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委員:壯大網絡文學產業,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表示,可以積極發揮文學特別是網絡文學在“民心相通”中的作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據了解,作為文學大省,2016年江蘇省就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目前已有400多名作家。“經過多年的成長,網絡文學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特色也越發鮮明起來。”范小青說,“網絡文學讀者是一個很大的群體,而且以年輕人為主,讀作品時,不僅豐富了想象力,同時也對歷史有了一些認識。因此,這也要求網絡文學作者要有責任意識,盡量傳遞更多好的內容和思想給讀者。”
作為網絡文學的載體,網絡文學平臺對網絡文學的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早在2017年就成立的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目前已上線8萬多部本地語言原創作品,海外作者也已超過6萬人,共審核上線原創英文作品超10萬部,大部分作品的世界觀架構深受中國網文的影響,蘊含奮斗、熱血、努力、尊師重道、兄友弟恭等中國網文和中國文化元素。網絡文學平臺幫助許多中國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走出國門的同時,也奠定和改寫了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格局。
“網絡文學平臺應與網絡作家互相溝通,要形成良好的關系。”范小青說。
除了網絡平臺的助力,中國網文行業的發達,同樣離不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文學譜系的傳承。在范小青看來,中國網絡文學還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傾注了深刻關切,在推動“民心相通”和構建有中國底蘊、中國特色的對外話語體系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預見,中國文學作品長期面臨的‘走出去’少‘引進來’多的困境,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的異軍突起,有望成為打破這種落差。”
因此,范小青建議,進一步推動多部門聯合,加大對盜版的打擊力度和處罰力度,發揮優質網文平臺的主體作用,以及中國網絡文學版權聯盟等行業組織的反盜版作用,推動形成行業共識。
“要想更好地向世界讀者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就需要構建網絡文學等對外傳播‘一盤棋’格局,形成政府部門、作協、媒體、平臺企業之間的合力。”范小青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