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態變革引發的紛爭
閱文集團管理層變動引發的輿情已告一段落。深入考察事件會發現,事情的出現與網絡文學行業生態的變革有著密切關系,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事態與問題
2020年4月27日,閱文集團原聯席首席執行官吳文輝和梁曉東、總裁商學松、林庭鋒等部分高管團隊成員榮退,辭任管理職務,現任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出任首席執行官和執行董事,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出任總裁和執行董事。此次管理層人事變動中,閱文集團原10人管理團隊中變動8人。
閱文新管理團隊表示,此次調整意在“推動閱文從‘最大的行業正版數字閱讀和文學IP培育平臺’向‘更強的文學內容生態’升級”。升級包括三方面:一是實現IP培育能力升級,加快跨業態發展;二是實現連接能力升級,將閱文產品優勢與騰訊流量優勢對接;三是業務模式升級,在保持付費閱讀模式的基礎上發展更多新業務模式。
4月28日起,陸續有網絡文學作者在“龍的天空”、新浪微博等平臺聲稱,收到了閱文集團發出的“新合同”,其中有“霸王條款”,侵犯作者權益。5月2日,部分作者在今日頭條、微信、微博、龍的天空、知乎、貼吧及Bilibili等視頻網站平臺,針對著作權問題、付費和免費模式問題進行廣泛討論,引發輿論關注。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三聯生活周刊、澎湃新聞及部分香港媒體等陸續報道。
5月3日凌晨,閱文新管理團隊發布公開說明,稱推行“全部免費閱讀”不可能也不現實,外界所傳的“新合同”是去年9月推出的,未來公司將會根據作者意愿對相應條款做出修改。隨之,有人號召將5月5日定義為“55斷更節”,呼吁網文作者集體停更作品、抵制“霸王條款”,甚至出現人身攻擊等“網絡暴力”。同時,“55斷更節”還出現了線下聚集苗頭,輿論期待有關方面盡快規范行業發展。
在5月6日由閱文集團啟動的系列作家懇談會上,就網絡文學生態、創作環境優化以及“作家合同爭議”等商業規則領域問題,集團提出了協商解決辦法,表明了平臺和作家的共同立場和態度。此后,主流評論界和媒體也發出了比較客觀的聲音,認為作者、平臺、讀者三位一體,應該找到其中的平衡點,作者和網站的權益要通過協商的辦法來解決。事件隨后便漸漸平息下來。
此次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付費閱讀與免費閱讀的模式之爭。中國網絡文學20年來得以高速發展,其重要基礎是吳文輝等人開創的VIP付費閱讀模式。近年來,付費閱讀收入增長停滯,以廣告收入代替訂閱收入的免費閱讀迅速崛起。行業發展模式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引起了部分作家的憂慮。
這次加入閱文的程武、侯曉楠團隊,原來就是騰訊影視、游戲等娛樂開發公司的高管,目前仍然兼任。管理團隊的變更其目的在于打通騰訊的文化娛樂產業板塊,建立以網絡文學作品為內容源頭和底層支撐的跨業態發展模式。新業態中,網絡文學作品通過訂閱直接獲取收益的重要性降低,網絡文學更重要的意義是為后續產業提供內容服務和支撐。
此次引發輿情最直接關注的 “霸王合同”“霸王條款”等問題其實由來已久,在全行業普遍存在。大量新作者和中低端作者均認為自己與網絡文學平臺的關系不對等,長時間、全版權授權和收益分成比例偏低等“霸王條款”,甚至以委托創作的勞務合同代替著作權合同,成為平臺盤剝自己的重要手段。
事出有因
仔細分析此次事件可以發現,事件的爆發從根本上說是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到重要轉折關頭矛盾的集中體現。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曾為讀者人數的持續增長提供了保障,至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讀者達到4.55億,再靠讀者人數的絕對大幅增長來維持網絡文學產業的增長遇到瓶頸。這一年,閱文在線閱讀業務收入37.1億元,同比下降3.1%,付費閱讀所提供的發展動能越來越小。想辦法爭取閱讀盜版作品的用戶、不愿付費的用戶等成為可行選擇,通過廣告獲取收益的“免費閱讀”模式出現并快速發展,僅兩年時間即帶來高達60%的用戶增長量。免費模式面臨的問題一是為吸引眼球,不太注重作品質量而推出了大量“三俗”作品,對此需要加大監管力度;二是目前新的“免費閱讀”模式仍處于燒錢階段,模式前景仍未確定,且對逐漸形成的付費模式形成了一定沖擊。
網絡文學行業應對收費閱讀收益下降的另一個辦法是打通產業鏈,通過IP開發實現增值。5G時代,短視頻、直播、音頻等與網絡文學閱讀展開了直接競爭,網絡文學產業依靠文字閱讀獲取收益的獨立性降低,而作為內容支撐的基礎性、龍頭性意義增強,向跨業態發展的產業形態轉型。近年來,熱播的影視劇,如《大江大河》《羋月傳》《甄嬛傳》《瑯琊榜》《親愛的翻譯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慶余年》等,動漫、游戲、漫畫如《斗破蒼穹》《斗羅大陸》《全職高手》等,都是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2019年,閱文版權運營收入44.2億,同比激增341%,在總收入中占比躍升至53%,成為第一大收入支柱。
總體來說,網絡文學經過多年的發展進入了滯漲期,到了通過發展模式的變革和豐富實現突破的節點。今后,網絡文學的發展模式將更加豐富,作為文娛IP的重要源頭,網絡文學將更多承擔文娛產業內容支撐的基礎和引領作用。
當下網絡文學行業發展的周邊環境還存在很多問題,壓縮了行業的發展空間。盜版是網絡文學發展的大敵。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總體盜版損失規模約為56.4億元。盜版平臺通過搜索引擎、門戶網站、自媒體等進行推廣,在閱讀和下載頁面內嵌廣告獲得收益,形成了完整產業鏈。盜版嚴重影響了網絡文學的收費模式,免費模式的興起,某種程度上也是運營平臺對抗盜版的努力。“小黃文”“戰神文”“豪婿文”等自媒體低俗文字嚴重沖擊網絡文學的行業秩序,也影響了網絡文學的聲譽。隨著自媒體快速增長,此類文字有泛濫之勢。
破局之道
此次閱文集團人事變動引發的輿情事件是中國網絡文學行業因發展模式和生態轉變引起的問題,需要我們積極應對,以推動中國網絡文學健康發展。
網絡文學的核心生產力是作者。保護作者的權益,調動作者的積極性,推出高質量的作品,是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根本。有關方面應加強網絡作家權益保護,促進平臺和作者之間建立公平、良好的關系,通過有效的平衡,營造利于網絡文學發展的良好生態,共同把蛋糕做精做大,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網絡文學平臺應共同商議制訂相關公約,加強自律,抵制“霸王條款”,倡導良性競爭。
在新的文創業態中,網絡文學不管自身的閱讀收益規模有多大,但對行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不可替代,加強精品生產不論對網絡文學自身還是對整個文娛產業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大對盜版和低俗文字的打擊力度,提高網絡文學綜合治理水平,進一步優化網絡文學行業發展生態。
目前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的國內增長遇到瓶頸,海外傳播將成為新的增長點。要推動機構間的跨領域合作,需進一步深化產業鏈內部的協同與整合,提高中國網絡文學對外傳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改進和完善傳播機構的運行模式,做好中國網絡文學全方位、大縱深的整體性、生態化輸出,擴大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