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召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
按照中國作協工作部署,2020年7月15日上午,黑龍江省作家協會組織作家、評論家在黑龍江分會場收看了中國作協舉辦的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
同日下午,黑龍江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在哈爾濱召開。黑龍江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相關處室工作人員,黑龍江省近年來在鄉村題材創作方面較為突出的作家,關注相關問題的評論家出席了會議。黑龍江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司兆國主持會議。
與會人員圍繞鐵凝主席講話和大會發言,結合黑龍江文學工作實際,緊扣積極推進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創作;提高站位,深入生活、充分認識十八大以來中國鄉村的歷史性變化和新時代中國鄉村的發展前景;發揚鄉村題材寫作的優秀傳統,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塑造新人,書寫新史詩等議題進行了充分討論交流。與會人員一致認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農民一直是文學創作的重要題材和內容。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作協召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意義特別重大,對加強鄉村題材文學創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鄉村大地的變化日新月異,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并在今年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黨落實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十八大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扎實推進扶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廣大農村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進入了新的時代。作為文學工作者、作家、評論家,應該主動回應時代的要求,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步,積極深入到廣大鄉村,深入到攻堅戰一線,努力創作出反映時代主題的好作品,激勵鼓舞人們奮進。
作家王鴻達在介紹自己深入生活、創作脫貧攻堅和新鄉村題材作品時談到,“深入生活,顛覆了我以往對農村生活、對現代農民生存面貌的認識。作家絕對不能隔著窗戶看生活,你非得接地氣,聞到鄉村的氣息。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鄉村題材的小說創作,在繼承優秀傳統創作的基礎上,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面,依舊有廣闊天地”。作家韓文友在發言中談到,“鄉村題材創作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精神的重要載體,也可將其視為推動黑龍江文學繁榮發展的歷史契機。作家應通過創作謳歌新時代黑龍江創業史、書寫這片土地上在這場聲勢浩大、驚心動魄的脫貧攻堅決戰中的奮斗者、奉獻者”。作家王玉波在發言中談到:“時代呼喚和催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學作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離不開幫扶干部、農村兩委成員、致富帶頭人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更離不開在黨的政策引領下廣大農民艱苦奮斗的汗水和智慧。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們去挖掘書寫記錄。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責任”。年輕的網絡作家沐清雨表示,要用具備網絡特性,又獨特新穎的表達方式,創作接地氣,有溫度,展現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作品,接力時代使命,回應時代要求,讓讀者在我們的作品中看到生活中的真善美,獲取正能量。這樣,網絡文學才會有價值,才能繁榮發展。評論家林超然談到“我們要集中領會和貫徹這次‘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特別強調的一個‘新’字,新的歷史背景、新的鄉村現實、新的書寫要求、新的藝術高度。黑龍江鄉村文學曾有過非常優良的寫作傳統,像周立波的《暴風驟雨》、曲波的《林海雪原》等名作,革命烽煙背后滲透著黑土地的文化氣息,北大荒文學、知青小說,連同后來的許多作品也都凸顯著黑龍江特殊的鄉村語境。黑龍江作家要堅持一個‘不變’一個‘變’,那就是好傳統、好作風和好經驗‘不變’,而面對新形勢、新時代和全新的寫作對象,我們要‘變’。我們龍江作家會珍惜這個機會、把握這個機會,在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上再創佳績。”
黑龍江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司兆國在會上作了總結講話,他談到,鐵凝主席的講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闡述了鄉村題材文學創作的重要意義,是指導我們今后鄉村題材創作的根本要求。黑龍江作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從龍江實際出發,抓好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落實。引導廣大作協會員緊跟時代、貼近生活,積極回應時代變化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中,不但要關注農村物質財富的增長和農民物質生活的豐富,更要描繪和反映出新時代中國農村出現的新現實、新問題、新動態,在傳統中創新,在繼承中突破,在文學作品中塑造新人、書寫新時代鄉土大地上層出不窮的新事,用文字展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等中國農村、龍江農村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新變化、新成就,創作出真正呼應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塑造新時代新農村新人物新氣象的文學精品力作,這是每一位關注鄉土、關注時代的龍江作家、評論家都需要直面的歷史命題,也是我們要經常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討的課題。
司兆國認為,與會作家的發言主題突出,觀點鮮明,對鄉村題材創作有著豐富的素材積累和明確的創作目標。作家們自覺承擔起新時代賦予文學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創作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體現出了新時代文學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文化擔當。司兆國簡要介紹了黑龍江作協近年來在積極推進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創作中所采取的舉措,包括積極推薦作家參與中國作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組織作家深入鄉村體驗生活,鼓勵作家推出本土特色文學精品;響應省委關于文學創作要講好龍江故事、弘揚龍江精神的有關要求,引導龍江作家寫龍江;著力抓好各項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向中國作協報送多部(篇)反映“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題材的文學作品;向省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全省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生產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推薦我省作家的作品;制定《黑龍江省重大文學題材創作規劃(2019—2021年)》,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題材列為重要組成部分;開展以“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等。
司兆國希望,黑龍江各級作協要認真學習領會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精神和鐵凝主席講話精神,緊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加強政治引領和創作引導。一是進一步完善現實主義題材創作規劃組織機制,圍繞慶祝建黨一百年,提前謀劃、確定重大選題,鼓勵作家以各種形式深入生活,進行以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時代背景的新時代新鄉村題材作品的文學創作。二是進一步加大對鄉村題材創作的扶持、宣傳力度,推進鄉村題材文學精品創作生產,組織采風、開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征文等活動,積極向社會宣傳、推介省內作家的優秀作品。三是強化作家素質提升,舉辦黑龍江省作協新會員、新興文學群體及基層文學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訓班,努力提高作家思想站位,把個人的創作和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安居樂業緊密結合起來。希望作家們關注十八大以來中國鄉村的變化和新時代中國鄉村的美好前景,繼續深入生活、潛心創作,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不斷推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反映現實生活、體現時代特色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