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文化秩序 促進文學繁榮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
記 者:您今年準備了哪些提案?具體關注哪些問題?
閻晶明:我準備了3份提案。第一個提案是關于修改《著作權法》的,建議取消報刊轉載法定許可,設置侵權賠償金額下限。第二個提案是,建議取消圖書館的不合理借閱限制。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廖奔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因此,這個提案也吸收了他的很多寶貴建議。第三個提案是關于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一些建議。
記 者:您認為“報刊轉載法定許可”在執行中存在哪些問題?為何建議取消?
閻晶明:報刊轉載法定許可的初衷,是為了促進作品廣泛傳播,簡化作者獲得報酬的流程,讓優質內容影響更多人,而一些“文摘”“選刊”類報刊利用法定許可,多年來惡意逃避付酬義務,沉重打擊了作者的創新精神。
國家版權局在2012年3月公布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的簡要說明》中提到,“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允許他人使用作品不經權利人許可,本質上是對權利人權利的限制。如果權利人的獲酬權不能保證,那么這項制度實際上就會成為對權利人權利的剝奪。但是從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20多年的實踐來看,絕大多數使用者未履行付酬義務,也很少發生使用者因為未履行付酬義務而承擔法律責任的情形,權利人的權利未得到切實保障,法律規定形同虛設。”《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都沒有允許報刊隨意轉載作品。我國《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報刊轉載外國作品,應當先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
綜上,我們一方面希望作品得到最廣泛的傳播,另一方面又希望充分保護著作權人的權利。建議《著作權法》刪除報刊轉載法定許可相關條款。轉載之前,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轉載之后,需要及時支付稿酬。
記 者:這些年來,侵犯著作權的現象經常發生。您在提案中提出,要“設置侵權賠償金額下限”。這對于遏制此類現象具體有何作用?
閻晶明:當前著作權使用者侵權現象屢有發生,而著作人卻難以甚至不愿通過訴訟保護自己的權益。究其原因,一是訴訟付出時間精力成本高,二是即使勝訴所獲賠償也寥寥可數,甚至不足以支付訴訟成本。
現行《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當前的《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中雖提高了賠償金額上限,但對賠償金額相對較低的判決缺乏指導意義,同為保護知識產權的《專利法》就確定了“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金額,使得專利的保護水平大大高于著作權。
因此,建議設置侵權賠償金額下限,給予權利人訴訟所得合理預期,填補訴訟成本,切實保護權利人合法利益。
記 者:談到圖書館,您認為哪些借閱限制需要改善?
閻晶明: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圖書館作為公益事業對全民素質提升起到極大推動作用,但是至今仍有歷史遺留的種種讀書限制,不利于知識傳播。例如,國家圖書館的公開借閱圖書只占極少部分,很多出版物都只能在閱覽室閱讀。這些看起來都還可以理解,但是不許手機拍照,極大限制了知識傳播速度。有些古籍,拍照確實會產生較大損害,應該禁止。但是很多書籍不允許拍照,卻可以通過付費讓管理員復印。復印與手機拍照哪個對書籍損害更大呢?另外,國圖目前已經提供了很多共享圖書資源的在線閱讀,但在便利性上應該有所加強,減少不必要的限制和程序。
我國博物館已經免費對全民開放,大大推進了全民知識擴充。城市公園也紛紛對市民免費開放,有益于人民體質的提升。承擔著國民教育重任的圖書館,卻仍然有著種種人為閱讀限制,許多規定不是便民服務而是設置障礙,不能滿足公民和納稅人迅速增長的求知需求。因此,建議廢除那些不合理的借閱限制。
記 者:近些年來,中國作協在促進網絡文學繁榮發展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今年的提案中,您針對網絡文學發展提了哪些具體建議?
閻晶明:一是建立更科學規范的網絡文學內容審核機制。當前各文學網站自行摸索建立關鍵詞屏蔽詞庫,尺度松緊不一,效果也參差不齊。網絡作家普遍反映當前的關鍵詞屏蔽制度過于機械,為創作帶來非常大的困擾。一些網絡作家表示,網絡屏蔽詞日漸增多且不區分使用場景,導致創作完整性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威脅到了語言的完整表達。例如“黑夜總會過去”等詞匯、句子,也直接被列入屏蔽詞,迫使作者絞盡腦汁換詞表達。有部分網站的屏蔽詞多達上萬條,里面除了一些形容詞匯,還包含了人名、地名,這也很大程度限制了現實題材創作。因此,建議主管部門統籌各文學網站摒棄粗暴機械的關鍵詞屏蔽機制,建立科學規范的內容自動審核機制,既能夠有效準確地屏蔽不良內容,又能夠不影響作者的表達的流暢。
二是持續保持打擊網絡盜版高壓態勢。目前仍存在很多傳播盜版侵權內容的非法網站,這些網站往往在境外架設服務器,查處難度很大,一些網站被多次舉報,卻仍然正常運營。一些搜索引擎受利益驅動,為盜版內容推薦和導流,很多作家反映,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自己的作品,排名前幾位的全都是盜版網站。隨著移動網絡不斷發展,盜版侵權內容在手機終端上傳播更廣。有的APP自行提供盜版內容,有的聚合全網盜版資源,侵權行為更加隱蔽,給作者造成極大的損失。建議文化執法部門持續加大打擊盜版力度,同時查處和懲戒為傳播盜版提供便利的網絡服務提供商。
當前,網絡文學創作越來越多地關注現實題材,對讀者起到的引領作用也越來越強,網絡作家們不但創作了傳遞正能量的作品,還以實際行動展現自身風貌,如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他們踴躍捐款捐物,甚至投身抗疫一線,他們的作品和行為不僅影響了自己的粉絲,也影響了網絡文學幾億讀者。建議主管部門鞏固打擊違規侵權內容的成果,進一步強化文化執法力量,不斷改革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也希望網絡作家繼續創作更多優秀作品,杜絕以一些涉及色情、暴力或不正確導向的內容來損害網絡文學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