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讓少數民族古籍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 —— 訪國家民委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張謀
    來源:中國民族報 | 李曉東  2020年07月20日11:45

    編者按:

    2019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大學圖書館時指出:“要加強對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護,挖掘弘揚蘊含其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內涵,激勵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做好新時代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寄予殷切期望。一年來,在國家民委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各項工作取得全新進展。近日,就如何做好新時代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本報記者專訪了國家民委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張謀,并邀請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少數民族古籍工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暢談體會、認識和打算。

    記者:2019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少數民族古籍工作作了重要論述。一年之后,重溫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您有哪些新的體會和認識?

    張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少數民族古籍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言簡意賅,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為新時代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一是深刻闡述了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基礎職能,就是加強古籍的搜集、整理、保護,使這些承載著厚重文化記憶、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長存于世。二是深刻闡述了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關鍵環節,就是深入挖掘弘揚蘊含其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內涵,在“推陳出新”中實現“古為今用”,服務于民族工作大局。三是深刻闡述了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價值導向,就是激勵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我們做好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要反復學習,深入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記者:一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指導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取得了哪些新的進展?

    張謀: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后,國家民委黨組立即組織傳達學習,對貫徹落實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進行了安排部署。一年來,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者士氣高漲,扎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績。比如,被譽為“少數民族四庫全書”的《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其編纂出版進度實現重大突破。該套叢書于1997年由國家民委立項,規劃出版60余卷、約110冊,收錄我國55個少數民族及古代民族古籍書目。一年來共出版13個民族卷,為歷史之最。截至目前,該書已出版51個民族卷,收錄少數民族古籍書目10余萬種;另有3個民族卷完成了編纂任務,已送出版社審校;其余民族卷也在有序編纂中。比如,《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定級》國家標準的推廣普及穩步推進。《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定級》(GB/T 36748—2018)是我室會同相關部門十年磨一劍的成果,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為我國少數民族古籍分級保護和科學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標準于去年生效后,我們及時進行了宣傳推廣。各地在該標準的指導下,有序開展了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普查、搜集、整理等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今年6月正式發布的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推薦名單公示中,共有94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入選。

    此外,國家民委少數民族古籍保護與資料信息中心的重點出版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珍稀典籍匯編》喜獲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格薩爾王傳>大全》《云南少數民族古籍珍本集成》(71-80卷)等少數民族古籍出版精品也在去年陸續與讀者見面。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挖掘弘揚蘊含在少數民族古籍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內涵。您認為,這一思想內涵有哪些體現?

    張謀: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追求團結統一。少數民族古籍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我認為最突出的有三個方面。

    一是記錄了各族人民共同締造偉大祖國的歷史進程,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有力佐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這部中國史,不僅記載在“二十四史”等漢文古籍中,也記載在《西南彝志》、滿文老檔等少數民族古籍中。自古以來,各族先民披荊斬棘,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這在東巴文《創世經》、布依文《獻酒備用》等文字古籍,《苗族古歌》《羌族薩朗》《瑤族密洛陀》《侗族大歌》等口傳古籍中都有普遍記載。特別是自秦漢以來,各民族你來我往、攜手并肩,共同開疆拓土。元、明、清及民國中央政府賜封西藏地方政府的用八思巴文、滿文、藏文、蒙古文、漢文等書寫的印信文書,有力證明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滿、蒙古、漢三種文字的《欽定理藩院則例》,是清政府治理當時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區的法律法規。古壯文民歌抄本《瓦氏夫人》、壯戲劇本《農老》,則記載了壯族民間歷史人物心向中央、共御外侮的歷史佳話。在國家圖書館剛剛修復的西夏文古籍中,還發現了涼州會盟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記載。眾多的少數民族古籍告訴我們,偉大祖國的遼闊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

    二是展現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事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堅實依據。卷帙浩繁、形態各異的少數民族古籍從不同側面記錄各民族的歷史狀況,反映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鞏固的歷史大勢。總體看,漢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大一些,有很多少數民族古籍作品都是由漢文翻譯而來,如藏文有《戰國策》《大唐西域記》譯本,蒙古文有《孝經》譯本,傣文有《西游記》《儒林外史》等小說譯本,至于滿文的漢文古籍譯本,更是遍及經史子集,不可勝數。同時,漢族也從少數民族文化中不斷吸取營養。如在文學領域,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中都有許多少數民族文學成分;在史學領域,蒙古文三大歷史著作《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黃金史》先后在明清時期被譯作漢文,補充了漢文史籍記載的不足。此外,少數民族古籍也反映了各少數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影響的歷程。比如,蒙古族的八思巴文在設計時就參照了藏文。少數民族古籍中有大量的兩體、三體、四體甚至五體合璧本,如清代滿蒙合璧的蒙學讀物《三字經》、滿藏蒙維漢合璧的辭書《御制五體清文鑒》等。大量的少數民族民間契約和官方文書,也充分反映了歷史上各民族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往關系。以上事實無不有力印證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一科學論斷。

    三是豐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璀璨寶庫,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文化滋養。少數民族古籍涵蓋了經濟、政治、哲學、法律、歷史、宗教、軍事、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地理、天文、歷算、醫學等領域的內容,包含著眾多的文化珍寶。比如,“三大史詩”——《格薩(斯)爾》《江格爾》《瑪納斯》震撼人心、舉世聞名,皆為幾十萬詩行的鴻篇巨制,當之無愧地躋身于人類最偉大的英雄史詩之列。傣文、藏文、滿文、蒙古文、西夏文《大藏經》與漢文《大藏經》一起,六種文字體系異彩紛呈、蔚為大觀,構成了世界上最全的大藏經系統,在古代人類文化史上別具一格。苗族、侗族、仫佬族等傳承至今的榔規碑刻,則記錄了少數民族文化中崇尚自然、熱情好客、守望相助等優良傳統,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近代文化學術史四大發現之一的敦煌遺書中,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也占有相當比重,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中華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例子,舉不勝舉。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為我們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記者:下一步,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將如何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指導,在新時代開拓創新、銳意進取?

    張謀:我們將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做好工作。

    一是推進少數民族古籍的搜集、保護,讓千百年創造傳承的珍貴文化遺產“留得住”。要摸清家底,針對少數民族古籍存量巨大、存藏分散的特點,深入民間一線廣泛搜集線索,加大普查力度,做好分類統計、系統收錄,并以此推動《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編纂出版進程。要分級保護,依照《文物保護法》對少數民族古籍做好分類盤點,結合《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定級》國家標準的推廣,認真選送具有重要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的少數民族古籍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要創新載體,組織協調全國各地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機構及相關研究、收藏、出版單位,克服多種文字多種學科交叉的難題,統籌探索少數民族古籍數字化建設,推進數字化標準的制定,擴大數字資源開放,促進資源共享,不斷提高利用效率。

    二是推進少數民族古籍的研究、闡釋,讓古籍文獻為鞏固中華民族大家庭“出好力”。要秉持精品意識,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統整理一批記載古代中國有關維護國家統一、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人物或事跡的古籍文獻,編纂出版一批優秀成果。要凝聚各方合力,動員、支持全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通過召開專題研討會和學術講座、出版論文專刊及學術專著等形式,對少數民族古籍中蘊含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內涵進行系統闡釋,推動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研究。要搭建人才梯隊,依托“國家民委少數民族古籍保護與資料信息中心”“國家民委少數民族古籍文獻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等平臺,建立人才專家庫,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專業化、年輕化、能吃苦、有恒心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大少數民族民間口傳古籍傳承人的保護搶救力度,保障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接力棒代代傳承。

    三是推進少數民族古籍的宣傳、開發,讓書寫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要緊扣時代脈搏,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古籍工作原則,推動少數民族古籍文化資源轉化為當代文化精品,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要創新宣傳路徑,通過制作電視節目、網絡視頻,線上線下開展專題展覽,舉辦古籍修復技藝展示“進校園、下基層”活動等形式,普及推廣少數民族古籍知識。要樹牢大局意識,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推動少數民族古籍與文創、旅游等產業創新交融,促進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欧美精品VIDEOSEX性欧美|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6国产精品|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999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99热在线精品观看|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