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女性、身份與現實問題:從雅布提文學獎解讀多元化的新世紀巴西文學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馬琳  2020年08月02日08:38

    編者按

    21世紀已經過去20年。這20年里,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高速”、“加速”、“劇烈”、“驟變”、“創新”、“多樣”來描述世界的變化、生活的變化。文學也一樣,從創作思潮到門類、題材、風格、群體,包括文學與生活、文學與讀者、與科技、與媒介、與市場的關系等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何認知、理解這些變化,對于我們總結過往、思索未來都有重要的意義。為此,中國作家網特別推出“21世紀文學20年”系列專題,對本世紀20年來的文學做相對系統的梳理。

    我們希望這個專題盡量開放、包容,既可以看到對新世紀20年文學的宏觀掃描、理論剖析,也可以看到以“關鍵詞”方式呈現的現象或事件梳理;既有對文學現場的整體描述,也深入具體研究領域;既可以一窺20年來文學作品內部質素的生成、更迭與確立,也可辨析文化思潮、市場媒介等外部因素與文學的交互共生;既自我梳理,也觀照他者,從中國當代文學延展至海外華文文學和世界文學,呈現全球化加速的時代,世界文學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異同。

    從文學史意義上來說,20年看文學或許略短,難成定論,難做定位,但文學行進過程中這些適時的總結又非常必要,它是回望,更指向未來。

    (中國作家網策劃“21世紀文學20年”專題文章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二十世紀,巴西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狀況在全球化進程、大眾文化空前發展及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巴西社會經歷了較大的起伏。前期經濟形勢良好,在舉辦兩次世界盛典后,政府出現財政危機,女總統迪爾瑪·羅塞夫被彈劾,代表右翼力量的博索納羅上臺,政局動蕩。在政治、經濟形勢較為混亂的情況下,社會矛盾激化,種種潛在問題浮出水面,亟待解決。在此復雜背景之下,向來密切關注社會現實的巴西文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新世紀的巴西文學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展現出新的特點,題材更加多元,關注視角廣泛,敘述方式也有所創新。雖然很難用同一的性質去概括,但卻不難發現一些共通的趨勢。通過分析2000年以來獲得雅布提文學獎“年度圖書”的部分代表作品,我們得以對近二十年的巴西文學做系統性的梳理。

    雅布提獎是巴西最傳統的文學獎,旨在宣傳推廣每年最具代表性的作者、編輯、插畫作家和出版社。該獎項設立于1959年,之所以名為“雅布提(Jabuti)”,與當時推崇現代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政治、文化環境有著密切聯系。在重視巴西流行文化,強調印第安元素、非洲元素,重讀神話傳說的背景下,著名作家蒙特羅·羅巴托(Monteiro Lobato)以印第安神話中的海龜形象為素材、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塑造了海龜“雅布提”這一在巴西家喻戶曉的角色。它的勤奮、努力及不畏困難等品質令巴西圖書公會決定以“雅布提”來命名新設立的文學獎。該獎自1991年起選拔“年度虛構類圖書”和 “年度非虛構類圖書”,后于2018年合并為“年度圖書”。

    如果對新世紀“年度圖書”做一番縱向梳理,會看到近二十年的文學創作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主題。

    對女性地位的討論:

    殖民地時期盛行的父權制是今日巴西社會性別問題的根源所在。進入新時代后,女性仍然容易受到歧視和暴力對待。2011年,巴西第一任女總統迪爾瑪·羅塞夫上任,然而大眾對其關注的重點并不完全在其執政能力方面,羅塞夫“不夠柔美”的穿著常常受到巴西大眾所詬病。近年來,隨著針對女性的暴力事件逐漸增長,對此進行抗爭的女權運動在巴西范圍內廣泛開展。在新世紀伊始的巴西文壇,作家莫阿西爾·斯克里亞爾(Moacyr Scliar)發表了小說《書寫圣經的女人》(A Mulher que Escreveu a Bíblia)以其一貫的幽默諷刺手法,為女性主義文學作品翻開新的篇章。該作品在2000年獲得雅布提文學獎。

    眾所周知,人類歷史向來以男性為中心,女性總是被藏在其后。《書寫圣經的女人》顛覆了這一秩序,主人公伊內斯·維阿娜作為所羅門王700個妻子中最丑陋的一個而備受冷落,然而,她是其中唯一識字并會書寫的人。因此,伊內斯受到男性們的關注,獲得記錄歷史的任務。作為一個女權主義者,伊內斯的記錄自然帶有對男尊女卑社會的批判,她質疑《圣經》中以男性視角記錄的故事,對女性地位進行思考。這引起保守人士的不滿。《書寫圣經的女人》通過對《圣經》故事的改寫來重塑歷史,推翻既“定的、男性視角的記錄,討論女性的歷史地位。對于當今的巴西社會具有深刻的啟發。無獨有偶,著名詩人、作家奈麗達·比農(Nélida Pi?on)在五年后也發表了一部改寫經典的小說。這部以“一千零一夜”為素材的作品《沙漠之聲》(Vozes do Deserto)被選為2005年雅布提文學獎“年度圖書”。自稱“歷史女權主義者”的比農是巴西文學院第一任女院長,她在《沙漠之聲》中描繪了山魯佐德在“一千零一夜”中編故事時的心理過程,令這一角色更加立體——不只是故事的創造者,也是自身生活的敘述者。山魯佐德的創造與講述便是女性對自身的救贖。從這一角度講,比農借由《沙漠之聲》這部作品激勵更多的女性進行文學創作。

    對文化身份的思考:

    縱觀近二十年來獲得雅布提文學獎的作家姓名,便會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那便是,移民后代作家成為了當代巴西文壇中一股強有力的新生力量。作為知名的“混血國度”,民族身份問題一直是巴西文學的重要主題。進入新世紀后,身為少數族裔的移民后代作家借文學創作回溯家族歷史,在探討自身身份認同問題的同時,為理解巴西民族身份的構建過程提供了新的視角。在來自各方的移民之中,融合程度最高的是阿拉伯裔和日裔。在今日的巴西,隨處可見這兩種文化的蹤影,滲透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生長于亞馬孫首府瑪瑙斯的黎巴嫩裔作家米爾頓·哈通(Milton Hatoum)在2001年憑借小說《兩兄弟》(Dois Irm?os, 2000)獲得雅布提文學獎。該作品講述20世紀40-70年代一個移民家庭在瑪瑙斯所經歷的悲歡離合,以城市的衰落為背景。在這個黎巴嫩裔家庭中,葡萄牙語夾雜著阿拉伯語,女主人與黑人女傭每天向圣母祈禱,男主人則做穆斯林禱告。書中生動地呈現了港口城市瑪瑙斯的“雜糅文化”,混合著來自阿拉伯世界、歐洲、非洲以及美洲本土印第安民族的多種文化要素。與黎巴嫩移民相比,日本移民對于巴西的適應過程似乎更加曲折。早期日本移民堅持保留本國文化和語言,即便在巴西,也用日語寫作,所以“跨文化”這一過程由他們的后代實現。進入新世紀后,以葡語進行文學創作的日裔巴西作家逐漸在文壇展露頭角,并取得不凡的成績。奧斯卡·中里(Oscar Nakasato)是移民三代,對日裔族群在巴西的融合問題頗感興趣,以此為主題進行文學創作。他的小說《日本人》(Nihonjin, 2011)在2012年獲得雅布提獎,這是巴西日裔作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從巴西文壇邊緣走到中心位置。《日本人》側重移民在自身文化與巴西文化之間的取舍以及對“跨文化”的嘗試。小說中,主人公秀夫受天皇之命攜妻子及部下到巴西爭取資源,企盼日后回國解決國內危機,不料終是黃粱一夢,無法返鄉。秀夫是極端民族主義者,堅持以日本傳統教育兩個孩子,可兒子認同巴西文化,重視自由與個性。女兒聽從安排,嫁給日本人,卻在十年后離婚,轉而與所愛的巴西人一同生活,最終沖破傳統牢籠,完成對父權文化的反抗。從秀夫子女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日裔移民二代在文化身份認同方面的困惑與掙扎、嘗試與屈服。《日本人》中塑造的日本移民及后代形象真實而立體,顛覆了巴西文學中已有的日裔刻板形象。

    對社會現實的反思:

    在巴西文學中,暴力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現實主題,無論是巴西著名作家魯本·豐塞卡(Rubem Fonseca)在上世紀70年代創作的城市暴力文學作品,還是保羅·林斯(Paulo Lins)在90年代所描繪的“上帝之城”,都揭露了巴西社會的暴力問題。作為擾亂巴西社會的主要問題之一,暴力犯罪在“最神奇的城市”里約熱內盧表現得更為嚴重,這既有歷史遺留問題,也與當地司法腐敗和政府的不作為有著很大關系。遺憾的是,進入新千年之后,情況并沒能好轉。里約作家艾德內·斯維斯特里(Edney Silvestre)在2009年創作了小說《若我閉上雙眼》(Se Eu Fechar os Olhos, 2009)針砭時弊,再次以文學的方式呈現里約的暴力問題,批判腐敗現象,獲得了2010年度雅布提文學獎。小說一開始,兩個男孩發現了一具女尸。在報警后,他們反被當做嫌疑人,直到死者的丈夫到警局認罪,才洗清他們的嫌疑。兩人不相信平日受人尊敬、生性懦弱的死者丈夫能犯下如此暴力的罪行,便開始自己進行調查,最終揭開真相,查明藏在案件背后的利益勾連及司法腐敗行為。

    另一位將筆尖指向巴西社會現實問題的作家是曾獲得雅布提文學獎的克里斯托旺· 泰扎(Cristov?o Tezza)。他在2016年出版的作品《譯者》(A Tradutora)雖也與里約有關,卻并非將視線鎖定在這座城市,而是以后現代敘述方式描寫陷入危機的整個巴西。故事發生在巴西舉辦2014世界杯的幾個月前,女主人公貝阿特麗絲陪同來自德國的足聯委員走訪各地,為其做翻譯。此外,她有另一項工作:翻譯一位西班牙保守派哲學家的著作。走訪的見聞與要翻譯的著作片段在小說中交替出現,中間夾雜著貝阿特麗絲與前男友的感情糾葛。主人公個人生活的混亂映襯著一個經濟赤字、政局動蕩、社會矛盾激化的巴西。面對社會危機,小說并沒有給出解決方法,泰扎的意圖亦不在此,而是想要啟發巴西讀者正視社會現實問題。泰扎憑借《譯者》在2017年第二次榮獲雅布提文學獎。

    2000后,科技飛速發展,人類進入網絡時代,鋪天蓋地的社交媒體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膨脹且快速傳播,難以辨別真偽。這在巴西也是一大現實問題。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巴西的“臉書”用戶數量在全球排第三,通訊應用“瓦次普”排全球第二。巴西人每天生活在通過這兩個媒介而獲得的無數信息之中,逐漸麻木,不分辨其真偽,不追溯其源頭,人云亦云。如此一來,發布在社交媒介上的虛假新聞對巴西社會有著極大影響。作家貝爾納爾多·卡爾瓦略借由小說《復制》(Reprodu??o, 2013)來批判這一現象。在故事開篇,讀者們見到正準備前往中國的主人公。在辦理值機手續時,他遇到自己的中文老師,隨后便被卷入到某案件中,在警局接受審訊。在故事進入尾聲的時候,讀者才得以知曉主人公學習中文的原因,原來他對自己的生活、對巴西、對體制和各種刻板印象等都十分不滿,而種種令他不滿的信息都來自報刊、網絡等媒介,數量巨大,令他應接不暇,開始麻木接受,不對其內容做出思考和判斷,久而久之便覺得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卡爾瓦略通過小說想要揭示的現實問題便是個人被快速復制、傳播的表層信息所包圍,失去思考能力,無法做出正確判斷。若每個人都成為沒有思辨能力的“復制人”,社會便不再發展。2018年巴西大選時,各種假新聞經過社交媒介廣泛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選舉結果,印證了《復制》所指出的問題。

    新世紀的巴西文學題材豐富多元,每位作家亦有其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與特點,除了上述這些通過對雅布提獎獲獎作品進行縱向梳理所得出的重要主題之外,亦有例如保護生態環境、書寫個體生命經驗等作品。在外國文學沖擊、網絡文學崛起、書籍電子化的新時代,巴西作家們也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近二十年來,巴西文壇涌現出不少優秀作品,未來巴西文學的發展令人期待!

     

    相關鏈接

    中國作家網策劃專題:21世紀文學20年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国产午夜精品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