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維導圖打開孩子的邏輯力
《帶上思維導圖讀繪本》 袁堅 著 北京出版社
收到《帶上思維導圖讀繪本》我還是很意外的,并不是因為手里拿著的這本書裝幀有多漂亮,而是我認識的貓博士一直以來大部分精力投身在閱讀寫作的教學研發中,還經常外出給各學校做培訓,居然,她可以在時間的夾縫中完成這本書。某種角度也可以看出她對閱讀教育這件事的熱愛與投入。
讀完本書,你基本可以掌握僅僅使用一套思考工具——思維導圖,就可以幫助孩子在閱讀中看到的更多,理解得更深入。同時你也會看到,一整套思考邏輯是如何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再到分析人物結構,直到想象力一步一步被牽動打開的過程。雖說是一本工具書,但你會感受到一層一層推進的過程, 就好像看到一個孩子在閱讀中一點一點長大。我最喜歡本書的進階篇,也是貓博士最獨特的地方,她很擅長幫助孩子構建思考邏輯,促進孩子們發散展開想象,這也是作為少兒閱讀服務工作者特別追求的地方。
這本書三種人來閱讀,可以有不同的收獲。
愿意參與親子閱讀的家長。如果你是家長,尤其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時候大多數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更好地親子閱讀呢?親子閱讀除了陪孩子讀書還能做點什么呢?讀給孩子聽就是親子閱讀嗎 親子閱讀最重要的目的是家長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找到閱讀興趣,陪伴孩子順利過渡到自主閱讀。書中前提篇介紹了比較詳細的準備方法,也說明了一些誤區,其中最值得強調的是家長如何和孩子對話。作為家長我們很容易落在這樣的誤區里,比如直接表達成人觀點——《野獸國》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順暢的從日常世界躍入幻想世界的過程,但成人會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解釋成“小男孩做了一個夢”;再比如成人很容易不自覺地用寵溺的語氣說著居高臨下的話——“騙人是不對的,以后不要騙人”。書中前提篇清楚地講明白了“事實”與“觀點”的區分,以及如何與孩子在平等對話中激發更多思考,對準備開始參與親子閱讀的家長們來說,這是一次熱身準備。書中有很多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實例,都可以幫助家長更快速上手,擺脫單向灌輸的對話方式。
我特別認同該章節的必要,因為在我們研究國內外幾千本優秀兒童作品之后發現,尤其是那些多年暢銷受孩子們喜歡的經典作品,作者的語言對孩子都是平等的,他們不強加價值觀,更多是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容易帶入的故事環境,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形成自我感受、判斷和理解,這就是平等對話的重要意義。
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學霸。如果你家有學霸且早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你可以放心把書直接交給孩子。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就像身邊擁有一位老師的陪伴,幫助孩子自我學習理解如何利用思維導圖掌握文本結構,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甚至可以在貓老師的帶動下,讓小腦袋發動起來飛向更大腦洞的想象力世界。
在書中可以看到這樣簡單的一條曲線,呈現出故事發展順序,也能傳遞出事情發展的狀況以及人物情緒感受,這個簡單的入手可以快速讓孩子形成理解,隨著深入可以把曲線變成波浪或者山型,幫助理解更復雜起伏變化的故事。書中每一章思維導圖的用法也都是循序漸進的提升過程,這可以與孩子的閱讀學習過程保持一致。
想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種可能的老師。如果你是一位老師,可以重點閱讀本書的后半部進階篇,說不定可以為你的教學設計提供一些好主意。雖然全書借助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分階段分層次的提供示范,但思維導圖畢竟還是一種形式工具,我相信,作為閱讀教育工作者,我們都希望通過閱讀帶給孩子的不只是更廣闊的知識和視野,更希望可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更具創造力。為了這個目的,老師通常要做的是搭建好的閱讀環境,為孩子們提供腳手架,引導幫助他們開展思考和想象。書中提到的“跨越邊界”,“主題閱讀”都是很不錯的腳手架。我自己作為閱讀教育工作者,通過這本書還有了另外一個收獲——學會“控制”,因為我們是成人,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儲備,因為我們想要去傳授,所以我們一定比孩子們知道得更多,也想給予他們的更多,但我們需要控制直接輸出,而是要轉變成為梯子,幫助孩子們爬上去發現更多屬于自己的世界。
閱讀有多種打開和進入方式,閱讀也讓人有多種的理解與收獲,希望這本《帶上思維導圖讀繪本》能幫你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