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學、藝術與創新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基石
    來源:文藝報 | 盧寶榮  2020年06月10日08:29
    關鍵詞:科技 藝術 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前一天寫給袁隆平、鐘南山等科技工作者代表信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這封信這不僅充滿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科技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也展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信心。

    中華民族有數千年文明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其發展歷程中,不乏舉世聞名的技術發明和科學思想。但是在近代,由于科學技術落后,中華民族飽受帝國主義列強的凌辱。

    一百年前,追求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運動,就是不甘忍受列強的欺辱,熱血青年希望將“德先生”和“賽先生”請進中國,用民主和科學技術來武裝自己,發展和壯大自己,讓中國變得強大,不再受外國列強的欺辱,讓中國在世界上有自己的聲音。

    一百年的艱辛努力和浴血奮戰,中國人終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經濟、科教興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質,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驕傲與自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經歷了史上最穩定、最快速、最興旺的發展時期,科學技術的振興與發展,對于國家繁榮富強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中國獨特而科學的管理方法、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為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依靠科技的有力武器,中國才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的偉大勝利,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國家和政府對科技工作者關懷與重視,有利于科技事業的發展與騰飛,而在科技的發展中,創新尤為重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指出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實際上,中國幾代國家領導人,對創新在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都有許多論述,將創新比喻為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表明科技創新越來越決定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與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有關創新的理論,例如,“改革是點燃科技創新引擎的點火系”“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等等,可見國家領導人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已經有深謀遠慮和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

    民族復興與建設科技強國,必須要在科技領域有所創新。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科技發展大多是向科技發達的國家學習,引進、吸收、消化,再變為自己的應用技術,屬于“跟跑”。沒有創新,我們就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永遠“跟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國際風云變幻,核心技術被限制使用,我們就會處于被動的狀態。中興芯片技術在外國的打壓下瞬息崩潰,就是慘痛的教訓。中國的科技要發展、要強大、要有核心技術,必須創新!

    科學技術從“跟跑”變為超過發達國家的“領跑”,這就是我們的強國夢,但是否能夠成功,取決于我們的科技創新及創新思維。今天,我們很驕傲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制造大國,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的產品,已經占領了世界各國的市場。但有了科技創新,中國就可以從一個制造大國走向創造大國,中國創造(Created in China)的品牌,在不遠的將來也能夠享譽國際市場,真正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科技興國,不光是科學家的事,科學素養的提高是全社會的事,只有當中國人民整體的科學素養都提高了,國民追求科學精神、崇尚科學事業、尊重科學事實,我們才能夠真正成為科技強國。換言之,有了強大的科技和文化支撐,中國才能夠真正強大,在國際上才能夠有重要的話語權。

    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崇尚科學精神,需要的是科學教育、科學傳播和科學普及,讓全民都深刻理解到,科學技術與國家發展、民族興旺以及個人家庭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值得強調的是,對青少年科學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讓國民從小就熱愛科學、熱愛技術、崇尚科學精神。畢竟,少年強則國強,中國未來的發展和強大需要有科學知識、文化素養、國家國情懷的年輕一代。長江后浪推前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科技強國夢,還需依靠后浪來不斷推進和實現。

    國家強大要依靠科技,科技發展需要創新,而創新則需要從小就形成創新的思維習慣。以人為本,全民整體素質和修養的提升是科技強國的重要基礎,而加強民眾的科學傳播和科普教育,則是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基本保證。其實,我國的基本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接班人,就符合以人為本的素質修養培養和提升的目標。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會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養成挑戰性思維習慣、敢于質疑和提問,才能夠發現和解決問題。

    猶太民族的一個優點就是愛提問,這就是為什么猶太人出現了20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以及包括馬克思在內眾多偉人的最大秘密。愛因斯坦是一位特別富有創新思維的猶太科學家,他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只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室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這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可見,提出科學問題對于自然規律和科學發現是多么重要。

    在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中,藝術教育也是重要的元素。藝術讓人們感悟美、追求美,開啟腦洞,去思考我們平時用理性的科學思維想不到的問題、探索常人想不到的科學奧秘。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家李政道先生曾指出:“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就像硬幣的兩面,它們源于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著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義。”而法國著名的作家福樓拜也有類似預判:“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從山麓分手,又在山頂匯合。”這充分表明,科學與藝術教育在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開發想象力和潛意識思維等方面都具有同樣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涉及到立德樹人和青少年培養時指出:“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真善美都是人類追求自然之“道”和自身發展的不同境界。要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和科技強國的中國夢,提升全民的科學素質、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真善美”全方位普及教育至關重要,如果這一目標能夠達到,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的實現將指日可待。

    (作者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教授,中國國家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

    国产精品俺来也在线观看|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 凹凸精品视频分类国产品免费 |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免费看 |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