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韓永進
記 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就此次審議政府報告,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您有什么體會?
韓永進:《政府工作報告》是求真務實的報告,也是振奮人心的報告。作為文化工作者,最主要還是從中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這是我最大的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告訴我們一條歷史經驗:“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這次我們能夠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卓絕的努力并付出犧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真正體現了“上中下”三醫齊治。
我們實現了“上醫醫國”。在疫情防控斗爭中,我們堅持黨的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緊緊依靠科技進步,集中力量辦大事。實踐再次證明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顯示了我國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與此同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失時機推進復工復產,這就是“上醫醫國”。誠然,我們也應看到,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講:“在疫情防控中,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環節,群眾還有一些意見和建議應予以重視。”
我們實現了“中醫醫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是根本理念。《報告》強調:“今年要優先穩定就業保民生。”特別是《報告》講到由于疫情使我國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活生產受到沖擊時,強調“但生命至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當人與物放在同一天平上時,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得以顯現。
“下醫醫病”就是具體針對這次新冠肺炎的救治。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這一切的實現是十分不易的。
記 者: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有著極高的關注度。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此次民法典的相關情況嗎?
韓永進:《民法典》實現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法理,轉換為權利、義務、行為、責任等法律概念,轉換為法律語言文字,形成了法律制度。在第一編總則第一章第一條開宗明義規定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章基本規定還把“平等、公正、誠信、保護環境、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作為基本原則。在各分編其他章節中,還以規定等形式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如專門對作假、欺詐、脅迫、惡意串通、損害他人權益等行為作出否定性的規定。許多具體條例的規定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法典》博大精深,切實關照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記 者:據說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期間,會場掌聲持續不斷。有新媒體對其做了聲像分析,稱其為“共振時刻”。您當時在會場是什么感受?
韓永進:我個人在現場挺受感動,因為他所講的都是我們的心聲。我們能在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的時候開兩會,本身就是一件頗有鼓舞性質的舉動。這一次政府報告是比較短的,時間才50分鐘,我大概統計了一下,掌聲至少有36次,這說明充分表達了廣大代表的心聲。可以說,每次掌聲都是一次激勵。
記 者:除此之外,您還有哪些比較關注的問題?
韓永進: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整個社會關注的我們都關注,特別是經濟。大家議論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具體提出經濟增長的百分比,我覺得這是特別實事求是的。我個人提了一條建議,作報告時間可以短,但希望在會后印發時可以再豐富一些,我建議把“全民閱讀”增加到“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一節里。回顧歷史,我們的國家、民族是通過學習走到現在,也必然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讀書學習就不僅僅是文化意義上提高,更是對全民族思想力、創造力、文化力的提升。未來,全民閱讀的開展、學習大國的建設,是我們最大的社會和諧紅利,有助于提升人們的崇高品格和道德修養,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是繼人口紅利、制度紅利之后最大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