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7月人文社科中文原創好書榜
    來源:人文社科中文原創好書榜 |   2020年07月02日09:21

    《為政:古代中國的致治理念》

    梁治平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本書是法學家梁治平重新梳理中國傳統法政思想的新作。作者從中國政治思想傳統中最核心的五個觀念入手,詮釋其義,考鏡源流,以觀念史的方式重新勾畫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義及其在現代的轉變與延續。全書由《論語·為政》開篇,探究先秦時期中國的“為政”與“致治”理念的脈絡、分歧與流變,接著圍繞“天下”、“為公”、“民本”、“家國”、“禮法”等五個核心觀念展開論述。作者認為,這幾個觀念在古代中國思想世界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堪稱中國文化中的“大觀念”。透過這些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其他觀念,可以看到古代中國人對于人類乃至宇宙秩序的基本看法和信念,直至清末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不僅如此,這些看法和信念以某種方式延續至今,融入現代中國人的思想之中,成為塑造今日和未來中國的重要思想元素。

    《5-6世紀北邊六鎮豪強酋帥社會地位演變研究》

    薛海波著,中華書局

    該書以北魏時期北邊六鎮豪帥酋帥社會地位演變為線索,對北魏軍鎮體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質與影響、北魏六鎮暴動、爾朱榮軍事集團的興起崩潰、西魏北周關隴集團的形成、府兵、六官的性質與作用、東魏北齊國家權力結構、所謂胡漢沖突的性質、北齊滅亡原因、以及周隋易代等北朝后期政治史的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大宋之變,1063—1086》

    趙冬梅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從來沒有哪個朝代像宋朝這樣飽受爭議,有人說它積貧積弱,有人說它文明輝煌。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認為,從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馬光離世,二十四年間,宋朝政治由盛轉衰,堪稱“大宋之變”。本書以司馬光的后半生為線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壇風云,深入濮議之爭、王安石變法、司馬相業等歷史細節,以人物為經,以事件為緯,充分展現韓琦、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文人政治家在歷史大變局中的抗爭與博弈,再現共治時代末期知識分子的榮光與屈辱。

    《葉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

    張仲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適何以“暴得大名”?少年胡適在上海都在干些什么?陳寅恪因何入讀復旦,又到底是不是復旦的畢業生?嚴復是個稱職的復旦校長嗎?國學大師劉師培,為何要為袁世凱復辟帝制鼓吹?作為閻錫山的重要幕僚,南桂馨為他做了什么?何以最后又漸行漸遠?辛亥革命之前,梁啟超是怎么攻擊袁世凱的?復旦大學張仲民教授從晚清民國的各種報紙、檔案、日記及后來的回憶錄中探賾索隱,揭示胡適、陳寅恪、劉師培、梁啟超、嚴復等學術大師不為人知或被歷史煙塵所遮蔽的面向,豐富了我們對清末民初歷史和這些重要人物的認識。

    《佛教文獻研究十講》

    方廣锠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本書收入作者歷年所寫關于佛教文獻研究的論文24篇。部分論文論述學術研究及其與學術資料的關系,提出“學術研究三要素”與“學術資料四原則”;部分論文論述敦煌遺書的性質及其與敦煌藏經洞的關系,進一步闡述了作者主張的“敦煌遺書廢棄說”;部分論文結合實例,對寫本學的建設及佛教文獻鑒定等有關問題,介紹了作者的若干觀點;書中還介紹了作者對漢文大藏經的總體論述及一些理論性思考,并介紹了作者目前正在從事的“漢文佛教文獻數字化工程”。

    《文本及其不滿》

    黃子平著,活字文化·譯林出版社

    黃子平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降中國當代文學領域知名批評家。本書從“文”與“評”出發,匯編黃子平近四十年文章精華,將他批評中“疏闊幽默”的文學性和散文里“筆露機警”的批判性結合起來,在“彷徨于無地”的地上,找尋批評家“批評的位置”。本書轉借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一書書名,從帶著個體生命體驗的海南插隊歲月到北京大學的學生生涯,為讀者先行勾勒黃子平個人肖像;進而借他獨特的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視野,編排他在海內外的不同時間發表的評論、講演、訪談,從魯迅、張愛玲、趙樹理到汪曾祺、王安憶、黃春明,以此為讀者展現另類閱讀中國與中國文學的方式。

    《此時懷抱向誰開》

    袁一丹著,藝文志·上海文藝出版社

    “此時懷抱向誰開”,取自顧隨之詞,作于北平淪陷時期。借為書題,因此集所錄之文,多探求明暗之間的歷史,微婉隱曲的表達,及歷史中人欲言還止的心事。文史互通,其交匯處或許在作為研究對象的人身上。本書側重于1937至1945年間,淪陷下的人事與風景。第一輯以人物為中心,探究淪陷下知識階層的倫理境遇與修辭策略;第二輯以空間為單位,考察淪陷北平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氛圍。第三輯為學術書評,不限于自家的專業背景,意在展現個人的讀書趣味,力圖探索書評作為一種述學文體的多樣性。

    《半畝方塘——我的思想學術之路》

    胡可先著,浙江大學出版社

    本書屬“近思錄”系列小書,主要收錄胡可先教授讀書治學時的思考和書評。胡先生的書評既肯定著作的價值又指出其不足,又對相關論題的研究方法、學術前景加以討論。

    《云淡風輕話平生》

    張友倫著,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歷史學家張友倫教授的自傳體回憶錄,由張先生口述,李劍鳴和原祖杰兩位教授整理,最后經張先生親筆修改審定。全書分為“早年生活”“留學蘇聯”“南開歲月”“赴美訪學”“學術生涯”等五部分,涵蓋張先生近九十年的人生經歷。張先生于20世紀50年代留學蘇聯,80、90年代幾度赴美國訪問研究,在國際共運史和美國史兩個領域都卓有建樹。他的人生道路和學術生涯見證了中國世界史學科的興起和發展,折射出20世紀中期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

    《相輝:一個人的復旦敘事》

    讀史老張著,上海辭書出版社

    本書通過對消逝的校園風景、遠去的人物背影的追尋,去拼接、描述復旦百年來走過的艱難而輝煌的道路。本書用散文家的筆法去描摹歷史,細節成為宏大歷史敘事中最出彩的部分。同時,在散文敘事和內容編排上,本書又非常遵循“還原真相”的歷史邏輯。

    《秋山集:故紙談往錄》

    李軍著,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本書是作者對既往的追憶。正如《春水集》之名源于《紙上春水桃花浪》一般,“秋山”出自本書所收的《顧麟士數仿〈秋山圖〉》一篇。元人黃公望的那幅《秋山圖》早已下落不明,令人惋惜。不過,“秋山”似乎早就脫離了紙墨,飛上筆端,成為一個意象、一種境界,引得無數畫家沉浸其中,心摹手追,于今未休。五百年后的顧麟士、吳湖帆,莫不如是。

    99热在线精品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河北|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国产精品自拍电影|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大桥未久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久久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青青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