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穩:以新文創的方式打造云南歷史文化IP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作家協會主席范穩
隨著疫情的緩解,作為旅游大省的云南日前出臺支持文旅產業轉型發展18條措施,穩步推進文旅產業的復工復產。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作家協會主席范穩帶來了與推動云南文旅業發展相關的提案,并就新文創、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創作等話題接受了中國作家網記者專訪。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文旅產業受到重大沖擊。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云南省旅游產業帶來的沖擊、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云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云南省支持文旅產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轉型發展若干措施》,推動旅游產業健康發展。
對此,范穩提出加快推進云南“一機游”的提案。“一機游”是“一部手機游”的簡稱,指以“一部手機游云南”為開端和代表的新型全域智慧旅游生態模式。據悉,截至2019年底,“一部手機游云南”面向游客端的“游云南”App下載總量達到500萬,為公眾提供服務超1億次。范穩認為,“一機游”極大方便了游客在云南的出行,既在操作上方便快捷,也讓行程變得更加安全。推動“一機游”是云南文旅產業的一次創新和探索,不僅可以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也可以重塑云南旅游形象。
“紀錄片《西南聯大》熱播后引起很大的反響,完全可以以此為基礎開發徒步線路或者自駕游線路,讓游客在旅行中感受紅色文化。”范穩認為,云南有很多引以為豪的人文歷史文化資源,我們不應僅限于《阿詩瑪》《五朵金花》等經典,而是要與時俱進、繼續深入挖掘云南的歷史文化遺產,比如各民族的創世史詩、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范穩說,云南省很多地方因為文學或影視作品而成為“網紅打卡地”,但因為線下配套設施沒跟上,本地旅游服務尚不到位,游客來到這里,對該地歷史文化的了解很有可能是淺嘗輒止。他希望,能夠從文學、動漫、影視等角度,多元、立體、深度挖掘,講好云南故事,推動云南文化和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云南省“脫貧攻堅”題材的文學創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績,其中,范穩的長篇小說《太陽轉身》、張慶國的報告文學《犀鳥啟示錄》入選2020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專項。
今年年初,范穩帶領云南作家跟著省扶貧辦,歷經十幾天,沿途采訪昭通、德宏、文山等邊境地區,創作了一批文學作品。4月,他又來到時代楷模、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駐扎的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在那里,朱有勇院士向當地農民示范如何科學地種植馬鈴薯,當地的馬鈴薯等農作物產量大增,成為致富的敲門磚。范穩準備寫一本關于朱有勇的報告文學,展現云南省科技扶貧的先進成果。他還告訴記者,打算在兩會結束后再次下到文山地區,并深入文山壯族自治州,了解當地脫貧攻堅的變化。
據悉,云南省作協積極開展一系列促進脫貧攻堅、精準扶貧題材創作的工作,包括麗江永勝縣開展助力脫貧攻堅文學實踐,組織滇東北滇西南兩條線路文學采風創作活動,組織策劃2020年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學采風活動等。此外,在云南省作協組織作家創作的一批脫貧攻堅題材文學作品中,目前已有9部作品出版。 (中國作家網李菁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