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座談會專輯
7月15日,中國作協召開了“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會議的主題是“積極推進決勝全面小康、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創作”“提高站位,深入生活,充分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鄉村的歷史性變化和新時代中國鄉村的發展前景”“發揚鄉村題材寫作的優秀傳統,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塑造新人,書寫新史詩”。此次會議以現場及視頻方式舉行,中國作協為主會場,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協設分會場。會議結束后,各地作協迅速召開了座談會,傳達了會議精神,組織大家認真學習討論,并就深入貫徹會議精神做出安排部署。
江蘇作協的與會作家總結了當前鄉村書寫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一是拘囿于固有的寫作傳統,對現實主義、主題創作的理解過于狹隘;二是不能與時俱進、緊跟時代;三是重復性、同質化地處理著自己熟悉的“舊鄉村”,無法深入當下鄉村的深度現實。反思了當前鄉村題材文學創作存在的不足。一是書寫內容滯后于時代,對變化的現實缺乏敏感性。二是缺乏處理現實的能力,或是缺乏經驗以及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文學經驗的能力;三是文字表達缺乏現代性,只有以現代意識關照和認識書寫對象,作品才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具備更為悠遠的魅力。探討了如何寫好鄉村題材作品。作家朱輝指出,寫好這類作品,既要有“見”,更要有“識”,作品既要有現實厚度,也要有思想穿透力。網絡作家高文龍從網絡文學的角度分享了對鄉村題材創作的認識,他認為,寫作者要想寫出好作品,必須走出去,了解身邊發生的變化,了解中國鄉村的歷史性變化,才能寫出讀者喜歡的優秀作品。汪興國在會議總結時指出,鄉村題材是文學創作的重要領域,鄉村發展關乎全面小康和現代化進程,呼喚高質量的文學創作來書寫新史詩、塑造新人物。新時代鄉村文學題材的創作者要有大視野、大情懷和大的耐心,要走出“象牙塔”和“小悲歡”,緊跟時代步伐,提高創作站位,深入鄉村生活,揭示社會巨變。繁榮鄉村文學必須依靠作家、批評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等各類文學工作者的多方努力、同向發力。
安徽作協針對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這一重大主題,結合安徽省新時代鄉村題材文學創作現狀、不足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安徽作協副主席洪放表示:“想要創作出好的作品,首先要理解新時代農村農業農民的新特點,理解城市文明與農耕文明的關系”;肥東縣作家代表劉永祥說道“作家要深入生活,我們要提倡和鼓勵創作者沉下身與群眾打成一片,創作出鮮活的作品”;《安徽文學》副主編余同友表示“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不能再唱挽歌與牧歌,而要放聲唱新歌——新時代新鄉村呼喚新文學”。省作協主席許春樵對那些正在進行鄉村題材創作作家們提出期待:打破傳統寫作認知,深入挖掘新時代鄉村精神與鄉村靈魂的新內涵、新變化,講好當代中國鄉村故事,記錄并見證新時代鄉村變革的歷史進程,為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提供新的文學文本,為鄉村振興貢獻出文學的力量。
廣東作協組織了全省各地的作家、評論家代表35人召開了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引導文學界積極反映新時代以來中國鄉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謀劃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廣東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在講話指出,在新時代中國農村希望的田野上,鄉村題材創作天地廣闊、大有可為。一要站穩人民立場,傳承鄉村題材文學創作的優良傳統,包括“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化自覺、“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的人民情懷、“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的藝術審美等。二要堅持正確導向,描繪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絢麗畫卷,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握題材新優勢,結合改革發展主題展現農村新風貌,著眼培養時代新人展現農民新形象。三要加強統籌部署,掀起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熱潮,塑造新時代新鄉村的新型農民形象,創造無愧于這片土地的精品力作、傳世之作,打造寫好鄉村的文學新典范。廣東作協擬于會后印發《關于加強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的通知》,推動各項工作舉措落實落地,務求取得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豐收。
海南作協在視頻會議結束后,隨即召開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座談會。作家們根據今天視頻會議主題,對推進決勝全面小康、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創作談了各自的體會。省作協秘書長王姹說,要堅持把文藝創作植根于脫貧攻堅具體實踐,創作更多展示脫貧攻堅成就,謳歌海南新時代精神風貌的文藝作品,為全省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與會作家紛紛表示要以此次座談會為契機,沉下去、靜下來,走進基層一線,貼近群眾生活,努力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以文學的筆觸反映海南波瀾壯闊的決勝脫貧攻堅戰。省作協主席梅國云在認真聽取與會作家發言后強調指出,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海南作家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全面深入了解全省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進村入戶調查、體驗鄉村變化,采集精彩的脫貧故事、扶貧故事轉化為創作素材,結合自己的文學體裁專長,精心制定創作計劃,超越自我潛心創作,爭取集中精力用五個月左右的時間推出一批新作,記錄時代大事件,展現文學大擔當。省作協將加大扶持保障力度,將更多高質量的作品收集起來、宣傳出去,助推海南文學發展,展現脫貧攻堅的非凡歷程。
重慶作協采取多項舉措,全面推進鄉村題材作品創作。一是召開重慶鄉村題材創作會議。認真學習傳達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講話精神,總結近年重慶推進鄉村題材創作的成效與經驗,聽取各部門、有關單位和重點作家關于加強鄉村題材創作的意見與建議,明確全市加強鄉村題材創作的各項要求。籌劃近期召開包括更多鄉村題材作家和重點區縣作協在內的更大范圍內鄉村題材創作會議,推動全市各級文學組織和廣大作家從新時代鄉村的恢弘變遷中挖掘時代前進的清晰脈絡,把握時代發展的大勢與潮流。二是突出推進鄉村題材創作的四大工作重點。第一,突出重點內容。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廣大農村發展的重要影響等為題材重點,展示新時代重慶鄉村的巨大變化。第二,突出規劃組織。把鄉村重點題材納入年度與季度重點選題,加強題材與創作的規劃組織和傳播推廣。第三,突出重點成果。抓好今年4-6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題材作品的出版等工作。第四,突出重點作家。加強與鄉村題材創作的重點作家聯系,提供創作條件,跟蹤創作情況,做好為重點鄉村題材創作的服務工作。三是鞏固提升重慶鄉村題材創作成果。進一步深化對鄉村題材的挖掘和理解,經由對重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偉大實踐的文學觸摸,梳理鄉村對于中國和新時代的重大意義,勾勒新時代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刻內在邏輯,推動重慶廣大作家攀登文學“高峰”。四是加強對鄉村題材創作的政策扶持。會同有關市級部門和出版機構,落實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創作作品的出版支持政策;在文學項目資助政策的落實中,向新時代鄉村題材作品傾斜;加大新時代鄉村題材作品的評論引領力度,召開鄉村題材重點作品研討會,加強創作引領,為我市新時代鄉村題材的創作提供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