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與傳承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詩歌活動頒獎
6月3日至4日,由《詩刊》社與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黨工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弘揚與傳承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全國詩歌征集活動頒獎儀式和座談會在河南濟源舉行。李少君、張戰偉、李哲、王冰、宮鳴等主辦方相關負責人,李洱、北喬、曹宇翔等作家、詩人參加活動。
濟源位于王屋山下,因濟水發源于此而得名,與“愚公移山”的故事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山一水一精神”,濟源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悠久厚重的歷史淵源、雄奇壯美的自然資源,成為孕育詩歌的沃土。“弘揚與傳承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詩歌征集活動于2020年4月25日啟動后,受到全國詩歌愛好者的廣泛關注,短短一個月內,共收到詩歌2100余首(組)。經過初評、終評,共評選出30件獲獎作品。其中,姚德權的長詩《愚公移山:以鋼釬的意志,鑿出新時代的黃鐘大呂》獲得一等獎;辰水的《四個愚公與一個脫貧村》、梁爾源的《起重機、挖掘機及其他》、羅興坤的《愚公新篇》3組組詩獲得二等獎。
活動期間,詩人們參觀了濟源愚公移山精神展覽館,并參加了“文藝工作者談愚公移山精神座談會”。大家談到,愚公移山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毛澤東同志發表講話《愚公移山》75周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愚公移山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在當下,各個領域都不斷涌現出鮮明體現愚公移山精神的人物,作家、詩人要拿起手中的筆講好新時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創作出兼具民族精神和時代價值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