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推動農村電商物流融合發展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調研脫貧攻堅時強調,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近年來,中央已將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物流融合發展,對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促進農村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產品消費轉向“線上”,截至4月17日,全國各大電商平臺企業累計銷售滯銷鮮活農產品79.6萬噸,成功促成線上交易1820萬次。
目前,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區域發展不均衡?!叭ㄒ贿_”(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等民營物流企業往往“扎堆”搶占農民購買力強、農業基礎較好的農村市場。對貧困、電商欠發達的區域,企業往往不愿布局設點。二是農村物流效率低。不少鄉村物流設施薄弱,冷鏈運輸體系不完善,運輸過程損耗、物流成本占據了不少利潤空間,降低了農產品競爭力。部分貧困地區農產品無法及時送達客戶,影響了購買體驗。三是電商普及率不高。不少農民雖掌握了農業技術,卻不了解電商物流模式。物流配送到鄉鎮一級再往下時,往往出現“認不得村路”“識不了農戶”“聽不懂方言”“等不了貨主”等配送難題。不少村民還要自行承擔“最后一公里”配送費用。為此建議:
一、強化要素政策保障。設立農村電商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視包括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在內的“智慧農村”新基建。新農村建設改造項目應預留電商物流用地,并在審批、土地登記方面予以保障。支持社會資本“帶著高新技術”下鄉,采取PPP合作立項、貼息補助等財政手段,鼓勵互聯網平臺巨頭助力鄉村振興。在發展起步階段,對于租用現有非耕集體土地改建農村電商物流設施用房的,可給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
二、打造協同配送聯盟。以郵政為基礎建立協同配送聯盟,形成利益共享機制,其余“三通一達”通過共享郵政人力資源,實現鄉鎮以下配送任務靈活調度。即在聯盟下設置配送分支,各物流企業配送貨物在鄉鎮一級分流中轉,由郵政物流體系負責農村地區“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務。還有,可根據發貨量、農民個人征信記錄設計出相應的惠農信貸產品,使鄉鎮郵政網絡成為服務農村電商的重要金融和物流渠道。
三、優化冷鏈網點布局。整合運營服務和倉儲配送(商品中轉集散中心)功能,建立縣域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冷鏈物流園區。以常住人口規模較大農村作為末端節點,按平均3公里服務半徑,布局若干冷鏈中轉站,形成“主動脈輸送能力強、毛細血管分布均勻”的農村冷鏈物流網,打通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欠發達地區到經濟發達地區的供應鏈。
四、發展鄉村全域電商。在農村科技特派員中增加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培養更多了解電子商務的新型職業農民。支持電商物流企業與村委會、農業合作社、鄉村便利店、家庭農場等開展合作,搭載電商物流服務,設立網購自提點,減少人工服務。延續好各地市長、縣長(區長)“直播帶貨”勢頭,大力挖掘李子柒式的田園風“農家網紅”,展示美麗鄉村建設新風貌,為鄉村休閑觀光、特色農產品產業創造品牌流量、拓寬網銷渠道。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