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起當代作家的責任與使命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打響了一場罕見的抗擊疫情戰斗。廣大醫務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逆行出征,各行各業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勝利,為全球抗擊疫情贏得了時間,提供了經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涌現出眾多可歌可泣的人物,產生了許多感天動地的故事,他們的事跡值得書寫記述,他們的精神應當發揚光大。我們要用文學的力量,傳播這些人物故事,弘揚其中洋溢的可貴精神。
今年2月以來,中國作家協會組織報告文學作家深入武漢一線醫療機構、社區、警營,走近醫務工作者、志愿者和奮戰在抗擊疫情崗位上的普通勞動者,創作了一批謳歌大愛、鼓舞士氣、弘揚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優秀作品。全國各地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密切關注抗疫進程,推出大量相關題材的詩歌、散文、報告文學以及小說作品,以真誠動情的表達,傳遞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意志,發自內心表達對生命的關切,對英雄的禮贊,彰顯了中國人民應對災難時的團結奮斗、勇敢堅強、樂觀互助的豪情,發揮了文學凝聚人心、弘揚正氣、振奮精神的作用。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蔽膶W是人類生產生活實踐的產物,凝結著人生與時代的經驗智慧,富于文化內涵和鮮明時代特征,是一個民族的特殊表情,往往成為人們思想感情和精神風貌的形象體現。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每到國家民族面臨考驗的重大關頭,優秀作家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家國情懷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國文學的傳統,始終把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生活放在創作的首要位置,是現代以來中國文學的寶貴品質。我們從現代經典作家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成長的軌跡,也同樣能夠從抗震救災、抗擊“非典”、脫貧攻堅、抗擊疫情的現場,感受到當代中國作家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的堅定自覺。
作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牽連著文學與時代、文學與歷史、文學與民族之間的深刻關系,凸顯著作家的文化底蘊、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以文立德,勇于承擔時代、民族和社會責任,以高昂的理想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感感染人是作家創作的社會責任。杰出的作家之所以為世人尊敬,優秀的作品之所以能世代流傳,根本在于作家將自己的觀察、思考和創作自覺地融入時代發展的大勢之中,自覺地將個體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能否以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的擔當,與國家利益心心相印,同民族大義息息相通,是檢驗一個作家品格的試金石。
中國作家協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各民族作家自愿結合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繁榮文學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一個寫作者申請并被吸收為作家協會會員,是個人意愿的實現,是職業榮譽的獲得,既意味著對寫作成績的肯定,也承擔著相應的職責義務。珍惜榮譽,履行責任,理應是每一個作協會員的基本守則。
當前,抗疫斗爭還在繼續,廣大中國作家有責任、有義務承擔起時代使命,激發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戰勝疫情提供精神支持。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做好作協工作的政治要求,廣大中國作家有責任、有義務心懷祖國人民,響應時代召喚,推出更多記錄偉大時代,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激勵全體人民奮斗熱情的優秀作品,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展現文學的力量,實現文學工作者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