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學界貫徹全國新時代鄉村主題創作會精神 文學書寫浙江美麗鄉村
7月15日上午,中國作協召開全國新時代鄉村主題創作會議。會議采用主會場+分會場的形式召開,在中國作協設立主會場,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以及作家代表出席會議,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主持會議。9位作家、評論家代表先后發言,最后,鐵凝主席作重要講話。在浙江分會場中,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臧軍同志出席并主持會后討論,省作協黨組班子成員和作家、評論家代表及部分中層干部參會。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中國作家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書寫者,勇立時代潮頭,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書寫了一部部反映人民心聲、凝聚人民力量的優秀文學作品,這是中國作家交出的時代答卷。而對于新時代中國鄉村的抒寫僅僅是開始,更高的山峰等著作家們去攀登,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作家們需靜心思考,登高望遠,以鄉村為切入點,探索新時代現實題材創作的廣闊空間。
視頻會議后,浙江分會場召開了座談會,對會議精神進行了再學習、再討論,并對浙江鄉村題材寫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與會作家、專家梳理了浙江鄉村文學創作的歷史,并從報告文學、長篇小說、散文等不同門類的創作實踐、浙江鄉村文學的創作現狀出發,就如何寫好新時代鄉村文學,如何組織好相關文學創作,如何寫出體現時代性和浙江典型性的文學作品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家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的鄉村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尤其是近年來浙江鄉村快速發展,城鎮一體化水平日新月異,浙江美麗鄉村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浙江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還獲得了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被聯合國授予“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成為當下世界鄉村建設的典范。浙江作家應著力描繪新時代、新形態的鄉村圖景,挖掘新時代鄉村的社會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內涵,需要發動作家關注、總結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挖掘浙江本土鄉村文化的富礦,關注新鄉村的發展史和新型農民形象,講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故事,寫出鄉村歷史的縱深感。對鄉村的描述要與城市結合,體現出變革中的、內涵豐富的鄉村全景。作家們表示要扎根人民,錘煉“四力”,“心入情入”,講好新時代新鄉村故事,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建設提供浙江經驗,做出浙江作家新貢獻。
會議認為,書寫鄉村題材文學作品,一是要提升政治站位,高度認識鄉村題材創作的重大意義。二是要加強頂層設計,落實創作舉措。要結合浙江作為“重要窗口”的建設目標,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結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總結浙江典型經驗,圍繞主題創作出精品。三是要引導創作,激發作家的創作熱情。要充分發揮文學評論的引導作用,通過及時舉辦專家評論會、作家選題會、工作協調會,點燃作家的創作熱情。并為作家提供鄉村題材選題,選定簽約作家,大力組織鄉村蹲點采風活動,讓創作者深入農村,扎根農民。四要做好服務保障,落實后續宣傳出版工作。作協要大力動員各地市有關部門抓好行動部署,切實抓好選題落實、作家簽約、蹲點采訪、后勤保障、宣傳出版等服務環節,為作家創作提供有力保障,營造有力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