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就百年戲曲史論,不可無此人 ——懷念劇作家王仁杰
    來源:文藝報 | 安葵  2020年06月08日08:16
    關鍵詞:王仁杰 戲曲 史論

    人生與藝術有著復雜的關系,用真情凝聚的作品會有超越個體人生的生命力。王仁杰的作品不能與別人混同。他的個人風格是與劇種、劇團的風格相契合的。演他的戲,會推動藝術家進行新的創作,但不會成為難以溝通的阻礙。劇種應該爭奇斗艷,劇團應該各具特色,劇作家應該標新立異。王仁杰不在了,但他的作品會長期留下來。

    仁杰仙逝,大家都很悲痛。仁杰為人平和,喜怒哀樂不甚掩飾,成就很高,不以驕人,所以男女老少的朋友都喜歡他。關于仁杰劇作的特點和他的創作道路,已有很多研究和評論文章,筆者除單個劇評外,也寫有《畏傳統而后超越》(《劇本》2001年第3期)和《是非感 幽默感 滄桑感》(《戲曲研究》第85輯)兩篇文章談對仁杰創作的認識。現在他突然離開,再也聽不到他滑稽而又犀利的言詞、看不到他談笑風生的樣子了,悵然之余,想談兩點想法。

    第一,當代戲曲史應為仁杰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民族傳統藝術如何繼承和創新,一直是著重探討的問題。理論研究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通過創作實踐來體現。古老劇種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更是一個難題。梨園戲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劇種,傳承過程中積累下了很多優秀的傳統劇目,但如使其能返本開新,卻必須仰仗功力深厚之人。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仁杰創作的《楓林晚》《節婦吟》《董生與李氏》《皂隸與女賊》等作品,其在全國的影響能有如今之大嗎?福建的老戲劇家陳貽亮先生曾說:“王仁杰是武夷劇作社中浸透了戲劇傳統達到了融合程度的唯一的劇作家。”結合仁杰的劇作,我們可以慢慢理解陳貽亮先生這句話的深意。仁杰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傳統中所沒有的,都是新的創造;但又都浸透了傳統的韻味——梨園戲的韻味、古典詩詞的韻味。這種韻味不是對梨園戲傳統表面的模仿,也不只是文詞的典雅,這是只讀一些傳統劇本或者只記誦一些古典詩詞所難以達到的境界。當然,梨園戲今天能盛而不衰,還因為有曾靜萍、龔萬里等優秀演員以及導演、音樂等各領域的藝術家,有求真務實的領導,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劇本是“一劇之本”,在梨園戲的繼承發展中,仁杰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還有昆曲。近幾十年來,大家都強調昆曲要重視保護,但是怎么保護?以《牡丹亭》為例,也有人做過這樣的嘗試:用數十個小時的時間,力求按傳奇原本演出。仁杰在尊重傳統、敬畏傳統理念的指導下,用“縮編”的辦法,改出了三個晚會演出的本子,在保存經典和適應當代觀眾之間找到了一種路子,這也給后面許多經典劇目的改編提供了借鑒。實際上這種“縮編”對劇作家的要求是很高的,保留什么,刪減什么,并要使之前后貫通,必須吃透原著,要對精華與糟粕有十分辯證的理解,要懂得觀眾并應有引導和提高觀眾的信念,因此確是看似容易卻很艱辛的。

    對昆曲保護的貢獻,對梨園戲傳承發展的貢獻,仁杰的努力無疑對整個戲曲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據統計,現在全國有348個戲曲劇種,但有些劇種已處于瀕危境地,如何使它們如“離離原上草,春風吹又生”,如何使處境好的劇種繼續保持花繁葉茂,我們需要有更多王仁杰這樣的劇作家、藝術家。

    仁杰在《唐琬》的結尾處用畫外音唱出:“就百年論,誰愿為此事?就千年論,不可無此詩。”陸游與唐琬的愛情譜寫了一出凄美的悲劇,這樣的事情確是人們不愿看到的,但由此而寫出的《釵頭鳳》又成為千古絕唱。人生與藝術有著復雜的關系,用真情凝聚的作品會有超越個體人生的生命力。仁杰不在了,但他的作品會長期留下來。今后千年的戲曲史如何寫,我不知道;但如寫當代百年的戲曲史,我想必須有仁杰和他的作品的一席之地。

    第二,在懷念一個人、紀念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總是講要向他學習什么。仁杰可學習的地方很多,他對民族藝術和戲曲事業的衷心熱愛,他嘔心瀝血進行創作的精神,都堪為楷模。在當前,學習仁杰,我想應該特別提倡劇作家要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我們的時代應該有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可以慷慨激昂,也可低回婉轉,可依聲以壯麗,也可緣情而綺靡,這樣才能真正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我在《是非感 幽默感 滄桑感》一文中講到,仁杰的風格也是在變化中的,稍年輕時,多表現出愛憎強烈、是非分明的情感,數年后則以“幽默”出之,再后則帶更多的歷盡滄桑的味道。但他個人的風格又一以貫之。他的作品不能與別人混同。他的個人風格又是與劇種、劇團的風格相契合的。演他的戲,會推動藝術家進行新的創作,但不會成為難以溝通的阻礙。劇種應該爭奇斗艷,劇團應該各具特色,劇作家應該標新立異。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劇作家大致可以分為三代。從田漢、馬健翎到陳仁鑒、翁偶虹、范鈞宏等是老一代,他們是新中國戲劇文學的奠基者,并哺育和影響了無數后人。仁杰屬于第二代劇作家,他們在改革開放之后,成為戲曲創作的中堅力量。至今他們中間的很多人仍然創作力旺盛,佳作疊出。就年齡說,他們大概都比我小幾歲,所以我一直覺得他們是青壯年。仁杰的離去為我們提出了警告:雖曾有過燦若朝霞,雖曾有過美如夏花,但現在已到了金秋的季節。秋天是美好的,古今詩人留下很多贊美秋天的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但秋光彌足珍貴。我希望這一代劇作家都身筆兩健,繼續描繪“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絢麗景色。也希望年輕的劇作家盡快成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1区2区| 91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