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絡文學的使命擔當與發展路徑
    來源:文藝報 | 艾斐  2020年07月22日08:19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文學是對生活和時代的形象化描摹與詩意化表達,它必當隨著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循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并由此而決定了:創新,永遠都是文學的內在要求和本質特征。從《詩經》《離騷》到唐詩宋詞,從元代雜劇到明清小說,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到革命文學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蓬勃興起,就是對這種變化和發展的有力實踐與具體驗證。

    而今,網絡文學的骎骎來襲與迅速做大,就更加確證了在變化和發展中進行藝術創新、實現思想升華,從來就是文學的固有機制與永恒法則。事實是,中國的網絡文學雖在創作實踐和審美驗證的維度上尚屬初來乍至,但卻已敢于同久負盛名的韓劇、日本動漫、美國好萊塢大片一爭高下,共同構成了當今世界文化消費的大賣場與新熱點,并以自身的獨詣藝術路徑和獨特表現方式在世界范圍內激揚和彰顯著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內在特質與時代光彩。而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既顯示出中國網絡文學所獨具的精神特質與藝術姿采,又暴露出其在進行新突破和實現新發展過程中所必須盡早盡快填充的新空檔與補齊的新短板。

    迎著時代大潮進行新探索,

    實現大跨越,達臻高水平

    相對于賡傳存續久遠的紙質文學而言,僅有二十余載生命歷程的網絡文學自當屬于文學的“新生代”。不過,新雖新矣,其發展的速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卻遠遠超出了其生命歷程的正常比值。這也就是說,中國網絡文學從發生到發展,不僅速度快、產量大、質量高,而且受眾廣泛,影響深遠,且已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途徑、基本方式和最具大眾化特征的藝術審美介體,其在促進改革、激勵進取、戮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均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產生了具有廣泛意義的積極影響,以至讓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得以通過這一形象化表達方式和藝術化審美途徑而多視閾、廣范疇、深層次地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現實,感知中國的改革與發展,期冀中國的光明未來與美好前景。

    新時期以來,文學從沉默中實現了爆發式的噴涌和狂飆式的熾燃,一個全新的文學時代踔厲風發,不僅創作隊伍空前壯大,優秀作品層出不窮,而且文學思潮、審美觀念、創作方法和藝術追求等,也都呈現出多元化和多樣化的樣態與趨向。網絡文學就是在這一新趨勢和大背景下所呈現的別樣文學景觀。之所以“別樣”,就是指它不僅在文學結構和審美意念上實現了新的變革和大的飛躍,而且尤其是在敘事方略、傳播手段、審美路徑與表現方式上也均實現了創新型和顛覆式的變革與開拓,由此而致網絡文學不僅得以從大視閾中開拓出自己的廣闊閱讀空間,更能在相對較短的文學時空中極為成功地構建起自己的閱讀鏈并藉此而形成十分龐大的讀者群。

    網絡文學的逐年走俏,根本原因就在于內容的世俗化、生活化和審美介體的靈動、奇幻與變繹以及在藝術形式、表現手法上的快捷與靈動。這不僅擴大了其社會介入面,增強了作品的親和性與感應力,更形成了巨大的文學“爽”感與黏性,以至作者的寫作與讀者的閱讀都常常會陷入“欲罷不能”、“欲禁不止”的陶醉境地。由此所產生和形成的文學魅力無異于給作品本身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并使之在從創作到閱讀的整個過程中都強烈地表現出速度快、產量大、輻射廣、讀者多的特異性,這不僅顛覆了久已形成的文學傳統,更為文學走向社會和沁入人心提供了便捷的方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創設了靈動的機制與宏闊的方略,以至網絡文學越來越成為一種強大的文學存在和繁茂的藝術生態。早在幾年前,中國網絡文學的用戶就已達到了3.33億,而文學網站的日更新字數則高達2億漢字,年經濟產值竟跨過了90億元大關。此中,由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先后分別向社會推薦的21部和18部網絡文學作品影響尤為廣泛。一如桐華的《步步驚心》、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等,均贏得了極高的點擊量,有的甚至一舉打破了國內3D動畫首播紀錄,特別是一些改編自原創網絡文學作品的影視劇,成為全球觀眾的文化消費大趨勢與新熱點。迄至2019年,全國竟有200余家網站通過在其首頁首屏所開設的“我們的70年”頻道或專區中播出大量新創作的網絡文學作品,其點擊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超過20億次。這其中,僅騰訊視頻“我們的70年”主題頻道頁總訪問量就已達到5.1億人次。單月訪問量達1.1億人次,至于全國“我們的70年”頻道或專區的節目總點擊量更是超過20億次,其中呼應主題主線宣傳的網絡文學作品尤為引人注目,并在一定層次和一定范圍中實現了既叫座又叫好的雙重效應,此中雖有藝術因素發揮促進作用,但在本質內涵上則仍是源于文學自身的豐富意涵與強大磁力。我國面向海外輸出的網絡文學作品僅在2018年12月之前,就已高達11168部,其中尤以玄幻仙俠類和都市言情類的小說廣受海外讀者的青睞,例如,當早在2013年就已是全美排名第三的烏拉雷小說網站的站主艾菲爾在其網站內發布采訪征集令,僅6個小時就收到來自18個國家的上百封郵件,且大部分都出自在校就讀的大學生之手。早在2015年初,當中國網絡小說在英語世界剛掀起翻譯熱潮時,就已由于翻譯速度趕不上閱讀的需要而致許多讀者不得不多方尋覓,同時跟讀幾個網站。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網絡文學自當越來越從文學的邊緣走向文學的中心,在其輻射面日漸擴大的同時其滲透力也自當越來越強勢,越來越廣闊,越來越深邃。繼2018年中國面向海外輸出11168部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后,2019年更有《散落星河的記憶》《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網絡英雄傳2:引力場》等3部網絡文學作品榮登年度“中國好書”榜單;《遍地狼煙》《網絡英雄傳》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大江東去》《蒙面之城》入選“五個一工程”獎和老舍文學獎。這一切都十分明晰地帶來了一個新時代、新變化、新開拓、新發展的強烈文學信號,即不僅在文學的傳統園地中增殖了網絡文學的新成員,而且更因其形質富厚、意象豐盈、產出快捷、傳播廣泛而已于葳蕤發育之中漸成大樹、屢結碩果、繁花盈枝、氣象萬千。

    呼應改革大潮、

    直面人民關切、強化精品意識

    網絡文學的形成、建構、輻散和走紅,乃為時代使然和歷史必然,既有生活依據,又有社會需求。特別是對于那些在創作過程中自覺吸納時代精神和傳衍歷史特質的網絡文學,我們更應予以肯定和激勵,因其在本質上也是對中國文學的繼承與賡傳,更是對新時代和新生活的審美應合與藝術表達。而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在積極肯定的同時予以科學的評析,在熱情鼓勵的過程中進行精準而肯綮的扶掖與引導,特別是要在科學評估其固有特質與優勢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網絡文學在創作實踐中承接中國文學優秀歷史傳統,融會中華民族優良精神基因,多視閾表現改革發展的時代大潮。為此,網絡文學在創作實踐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保持和發揚自身優勢與固有特質的基礎上強化精品意識,全面激揚時代精神,深度觸及社會脈動,激情表達現實生活,堅持在開拓創新中求得新突破,實現新發展,躋攀新高峰。

    對于網絡文學創作而言,要強化精品意識,厚植文學的社會特質與人民情懷,自覺賦予作品以深厚的歷史內蘊和鮮明的時代精神。這就要求創作者們一定要深入生活,歷練耐力,在不斷提升自身思想認知和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創作的新突破,潛心營造作品的新格局,特別是要在務實、求新、創優、臻精上下苦工夫、下真工夫。為此,創作主體就必須沉下心來深入生活的底層,發掘生活的本質,表現生活的內蘊,攝取生活的精華,并對之加以審美提煉與藝術升華,使之得以用文學形態走向社會,深入人心,成為力量的源泉與道德的砥石,以至對人的提升和社會的進步發揮特殊的激勵、鼓動與促進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創作者不僅要邁開腳力,放大眼力,而且要舒張腦力、激揚筆力,用超常的堅毅和耐心進行深入的發掘與精當的淬煉,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創作實踐中欲求“扛鼎之作、傳世之作、不朽之作”,就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追求,而且更“要以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贏得尊重,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教導和要求,對于網絡文學創作來說,十分及時且重要,尤其具有指向性和針對性。因為網絡文學一個最鮮明、最突出的特質,就是應時、快捷、速成、舒放,決堤式涌流,大批量產出,以致其創作過程往往被稱為“碼字”,其創作主體則被習慣性地叫做“寫手”。這是網絡文學的特點和優勢,但同時也是網絡文學的不足與缺憾。因為文學是表現人性和描繪社會的,而人和人所創造并生存于其中的社會卻既是豐富的,又是復雜的,特別是它不僅是物質的構體,還是思想、精神、智慧、道德、創造性和進取力的“質”性存在與“活”性發展,這就不僅使之具有了豐富性和復雜性,還具有了高度、深度與亮度。事實上,文學的使命及其價值與功能所在,也就正是集中在寫“人”和表現“人”所創造并生存于其中的社會生活的。但由于“人”和人類社會不僅是豐富的、復雜的,而且是發展的和變化的,特別是其主宰力量和內在動力始終都在于人所賦有并不懈追求的思想、智慧、精神、道德和強大的創造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靈魂”。而作為以寫“人”和寫“社會”為主旨的文學,要寫人的靈魂,就必須首先對之加以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發掘與審美化的描摹。這是一個復雜的充滿探賾與創造的過程,決不像單純的演繹情節和編造故事那樣直觀、簡單,那樣淺層次和表面化。唯其如此,才有了“形象大于思想”的定論,也才致使一些文學典型形象不期然地成為了社會的“共名”和歷史的永恒。表現人和人類社會生活的思想內蘊與精神特質,永遠都是文學的神圣使命。否則,只為了“爽”,只局限于編造情節和演繹故事,那就不僅有悖于文學的責任和使命,而且更難以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弘揚真善美、鞭撻假丑惡的社會效能。對于此,即使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產業化的浪潮中,再大的貨幣利益,也不能置換和取代思想的作用與地位,再旺的商品交易,也無法取代人們的精神價值與意識向度。這是鐵律,也是底線。任何內容和形式的文藝創作一旦違逆和沖決了這鐵律和底線,便會從根柢上失卻其本應具有的思想價值與精神光彩,乃至淪為僅僅徒有其形的文學軀殼。對于此,網絡文學尤應加以警惕和戒免。

    如今,在中國人的文化餐桌上,網絡文學已越來越成為一道擁有眾多食客的大餐和套餐。唯其如此,我們才更有必要和有責任對之加以關注、激勵、指正和引導。而此中的核心旨要和關鍵節點,始終都在于:服從改革發展需求,堅持正確創作導向,全面強化精品意識,不斷提升作品質量,并為此而堅持深入生活底層,全面服膺人民需要,積極追隨時代大潮,勠力鑄冶精品佳作,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和所要求的那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對生活素材進行判斷,弘揚正能量,用文藝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引導人們提升思想認識、文化修養、審美水準、道德水平,激勵人們永葆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和進取精神。”這就需要我們堅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上不斷地有所創新、突破、發展和前進。讓我們用自己的創造性勞動為網絡文學營造出靚麗的風景和美好的未來。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精品|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