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品陪伴孩子和成人一起“長大”
在兒童文學領域,有相當一部分經典作品不是兒童文學作家們寫出來的,而往往是在某種機緣巧合的情況下由“局外人”創作的。他們在創作這些作品時,和兒童文學幾乎不沾邊,后來卻被孩子們“據為己有”,成為兒童文學經典??梢姡徊空嬲齼炐愕膬和膶W作品,應該具有雙重的審美特性,既適合兒童,又適合成人。
那些優秀的作家們,不管是不是為兒童寫作,總是和自己的童年保持著天然的聯系,并且通過自己的寫作不斷地返回童年。他們通過作品肯定童年價值,或者表達那些成人們早已忘記而孩子們卻無法表達的對世界的驚奇和發現,對成長的迷茫和喜悅。比如,對英國人肯尼斯·格雷厄姆來說,童年時代泰晤士河畔和溫沙森林的自然風光是他心靈的伊甸園,他在那里找到無窮的樂趣,治愈過早失去母親和家的傷痛,他在《柳林風聲》里寫出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永恒關系。
作家們贊頌童年不是為了討好孩子,而是他們長大成人之后重新發現了童年的價值和意義,發現孩子的存在點燃了希望。他們發現童心能破除語言的隔膜,能與宇宙萬物相通。而這種對童年的認識,不只是兒童文學層面上的意義,更是哲學層面上的意義。因為孩子純粹、簡單,不為世俗拘囿,可以勇敢地指出事物的真相。正是通過對童年的回顧,作家們發現童心是構成理想人格的必要因素。對童年和童心價值的肯定,透過生命現象揭示出生命的本質,從而也揭示出藝術的真諦。
文學創作是用藝術形式的籠子去捕捉天地萬物和生命感悟。一部兒童文學作品要被兒童讀者所接受,需要鮮活的語言、生動的人物形象、吸引人的故事。這就需要作家有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并且對藝術形式進行精心的打磨。只有真正足夠有趣的書才足夠吸引孩子們。在《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里,孩子們不僅可以跟著愛麗絲到地下世界去歷險,還要跟她一起不斷解謎。在這個童話故事里,作者牛津大學數學教授劉易斯·卡羅爾把人們熟悉的詩歌、典故,甚至當時的數學原理、哲學思考都形象化表達出來,它們是有趣的又是豐富的,是引人入勝的又是發人深省的。那些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講述了關于生命、關于世界的故事,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個可以讓人流連忘返的藝術世界。
2002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英國作家艾登·錢伯斯說,作家必須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并且以自己為標本來研究生命。我們閱讀故事,而故事的根本作用在于弄懂人類自身的境況,并且了解生命的奧妙和意義。藝術的作用總是要讓人向上向善,要讓人更加熱愛生活。這一點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兒童文學是孩子童年期最早遇到的文學,是為他們的精神世界打底的文學。幾乎所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會讓孩子看到光明和希望。兒童世界并不全是快樂無憂的,也有痛苦和迷茫,也需要安撫、理解與支持。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能幫助兒童解除成長中的憂慮,讓他們獲得安慰與溫暖,能讓兒童的情感世界更豐盈,精神世界更豐富。就像一只小老鼠遇到一只紅鞋子之前,不知道餓了和孤獨有什么區別,而在與一只紅鞋子建立了友情之后,明白了肚子空空和心里空空是不一樣的。人的生命長度或許相差不大,但生命本質的不同在于一個人心靈的豐富程度。
一部好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表達了作家獨特的生命感受,以及對生活的獨特發現與思考。孩子讀了《夏洛的網》,會感受到友誼的美好,會渴望能有一個像夏洛這樣的朋友,深情又有本事。讀過《小王子》,也會像小王子一樣懂得一朵玫瑰和五千朵玫瑰之間的區別,因為你對那唯一的一朵玫瑰關心過、照料過。正如托爾斯泰所說:“藝術的目的不在于無可爭辯地解決問題,而在于通過無數的永不窮竭的一切生活現象使人熱愛生活?!?/p>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用臻于完美的藝術形式,成為孩子們快樂的源泉、飛翔的翅膀,也能讓成年人重新認識生命,實現第二次成長。
(作者:湯素蘭,系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