,七夕民俗文化獨具特色,當地百姓每年農歷七月都會舉辦廟會、閨中乞巧等多種民俗活動,七夕民俗文化得以整體性保護與梳理。“我們的節日——七夕民俗展演暨七夕文化論壇”的舉辦,讓七夕文化內涵得到進一步挖掘提煉,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到浪漫的傳統節日中,在增強文化認同的同時,促進當地文化旅游發展。

      順應時代發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民間文藝的傳承發展要與時代同步伐,反映當代生活,體現當代精神。以民間文學為例,民間故事、歌謠、史詩、諺語、神話傳說等以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千年,講故事、聽故事是老百姓寓教于樂、傳承家風的重要途徑。幾十年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積極推動民間文藝發展,編撰民間口頭文學三套“集成”,開展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保留珍貴文化記憶。新時代實施《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前,民間文學表達方式更加多樣。以“中國故事節”為例,通過舉辦故事創作與故事表演比賽,鼓勵創作反映時代內涵的新作品,通過少兒故事會、大學生故事會等系列專題活動,挖掘培養青少年故事創作人才。在遼寧大學舉辦的故事舞臺劇專場展演中,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民間故事舞臺劇,新題材、新內容、新表現形式層出不窮,老故事講出文化韻味、新故事反映時代風貌,充分展示當代大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大學也以民間故事為載體,創新課堂教學,營造大學生自覺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今年,中國故事節開展抗疫故事會專題活動,鼓勵運用文字、短片、音畫、表演等多種藝術手段講述中國人民的抗疫故事,這些都為民間文藝的創新發展累積可貴經驗。伴隨移動互聯網普及應用,微博、微信、短視頻、網絡直播成為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群體接受文化內容的主要平臺,民間文學通過微電影、短視頻、網絡文學、手機游戲、文創設計等新的體驗和互動形式重新激活,成為唱響新時代、講述新生活的生動載體。

      服務公共文化

    通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民間文藝走進社區百姓,既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又推動了自身傳承創新,同時有助于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筑牢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伴隨生活空間改變和生活方式變遷,山東膠南年畫剪紙的功能和形式發生變化。作為維系群體關系的紐帶,這一傳統手藝在社區文化中得以發展和傳承,形成以社區文化為中心的新型傳播體系。膠南年畫剪紙創作經歷了從民俗題材向裝飾題材再到現實題材的創作轉變。具有宣傳教育功能的現實題材年畫剪紙,通過宣傳欄、廣告牌等公共媒體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通過互聯網等新媒介,創作者借助各種渠道互相學習,交流更加多樣化,創作上體現多元審美趨向;伴隨旅游業發展,適應不同生活場景,年畫剪紙的題材類型等更加豐富。

    民間文藝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中積極發揮服務群眾的作用。“小品小戲進社區”這類活動抓住鄉村文化鮮活載體,在文化主體上,城鄉民眾自發創作,形成鄉村文化“眾創”機制;在文化內容上,劇本主題寓教于樂,建成鄉村文化“共享”課堂;在文化傳播上,社區居民喜聞樂見,成為鄉村文化“互聯”紐帶,為鄉村文化振興做出了積極探索。

    助力產業發展

    鄉村是民間文藝的孕育母體和富集地,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過程中,開掘民間文藝資源,可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在“手藝農村”鄉村特色文化產業調研中,我們看到,民間文藝的轉化創新有助于改善鄉村生活。從鄉村文化資源著手、從農民生產生活實際需求出發,因地制宜發揮民間文藝創造性,發掘民間手工藝、民間繪畫的生產和市場潛力,做大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實現文化傳承、產業發展和文化富民等多重價值,有效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民間繪畫為例,從宣傳到文創,農民畫的功能、內容及創作主體隨時代變化而發展。上海金山農民畫作為最早進入市場的農民畫,以其獨特的“農民敘事”風格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性,深受消費者喜愛。進入新時代,為適應現代文化產業發展要求,金山農民畫在創作方向、藝術手法、運營方式、理論研究等方面不斷尋求創新突破,著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拓展衍生品設計轉化路徑,培育地方文化藝術品牌,推動金山農民畫與農業、旅游業、會展業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金山農民畫的創新發展使村民得到實惠,也為鄉村社區生產生活注入內生動力。

    民間文藝是人民群眾的智慧創造,是美的創造。黨的十八大以來,民間文藝植根鄉土、緊隨時代,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相適應,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實現創造性轉化;把握時代方向,與現代社會發展相協調,民間文藝服務公共文化體系和特色文化產業建設,實現創新性發展。當前,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深刻變革,民間文藝在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持續探索前進,民間文藝正以人民為中心,營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久久久久久噜噜精品免费直播|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2020免费m3u8|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selaoban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精品国产这么小也不放过|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2019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