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搶救性保護鄂溫克等民族瀕危語言,鼓勵中小學生學習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0日消息,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了解到,內蒙古近日啟動鄂倫春語、鄂溫克語和達斡爾語語言文化大數據采集與平臺建設項目,搶救性保護這3個人口較少民族的瀕危語言。
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是生活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人口較少民族,其中,人口最少的鄂倫春族全國總人口不足萬人。這些人口較少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語言世代靠口頭傳承,因此,語言流失嚴重,如今會說這3種民族語言的人越來越少。
為保護這些瀕危語言,內蒙古今年撥付專項經費、組織相關專家在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聚居區開展田野調查,廣泛收集這些民族使用的詞匯,并標注語言發音,建立3種語言的數據庫,旨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和傳承這些人口較少民族語言文化。據了解,鄂倫春語、鄂溫克語和達斡爾語語言文化大數據平臺建成后,將為少數民族同胞、語言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便捷的語言學習平臺。
同時,內蒙古發揮鄂溫克族研究會、達斡爾族研究會和鄂倫春族研究會的作用,在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區舉辦不同形式的語言會話培訓班,鼓勵中青年人、特別是中小學生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