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天馬文學獎”揭曉,三部現實兩部玄幻網文獲獎
上海是中國現當代文學重鎮,也是中國網絡文學的發祥地。
近年來,上海注重推進網絡文學的發展,在全國有了很多“第一次”的舉措:2015年的首屆網絡文學論壇、2018年的“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與上海網絡文學周、2019年就網絡文學開展“職稱評審”并在上海圖書館專門設立“中國網絡文學專藏庫”。今年,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協會、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首屆“天馬文學獎”也揭曉了結果。
8月4日,首屆“天馬文學獎”評審結果發布會在上海市作家協會舉辦,上海市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擔任主持。
2018年10月,上海網絡文學周宣布啟動“天馬文學獎”。“天馬文學獎”每三年一屆,旨在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網絡文學發展貢獻力量。第一屆評獎對象是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全國各大文學網站發表且已完本的華文網絡文學作品,公開發表或出版的理論評論作品,以及已翻譯成外文且在國外網站連載或出版的華文網絡文學作品。
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創聯室主任薛舒介紹,此次評獎共分為三個階段,從推薦、初評到終評,堅持以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為主要評審原則,同時注意結合網絡文學自身規律和讀者的閱讀反饋,力求囊括各網絡文學主流門類,并突出現實題材。
據悉,首屆評選工作得到了全國主要文學網站的積極響應,評委會收到了19家文學網站推薦作品,共計93部。3月初,評委會邀請了9位網絡文學專家擔任初評評委,采取分組打分排名的方式確定了30部終評作品。4月下旬,評委會組建了由10位網絡文學專家參與的終評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委員會認真討論并投票,選出了血紅《巫神紀》、齊橙《大國重工》、貓膩《擇天記》、何常在《浩蕩》、吉祥夜《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五部作品為首屆獲獎作品。
“這次五部作品當中有三部是現實題材作品,展現了現實題材的整體性的崛起,反映了時代的風云,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的變遷,展現了歷史發展的壯烈的史詩。有兩部是玄幻作品,當中有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特質,打上中國歷史神話的特征,藝術性更加深化。通過這樣的評獎,我們希望能夠把網絡文學作品更加經典化、精品化。”馬文運說。
《大國重工》作者齊橙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波瀾壯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這些故事需要有人去記錄,這些故事需要講給年輕人聽,我就是一個記錄者和講述者。”
“《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的書名出來,有人說像童話,好吧,那它就是個殘酷著美好的童話。”吉祥夜表示,《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是寫給所有黑暗中負重前行,用靈魂點亮光明、以身祭黑暗的警察英雄。
虹口區委宣傳部部長吳強表示,網絡作家分享的不僅是自己對文學的感悟,還發揮著引領作用。“我們期待網絡文學界有更多體現正能量的好作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