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再走紅軍路 寫出主旋律
在2019年中國作協的定點深入生活活動中,我申報創作的是反映第五次反圍剿時期紅軍娃保護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的英雄故事。目前,我已完成3萬字的電影劇本《山鷹高飛》,在《中國作家》雜志2019年第八期刊發;以同一素材創作的中篇小說《山鷹》也已經完成。
我定點深入生活的地點在安徽省金寨縣和河南新縣。今年3月、7月、9月,我分三次到金寨縣和新縣等地采訪。
2019年3月10日~13日,我在金寨縣參觀了金寨革命展覽館,拜謁了紅軍墓,瞻仰了紅軍烈士塔,去過鮮花嶺和立夏節起義地,收集了有關紅25軍、紅28軍的有關軍史資料。我向各方面了解立夏節起義的經過,收集列寧小學的有關情況,采訪了當地紅色革命歷史專家廖家同先生和10多位紅軍后代,還采集了六安地區的紅軍歌謠。
7月1日~3日,我參加了六安市10位同志們自發組織的“重走紅軍路,新長征再出發”活動,我們沿著紅25軍北上抗日路線,從安徽出發走訪河南多地。在河南新縣光榮院,我采訪了110歲的紅軍老戰士韓守道老人。在新縣革命博物館,我看到了紅軍“列寧號”飛機的實物,從博物館收集了紅軍童子軍和“列寧號”飛機的有關資料,并到多處紅軍戰斗過的戰場實地勘察,收集了有關紅25軍、紅28軍軍器和部隊建制以及紅軍連隊的政治教育等資料。
9月份,我再次到金寨縣進行采訪,補充了解紅軍在金寨的戰斗經歷。
而我的創作分為兩個階段,一是電影劇本創作階段,二是小說創作階段。
我堅持一邊創作一邊采訪,2019年5月份,創作完成了《山鷹高飛》電影劇本,投給《中國作家》影視版雜志,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英雄兒女”杯電影劇本征文作品推出。目前已經有兩家影視公司在談投資協議。
在創作中篇小說《山鷹》時,我又一次推翻影視劇本的結構和構思,重新設計人物形象,按照小說規律對人物個性進行塑造。目前小說已經完稿,在進行第三稿的修改,擬完稿后,投《解放軍文藝》雜志社。
在這次深入定點生活和隨后的寫作中,我有三點體會:
首先,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是創作的根本基礎,躲在書齋里寫不出足夠生動準確的作品。
其次,深入生活的深度與廣度是作品成熟的關鍵。這一次,我在新縣從老紅軍韓守道那里聽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紅軍故事,在金寨收集了很多紅軍歌謠。這些都為作品打磨真實的細節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最后,作家需要從龐雜的素材中把握并呈現歷史的真實,讓作品在歷史的維度上有重量、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