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成果活動展示
山歌一唱,壯錦門開。6月25日,在萬象城入口,原生態歌手彈起琵琶,身著廣西12個世居民族盛裝的少女手捧繡球,唱響《山歌好比春江水》,迎接民眾走進大廳,參觀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項目成果展示活動。
6月24日至7月26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的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在南寧舉行,集中展示和推介創作工程成果。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努力營造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圍。25日當天,集展覽、演出、互動等多種形式于一體的成果綜合展示,文學、圖書出版成果展示,《北部灣海絲路風情水彩畫展》分別在萬象城、漓江書院(三祺廣場店)、廣西美術館同步開啟,誠邀廣大民眾巡禮藝術之美,共享文化成果。
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為繁榮廣西文學藝術創作,推動新時代廣西文藝向“高峰”攀登而組織實施的一項精品創作扶持工程,于2018年啟動,2019年正式實施,目前,已有182件作品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體現了當代廣西文藝創作繁榮發展的新氣象、新高度。
在萬象城一樓,融入壯錦元素的紅飄帶勾勒出的成果綜合展區,新穎靈動,十分引人注目。獨具特色的展廳里,14部參展舞臺藝術作品的海報以及文學、圖書、美術、音樂、影視等作品,向往來者深情講述著恢弘大氣的家國故事、感人肺腑的廣西故事、奮發進取的當代故事。上午11時,歌舞《錦繡八桂》拉開舞臺藝術作品綜合展演帷幕。深沉渾厚的侗族琵琶歌《特殊禮物》片段、振奮人心的歌劇音樂劇《血色湘江》唱段《紅色的軍旗》、飽含深情向經典致敬的彩調劇《新劉三姐》唱段、考驗戲曲功力的《袖舞長空》,輪番亮相,臺上好戲不斷,不少小朋友甚至席地而坐饒有興味地欣賞起了演出。“文化福利送到家門口,我們老百姓一邊逛商場還能一邊看展覽看演出,幸福感滿滿!”特意帶孩子來觀看成果展的韋女士說。
走進位于三祺廣場的漓江書院,暖黃的燈光下,文學、圖書出版成果展綜合展示臺、“文學桂軍”主題展示區、“遇見好書”沙龍區、“一本書的誕生”主題展區相繼展開,為了解廣西文化打開了一扇“書”的窗口。據悉,第一批扶持項目中已完成出版的圖書有71冊,涵蓋人文社科、文學藝術、少兒讀物、通俗理論等領域。這些書帶著“泥土氣”,充滿“人情味”,或聚焦歷史的滄桑巨變,或講述百姓的家長里短,從不同角度講述了精彩紛呈的廣西故事,吸引了不同性別和年齡層的讀者駐足閱讀。
一方水土涵養一方文化、一派畫風。在廣西美術館舉辦的《北部灣海絲路風情水彩畫展》,展出了由9位當代北海水彩畫主力畫家所創作的79幅作品,以水墨丹青回溯海絲路從古至今的發展歷史。從“豐富的海絲遺存”至“美麗的風情風貌”,再到“輝煌的建設成就”,一幅畫就是一個場景的再現、一段故事的講述、一份真情的表達,參觀者沿著水彩畫的色彩斑斕,真切地感受著藝術家們滿懷熱忱追尋歷史腳步、心懷感動記錄時代的豪情。畫家肖暢恒表示,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項目的實施,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參與創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他將立足北部灣發展的生動實踐,握緊為時代和人民抒寫的畫筆,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畫作。
本次成果展活動還充分發揮網絡對促進文化藝術資源共享的重要作用,努力通過新媒體、新技術更好地實現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截止6月25日下午,該話題已有約510萬人次參與,網友蓋蓋留言說:“八桂大地,風景如畫,樂韻馨香,廣西文藝不負期待。”(轉載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