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書里隱藏的愛
山路彎彎,母親和我在寒風中,正深一腳淺一腳地往離家10多里的小鎮上趕去。眼看快過年了,母親除了準備去提前買點年貨,另外就是趁上中學的我寒假回了家,陪她去鎮上郵局領取遠在廣東打工的姐姐寄來的包裹。
到了郵局領出包裹,當母親小心翼翼地拆開紙箱看見里面有姐姐給她購買的曾渴望已久,卻又舍不得買下一件過冬的厚厚羽絨服,還有幾雙在冬天里洗衣時戴用的防凍長袖膠手套、以及給我這個弟弟親自編織的一件漂亮羊毛衣,還有那些在寒冬里可以治療母親被風濕病折磨的藥膏帖和平時母親難吃到的開心果等……不知咋的,那一刻,我看見母親眼淚里忍不住淚花閃閃。
于是我馬上掏出手機打姐姐電話說:“姐,你寄來的東西我們收到了,媽媽可高興了,順便問你今年回來過年不?你都有好幾年沒有回家了,我和老媽可想你了!”
電話那頭,姐姐先沉默了一會,然后帶著有點哽咽的聲音說:“小妹,你跟媽媽說,我今年不回家,一是工廠里趕貨,放假時間不多,二是等新的開年后,我自考的英語專業的大學文憑就可以拿到手了,到時候回家,我要給你和媽媽一個驚喜。”
母親聽了我轉述姐姐的話后,原本臉上帶著微笑的表情,突然間又變得有些疑重:“你姐姐不回家過年,一是為了節省點春節里上漲的車費之外,另外的原因可能還是對我當初那一巴掌“記恨”在心呢?”
我忙替姐姐打圓場說:“媽,姐哪能生您老人家的氣啊,您看這不,心思縝密的我姐不都給您買來了新年的好禮物啊!”
母親用手深情地撫摸著溫暖的羽絨服說:“也是,你姐心里可真裝有咱娘倆呢,這些年你姐在外也許也受了不少的苦……。”
母親的話,讓我想起過去的心酸往事,忍不住雙眼濕潤。
原本家里的頂梁柱,身強力壯的爸爸,在姐姐剛上初一那年突患重病去世。那時面對正上小學三年級的我,中年喪夫的母親真是手足無措,覺得天坍塌了下來,常常以淚洗面。曾有好心人考慮到我們家孩子小,讓個子矮小、瘦弱的母親一個人去守著后山那片父親辛勞開墾下來,種植黃花梨的那個不算大的果園,以后的日子一定會很艱難;便善意地給母親介紹新的依靠男人,希望可以替母親分擔重任。可性格倔強的母親,毅然拒絕了大家的好意。她說自己命不好,不想再拖累他人,有著成績優良的姐姐和我,哪怕吃再多的苦,她都無怨無悔。
懂事、乖巧的姐姐樣一直是母親的心頭肉。除了成績好,每天放學回家,都盡力幫助母親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割豬草、挑水、洗衣、煮飯等。而我也幫母親在果園里鋤草、澆水、施肥等,順便照料母親養殖的那些可愛的小雞和小兔,來補貼家用。
艱難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過。轉眼到了初中畢業,姐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成為我們那個小村第一個考進省重點高中的人。多日不見笑容的母親,臉上也終于露出了一絲欣慰的微笑。姐姐去城里念高中的那天晚上,一向節儉的母親竟然不顧我和姐姐的反對,背著我們悄悄殺了一只下蛋的母雞,說給正長身體的姐姐和我補充營養。在飯桌上讓她沒有想到的事是,當她把兩只雞腿分別夾給了我和姐姐時,我們卻又都把雞腿夾回了母親的碗里。那頓晚飯上母親哭了,我和姐姐也哭了。我們三人都痛快哭出了自父親不在人世以后所經歷的一切委屈和不快。年少的我和姐姐還在母親面前態度堅決地許下諾言,一定要讓母親今生過得幸福。
學習勤奮的姐姐進了城里高中,沒辜負母親和老師的希望,常常在年級七個班的排名中,以名列前矛的好成績,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稱贊。而在姐姐“光環”的影響下,不服輸的我也不甘示弱,在初中里把曾經偏科的英語努力趕了上來。而頗感意外的是,一次在全校十七個班的學生作文比賽中,我所寫的有關于父親之間的真情實感作文,竟然拿了個“一等獎”,而后來該文章被老師修改發表在當時知名的《新民晚報》報紙上。姐姐在得知我發表了文章的第一時間,給我來信鼓勵我要好好學習,爭取將來考上中文系或新聞系,做一個優秀的作家或新聞工作者。我把姐姐對我的鼓勵,當作一種無形的動力,鞭策著我在遭遇困難時,迎刃而上。
就在我和姐姐在學業上相互鼓勵,感覺到希望的曙光在向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時,可每當到了月末我和姐姐回家拿伙食費,看著清貧的家庭和越來越瘦弱的母親,我們都難過的不知說什么才好。那時我倆上學光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就要好幾千元。雖然父親逝世前留下的那片黃花梨果園經過母親的精心侍弄,每年也能結出不少又大又甜的果子;可在我們那小地方,水果再好,也賣不起好價錢。聽說有次母親上樹摘黃花梨,還不慎從樹上掉下來,摔壞了左腿,她怕去醫院花錢,自己找民間土藥方草草醫治了一下,后來落下一到冬天,左腿就常發痛的老毛病。而雖說母親也曾在果園里養殖過一些雞和兔子補貼家用,可只是零散地養殖。我和姐姐曾親眼見過因不懂養殖經驗,母親費心養殖的上百只雞和兔子患了病迅速死亡的慘烈情景,帶給了母親心理的深深恐懼。所以每當到月末我和姐姐回家,就成了母親的“受難日”。因家庭經濟支柱的父親突然去世,有人認為母親缺失償還能力,所以在向外人借錢時常會遭人白眼。為怕我和姐姐看見傷心,母親總是悄悄地背著我倆,硬著頭皮去向別人說盡好話,借點錢勉強度過難關。有次在回學校的路上,姐姐竟忽然哭著對我說,她不想去讀書了。我說姐你不讀書母親會更傷心,你不會看到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面對成績優秀的女兒不上大學的失望吧?姐姐后來沒再說什么,她憂傷地默默走了。
讓我和母親做夢都沒有料想到,一直讓我們覺得驕傲和稱贊的姐姐,卻在高考中,雖成績依然優異,但因她所說的填報志愿“失利”,沒能如愿走進我們所希望的名校大學校門。記得在等待錄取通知書的那段日子,姐姐幾乎隔二天就焦急地跑去鎮上的電話亭,給學校的班主任打電話詢問她大學的錄取情況。她對我和母親說,因怕我們山村接收通知書有意外閃失,所以臨時讓學校的班主任替她轉收。終于有一天,當她面帶微笑地說班主任讓她去學校有消息時,我和母親還以為她會帶回來考上名牌大學的好消息。可哪知姐姐回來時,哭著對我和母親說,由于她只填報了一所重點大學,面對所報專業高分錄取的“失利”,她意外“落榜”了。
姐姐的“落榜”,讓母親難過了二天躺上床上不吃不喝,為此還在父親的靈位前大哭,說父親為何不保佑我那苦命的姐姐。而讓我不解的是,那年夏天,原本高考落榜的姐姐該悲傷、難過的。可對于面對即將小升初考試,正焦頭爛額的我,她卻不斷加油打氣,信心滿滿地說我將來一定會順利考入她曾就讀的高中母校。
雖然母親對姐姐意外高考落榜一事耿耿于懷,可難過二天之后,為讓姐姐去學校繼續復習,母親叫人把家里那頭準備過年的肥豬賣掉,態度堅決地把錢遞給姐姐說:“以我們莊稼人“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的古訓,媽媽相信你,跌倒過,你仍可以勝利站起來!”
可那天一向溫順的姐姐竟然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地拒收母親的錢說:“媽媽,我知道您的苦心,可我已厭倦了讀書,再復讀也是白浪費錢,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怕是考不上大學了”。原本就心情不好的母親聽姐姐這么一說,生氣之下竟揮手給了姐姐一個耳光冷冷地說道:“這么多年我起早摸黑的,真是白養你,白疼你了,從今后,你愛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去吧……” 。姐姐捂著臉,哭著跑去了鄰村的表姐家。最終母親拗不過姐姐,讓她跟著在深圳電子廠打工回來表姐,去廣東打工了。
姐姐走了之后,媽媽生了一場病,那是我記得堅強的母親,得病時間最長的一場病。可母親讓我千萬別寫信告訴姐姐,怕影響她的工作。而幸運的是,由于姐姐在高中時是班上的英語科代表,英語不錯的她一進了表姐所在的外資電子廠,不久就被榮升為了組長。母親知道消息后,又忍不住笑了。
之后通過努力拼搏,我在中考時成績突出,順利通過本地區省重點高中的錄取線。在等待將步入更艱難的高中生活那段日子里,當時常收到遠方的姐姐不斷寄來預習新書的資料和為開學準備的學費、伙食費,以及新衣服等。她來信對我說以后到新的學校除了要好好學習之外,還說家里就只剩我一個媽媽的小棉襖了,讓我有空常回家看看,一定要幫母親多做事點,少惹母親生氣。在信中,姐姐還說為了新的追求和目標,她想參加自考,獲取大學文憑。讀姐姐的信,總是讓我幸福而又落淚。
我在與姐姐相互的牽掛和祝福中,度過了漫長的暑假生活。我沒有辜負母親和姐姐的厚望,當姐姐在聽到我收到她曾經母校的那所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時,那一刻電話那邊,我聽見了姐姐低聲的哭泣聲……
單純的我原以為,我與姐姐所經歷的青春人生,雖然曲折,但也算是“功德圓滿”。那知有次陪同母親去為一位親戚慶祝壽宴時,在宴席上意外碰到了姐姐高中時那個最要好的同學——小芳。小芳在看到我第一眼后,就帶著有點不客氣的口氣對我說:“真沒有想到,你那個看起來那么善良而漂亮的姐姐,也是一個“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的人。害我高中三年一直把她當最知心、最要好的朋友;可沒有想到,直到她畢業考上名牌大學后,就把我這個考入三流大學的好姐妹給忘了,甚至連信息也沒有一個,真是太過分了。”
“你是不是搞錯了,什么重點大學?我姐姐根本沒有上大學啊?自她意外“落榜”,早外出打工去了”。聽了小芳的話,我疑惑地睜大了雙眼反問道。
“不可能,你姐姐的錄取通知書我都一起看了的啊,怎么會意外“落榜”了呢?”小芳更不解的反問,把我和一旁的母親弄得一頭霧水。
訪親回來,母親急急地找遍了姐姐房間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沒有找到所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母親左思右想,最后想起姐姐臨走時交給她,托她保管那個陪伴了姐姐從初中到高中多年的行李箱鑰匙。在母親打開行李箱的翻找中,終于在箱底的一個發黃的大信封里,找到那張屬于姐姐北京一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夾在那個通知書里,除了有一張陳舊的,也許是姐姐在報紙上剪下的《女兒考上大學,父親卻自盡 》的新聞報道,還有一封寫給母親的書信。
母親顫抖的雙手打開那封信念道:“親愛的媽媽,當您看到這封信時候,不要怪我放棄上大學。如果爸爸還在,我相信他也會尊重我的決定。我們家實在太窮,您一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供我和小妹上學,日子過得太清苦了。每當看見您那日漸花白的頭發和衰老的容顏,我就心里如刀割一般難受。我不希望看到您為了供我和小妹上大學,而像這篇新聞里提到的事情發生:一位貧困木訥的農民李海明,他斗大的字不識幾個,但卻堅信,沒文化就沒出息,因此砸鍋賣鐵也要供女兒讀書。女兒鈴鈴也很爭氣,高考達到了二本錄取分數線。但誰也沒有想到,得知女兒高考成績的第二天,50歲的李海明用一根捆麥的繩子,把自己吊在了土窯的門框上。鄉親們都說,是大學昂貴的學費逼死了李海明…… 。當女兒考上大學,父親卻自殺了,“子欲孝而親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是人間最大的悲痛啊……”。在家里,我是老大,俗語說“先出頭的筍先遭難”,高中畢業后我已是十八歲的成年人了,比起村上那些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的同年齡女孩來說,我能順利念完高中,已算很幸運了。所以為了完成小妹的大學夢,我愿意與您分擔生活的重任……”。
看完信我和母親嚎啕大哭。于是我帶著哭聲撥通了姐姐的電話:“姐,你為什么那么傻啊,我們和媽媽今天才看到你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你當年考取的大學,可是全國最好的師范大學啊,你干嗎要放棄呢?如今我也即將踏上高中的漫長求學路,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青春時光。我和媽媽希望你年后一定回家來看看,讓媽媽看到她曾驕傲的女兒,在辛酸的打工生活中仍勤奮執著,拿到了屬于你的大學畢業證書。還有,記得常回家嘗嘗我們自家果園里那種又大又甜的黃花梨,吃到它,讓我們想起在九泉之下的父親,可以安心瞑目了……”
“小妹,你什么也別說了,你已經是個真正長大成熟的大女孩了,姐姐為你感到驕傲。年后將是母親六十大壽,我一定會帶上我的大學畢業證書和給媽媽買的金耳環、金項鏈回家。也許媽媽并不需要我所買的禮物,但是她和爸爸那種任勞任怨撫育我們子女無私奉獻而偉大的心,比那些閃光的金子,更具有閃亮而迷人的光芒……”。
姐姐的話還沒有說完,聽著免提電話的這邊,母親早已哭成了淚人:“梅梅,媽媽是老糊涂了,請原諒我那次錯打了你,你永遠是媽媽最懂事和最驕傲的女兒!”
眼淚再一次忍不住,模糊了我的雙眼……
個人簡介:鄭紅焱,女,生于2004年,15周歲,喜歡寫作,偶有小文散見于《新民晚報》《少年文藝》《課堂內外》《滿分作文》《少年先鋒報》等刊物。由于沒有個人手機,聯系人電話寫媽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