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高考作文:人生轉折期的寫作
    來源:文藝報 |   2020年07月17日08:46

    7月8日,考生們在高考結束后跑出湖南省長沙市一中考點。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應試作文與文學創作需要培養寫作者不同的能力,二者雖然存在著不同,卻也有密切的聯系。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好的高考作文題目應有較高區分度,他談到,高考作為一項選拔性考試,其作文題的目的并不是培養作家或思想家,而在于通過檢驗學生的審題能力、適應文體要求的能力、邏輯能力和具體的文字運用能力等,綜合評判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好的高考作文題目有以下特點:一是能超越“押題”,需要考生認真審題才能理解題意。不容易被押中的題目能夠提升考生作文的區分度,也容易讓判卷老師準確分辨考生語文能力的高下;二是能夠讓考生寫出符合文體文類要求的作文;三是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有所發揮,尤其能讓學生臨場發揮其能力。總的來說,好的高考作文題目,既不能過于特殊、復雜,也不能太過簡單、直奔主題,要有較高的區分度。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既顯示了出題者的意圖,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于人們的寫作能力的要求,值得人們關注。題目多集中在議論文的范圍內,有兩個特點值得注意,一是對文體文類作了更為明確的限定,如全國1卷限定為讀書會發言稿,全國2卷限定為國際青年論壇上的演講稿。全國3卷是給自己的學弟寫一封信,全國新高考2卷是一篇和特定地名相關的主持詞,這樣的設置對于考生適應文體的能力和把握具體場合的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如上海卷的“世上的各種轉折是意想不到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這個題目明顯就和疫情有所聯系。北京2卷的關于“一條信息”和江蘇卷的信息時代的人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都是對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的反思。

    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沈念認為,全國2卷的繪制“自畫像”是一個頗具豐富內涵的命題。這個作文命題既屬于自我,也折射出時代生活,其核心表達的是青年對個人、群體,對當下生活、人生和未來的思考與追求。開放包容的社會、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對自由的追求,讓人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建構起獨立的理性精神。這封信,實則是在呼喚一種“自我”意識,呼喚懷疑主義與批評精神。寫信的“我”是一面鏡子,信所要寄達的“你”也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也鏡鑒他者,進而以“自我”的眼光來審視個體經歷中看到、聽到、想到的一切,以及對現實的考量,對不完美個體與世界的挑剔、修繕。如何成就更好的我們,藉此途徑出發,方可抵達所要的人生,是“信”背后藏著的深遠奧義。這個開放的作文題,人人都有話可說,卻也是對個體認知的考驗,也在認知的差異中呈現出多種面貌的書寫。

    北京大學副教授叢治辰從山東卷的題目出發進行了分析,他提到,題目要求考生圍繞“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寫作,題干本身就已經是一篇簡練而規范的小文章,提示我們如何去理解“距離”和“聯系”,為考生寫作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第二段談的是“距離”,“距離”看起來是不好的,但其實那些例子卻透露出具體的信息:其一,“距離”雖然讓人痛苦,但是并不是致命的,不聚會、不娛樂還不至于影響到人的基本生存;其二,“距離”是可以被解決的,學校開學盡管“推遲”了,卻是“有序”的,政務服務不可以現場辦理,卻能夠網上解決——由此也可以得出其三,甚至這特殊的困難造成的“距離”在我們的努力下,反而促成了發展和進步,網上辦理政務的相關建設推進了,公共服務場所“一米線”某種意義上也提高了文明水平。而同樣,從第三段的例子中也可以讀出“聯系”的豐富含義:其一,聯系得自于各行各業的人們對自己“責任”的承擔,社區干部、志愿者、醫學專家、快遞員、司機、教師、新聞工作者都在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在疫情的特殊環境下,他們對于自己或許平凡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從中發現了神圣感;其二,神圣感讓每個個體的工作和他人聯系在一起,個體責任上升為對他人、對世界的“奉獻”;其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聯系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聯系,更是精神層面的聯系,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上的聯系。

    河北滄州第一中學高級教師劉寶增提示青年應深入思考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他以浙江卷作文題為例,說明了高考作文考查也要體現對于當代青年價值觀,包括擇業觀、家庭觀、事業觀等觀念的引領。青年學生在樹立目標、展望未來時所考慮的職業、愛好、未來發展、社會認可程度等等,集中構成了題目中的“人生坐標”“美好期望”。但現實永遠不會按照我們預想的一樣發展,有時候,我們的“人生坐標”和“美好期望”會遇到困難、受到阻力、甚至被家人所不認可、不會成功,最后形成了彼此之間的“落差”和“錯位”。只要考生能表現對于“落差”與“錯位”的體驗與思考,切實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屬于符合題意。這些思考,不會隨著2020年高考語文考試交卷鈴聲響起而結束,而是隨著鈴聲的響起才剛剛開始。

    青年作家張怡微表示,通過高考作文可以幫助青年辯證看待人生轉折。她談到,上海卷的題目還是非常有深度的,既有社會歷史的面向,也有個體人生的面向,既有理性認知的潛力,又有感性抒情的資源。尤其是在今年,度過了煎熬備考的考生,對這個題目會更有生活化的體會。一方面,即使沒有疫情,18歲也是少年到成年的“轉折”,他們必須對興趣愛好作選擇,必須對個人實力與未來愿景作調整。所謂“轉折”,既有可能是轉向好的,也有可能是轉向難的,更確鑿的是,轉向“未知”。這里的“未知”,如考題提示我們的,人的局限,有“意想不到”,也有“無能為力”。在800字的篇幅之內,想要摘出18歲少年人生里“重要的轉折”是不容易的,無非是搬家、轉學或家變、世變(如疫情延期了高考),又要考生對“轉折”有辨識的能力,這需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學習之外,認真觀察長輩們人生經歷的曲折、體會強者扛起突如其來命運悲劇的能量,而不僅僅是審視他人人生經歷中較為順遂、有規律的部分。秩序、規律能讓我們感到安心,但事實上,變化永遠存在,落實到個人,難免會遭遇“轉折”。人的一生變化起落、困難重重,許多事恰恰是沒有規律的、偶然的,不管我們怎么樣理性計劃,都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所謂“人須在事上磨”,這里的事,不是靜態的,恰恰是變化,是轉折,是失控。在轉折、變化與失序上磨到位了,人格自然立得住、沉得定。“無能為力”的反應是正常的、暫時的,是可以克服的,或克服不了只能接受的。認識到人的力量的有限,未必是一件壞事,接受變化,接受挫折本身,也是令自身強大的必經之路。

    中國作協創研部助理研究員李壯認為今年的題目普遍關注個體與群體。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高考直接關聯著自己的青春記憶,然而高考所有內容之中,語文作文跟自己的生活最為密切相關:多數人在離開校園之后的幾年間,就會迅速忘記函數公式和立體幾何解法,甚至語文卷子其他部分的“套路化”答題技能也會慢慢丟失。然而,語文作文卻時時刻刻與我們的生命發生著交集,如對自身語氣的打磨修正,對內心世界的精確表達,對時代與社會的理解認知,對主體生命的深沉省思……這些并不會隨著一場考試的結束而被束之高閣,而是將伴隨我們的一生、并時時向我們索要答案。在這個意義上,語文作文之所以受到關注,并非只因它關聯著一場重要考試的結束,而是可能相反:它恰恰預演了未來生命中的更多場“考試”,直到今天、直到我們的孩子們都考完了高考,我們也依然要真實地面對它所拋出過的許多命題。除了個體層面,群體層面的社會思考、價值凝聚、文化認同,也向來是高考作文題的側重方向。今年各卷考題中,有一些落腳在歷史典故、文化風土上面(如“齊桓公三人組”的題目、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的題目),還有很多瞄準了社會熱點與時代命題(如“中國面孔”“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以及“疫情中的遠與近”等)。如江蘇卷考題其實已觸碰到了“信息繭房”“認知固化”等相當敏銳、前沿的話題,只可惜由于高考作文自身的規定性要求,又只能通過補充性的說明闡釋,極力收窄了話題的維度。無論如何,其背后顯示出的犀利的公共問題視野,依然足以令我們感到驚喜——希望這類命題,也能給考生們帶去一些試卷之外的思考啟發。

    北京第四中學教師王志彬建議考生要保持熱度,有條不紊地寫作。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目,依然維持二選一的原則,議論文和記敘文是明確的文體要求。這既保證了考生寫作的靈活性,又需要考生有明確的文體意識。依據具體的教學經驗,他提到議論文題目“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今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收官之星”的發射為背景,延續了北京高考作文關注時事熱點的特色。但是這道作文題既不是讓考生去回顧我國航天人數十年耕耘不輟最終圓夢蒼穹的過程,也不是讓學生去展望北斗完成組網后對個人和國家甚至世界的意義,而是從這個熱點時事出發,讓考生談組成“天網”的每一顆衛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申到社會發展中每一個個體的作用,由此確定發揮個人力量,以及個人力量與社會力量、國家力量的關系。費孝通先生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天下大同的前提是各美其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尊重個體之美,體認個體的功用和價值,才能“兼容并包”,才能由“一個”到“無數個”,匯成“美”的江河。所以,“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前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化生活領域如此,社會生活領域亦是如此,充分認識到個體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讓無數個體匯聚而成無往不勝的“合力”。看到個體的力量,倡導“每一顆衛星都有自己的作用”,正是看到了從2019年歲末一直到如今依然在進行的新冠病毒防疫之戰中無數個體的付出和價值,地不分南北,人無論老幼,白衣天使、武警戰士、志愿者、清潔工、火神醫院的建造者、居家隔離的老百姓……正是每一個個體的努力,才會有防疫之戰的最終勝利。豈止是防疫,還有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甚至回望歷史上中華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關頭,正是獨異的個體先覺醒,然后啟蒙帶領后覺者,最終在個體匯成的洪流中,摧枯拉朽,還我們一個新世界。第二個題目,寫“一條消息”的記敘文。題干中有明確的提示信息:“引發你的感悟,或影響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學生可選擇的范圍非常寬泛,可以展開聯想或想象,也可以“聯系現實”,這一道作文題也與當前生活緊密相關,網絡時代消息眾多,有哪些是真正讓人為之一震的?或許是疫情當中的某條新聞,或許是復課的消息,或許是反轉的報道讓人對真偽有了理性的思索。無論考生要寫一條什么消息,首先這條消息要比較明確,因為之后的“感悟、影響、情緒的變化,思考的深入”都和這一條消息有關。其次,要有一個富有設計感的核心事件,設置懸念,順序、倒敘、插敘多種寫法的使用,敘事要有層次、有曲折等。第三就是要有描寫,既然是記敘文,考生就需要足夠的描寫,運用多種手法刻畫收到消息時的外貌、心理、神態、環境等描寫。最后,還需要有一個中心,圍繞其寫情緒的波動,并進行深入的思考。總之,2020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保持了對時事的關注,又充分照顧高中生的寫作,讓學生有的說,而且在“說”的層級上又有比較好的區分度,考生能“說”什么,考生會怎么“說”,這些將決定文章的豐富性和深度。

    (叢子鈺整理)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呢|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国产精品videossex另类|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