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創新中追求詩書畫的統一 ——淺談陳友的詩書畫創作
藝術家陳友的書畫創作講政治、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堅持把作品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他本人更是參與了許多文化扶貧和公益活動,一直倡導人民藝術家要以作品謳歌時代、服務時代、引領時代,并隨時代脈搏一起跳動,繼承創新,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也因此,他的畫作自成風貌,獨具特色。
他的創作善于應時應景、隨感而作、不拘流例。春天的梅花、玉蘭、海棠、牡丹、綠柳紅桃、鶯歌燕舞都是他的創作題材。特別是今年,人們宅家防疫,出門受限,難以享受往日的春山如笑,紅情綠意。但他早就把春光邀請到畫中來,堅持每日創作,以藝抗“疫”,百余幅作品紅花綠葉,生機勃發,鳥語花香,清新宜人。春意盎然地展現著生機與希望,仿佛每一朵都是在疫情中綻放出的生命之花。
與此同時,他的創作把詩書畫融為一體。陳友多年來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認知高度,非常講究題款。或古為今用,借用經典題款賦予新的內涵;或引用古詩名言解讀作品;或情之所至,題寫自己的詩作,賦予作品美好而新穎的寓意。如他創作的雄鷹圖題款“天高地廣任君飛,搏擊風浪意自隨。千磨萬煉談笑聲,鑄我雄鷹八面威”,得到了《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轉載。他為海棠作品題詩:“自古海棠花仙子,如今依舊笑春風。珠肌嫣紅嬌欲滴,花團錦簇百媚生。”他為慶祝全國“兩會”召開創作的月季花題詩:“月季開遍五月天,風姿綽約分外艷。處處招展迎兩會,朵朵綻放欲建言。”他以喜悅之情贊美月季花,這樣爛漫地開遍首都五月的天地,正是為了慶祝全國“兩會”的召開,朵朵含苞綻放,正是象征著代表委員們為祖國的今天和未來建言獻策。
陳友還格外講究位置的經營,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藝術家對所創作的花鳥之美胸有成竹,因此筆下從容。與此同時,他還重視寫意與寫實相結合。寫意時,簡練大氣中見娉娉裊裊,經常是通過一枝或幾簇以小見大、以少勝多,反映花鳥的氣韻姿態、生活規律。寫實時,善于抓住關鍵,用力刻畫,力求精準、鮮明、生動,如鷹嘴、雞爪、花蕊等關鍵處就非常講究寫實和夸張,因此筆下的花鳥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令人喜愛。陳友的這些特點,源自于他對書畫的熱愛,對生活與大自然的熱愛,對黨和祖國的忠誠,對新時代的贊美,對人民的熱愛,相信他一定能繼續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記錄祖國與時代同行的偉大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