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吳長青:建構IP時代網絡文藝新的美學原則
    來源:網文新觀察(微信公眾號) | 吳長青  2020年05月11日08:53

    一、重新審視網絡文學與網絡文化

    網絡文學的本質是什么?從20年網絡文學文本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網絡文學文本極其復雜,常規文本或者是規范的文本主要集中在歷史類、盜墓類、都市愛情、科幻和武俠類等經典通俗類型小說上,這些作品也是出版社關注度相對比較高的。但是,還有大量淺顯文字與軟色情混搭的地攤文,因為傍上了互聯網軟件,輕而易舉地走進了普通人的閱讀視野。通常,我們會把常規文本,也就是與IP接近的這部分文本看作是網絡文學,而對另一部分視而不見,其實,在網絡文學實際經營中,那一部分才是真正代表網絡文學的部分,而通常被我們視作網絡文學的部分其實與傳統文學是無限接近的,只不過網絡的海量存量與傳播手段,是傳統紙質期刊無法企及的罷了。

    如此看來,網絡文學可以說是一個被意識形態所遮蔽的詞兒。問題不在網絡,而在于文學。因為,我們總覺得傳統文學已經失去了時代感,更已無力解決當下的精神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傳統文學已經失去了大眾,而網絡無處不在,作為與時代同步發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已經成為大眾文化的首選。科技和時代作為意識形態的內容之一,成功斬獲時代的最佳位置,成為時代的封面圖像。網絡搭載的,或者利用網絡來搭載的,都曾橫行一時,風光無限。重回文學的議題上來。當無數人把對傳統文學的失望轉向網絡的時候,或者說,當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再帶著渴求的目光閱讀期刊的時候,網絡的便捷便有了正當的理由,順理成章地與新一代讀者形成了攻守同盟的親密關系,誠如痞子蔡二十年前的一部小說《我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一樣曖昧而溫柔地占據了年輕人的心。這說不上是網絡文學的“幸”,更談不上是傳統期刊文學的“哀”,今天看來,這算是技術讓網絡文流行起來。

    這就不能不說到“數字出版”這個技術變革下的行業產物,“數字出版”這一概念涵蓋了傳統紙質出版物的“電子化”以及網絡原創文學兩大板塊。按照現有的出版機制,“數字出版”的邊界地帶相對模糊,因此,大量網絡原創“地攤文”混跡在其中,成為監管的邊界地帶,而這一部分恰恰是前文所說的“網絡文”,而不是“網絡文學”。

    “網絡文”的盛行其實并不是我們今天人的事。王德威在其《被壓抑的現代性——沒有晚清,何來“五四”?》一文中將清末小說的現代性作了一番總結,其中第一條就是:自19世紀中葉以來的俠邪小說,雖為五四學者所詬病,卻在開拓中國情欲主體相像上,影響深遠。這些作品雜糅了古典情色小說的兩大傳統——感傷及艷情,而能賦予新意。如《品花寶鑒》(1849)總結了古典以來余桃斷袖的主題,竟向《紅樓夢》《牡丹亭》借鑒,敷衍成一大型浪漫說部。又如《花月痕》(1872)反寫才子佳人的素材,因成就“才子落魄、佳人蒙塵”的凄艷故事。《海上花列傳》(1892)作者韓邦慶為百年前一群上海妓女作“列傳”;《孽海花》中花榜狀元賽金花以淫邪之身,顛倒八國聯軍統帥,扭轉國運,是20世紀最曖昧的神話之一。①這樣的敘事傳統在網絡發達的當下得到了延續與傳承。上溯到中國古代,這也是中國自小說文體誕生以來慣常的創作手法。這與創作者的主觀創作意識以及網絡運營方的商業利益密不可分。譚帆認為:“明末《歡喜冤家》《鼓掌絕塵》《宜春香質》《弁而釵》《載花船》等話本小說在文體形態上普遍出現入話體制退化、敘事韻文運用大量減少。體制章回化、篇幅大增、情節更加豐富曲折等“適俗化”現象。這種文體形態變化的主要成因就是晚明以來書坊對通俗小說創作和傳播的控制,以書商及其周圍下層文人為主體的創作隊伍有獨特的創作指歸,濃厚的商業傳播意識和讀者接受意識無疑是其中最為首要的因素,故而文體的變化實際表現為對小說商業傳播性的考慮和對普通市民審美趣味的迎合。”②

    “網絡文”的“情色”屬性說到底是一種欲望的“消費表達”,與傳統文學的“欲望消費”是不一樣的。傳統文學中的“欲望消費”是一種寫作策略,其動因是基于“批判的手段”(我無意于對傳統文學進行辯護),而“網絡文”是典型的“表達消費”,核心動力就在于“如何帶動和刺激消費”。也就是說,寫作的目的在于如何讓人樂意消費。按照法國后現代批評家讓·波德里亞的“消費理論”的說法就是:“消費的真相在于它并非一種享受功能,而是一種生產功能——并且如此,它和物質生產一樣并非一種個體功能,而是即時且全面的集體功能。”③如此看來,“網絡文”在網絡上出現一種所謂的“爆款”也就讓人不難理解了,而且,生產方還要給它進行“精心打扮”,竭盡全力給這部分產品進行“包裝”,甚至還要舉辦各種“發布會”“推銷會”等等。這本身與評判性寫作策略的“欲望消費”并不是一路子。“網絡文”主要以“軟情色”為主,聰明的人們也會給它各種合法的命名:吃雞文、虐文、快穿、總裁、婚戀、古言等,其中對豹紋(爆文)還進行IP孵化的承諾,網絡上各種自媒體群也是集中的“交易場所”,千字30-1000不等,明碼標價。

    種類繁多的“網絡文”之所以如此活躍,自然與消費群體的龐大有關,需要對大眾的閱讀心理進行梳理。這類人群的“潛在閱讀”毋庸置疑起到了“維穩”的作用,也帶動了部分就業,比如作者和經營者,對社會短時間內并不會形成巨大的破壞。批評家們也不屑關注這類人群,這類文本自然也不會登上大雅之堂,而是僅僅作為一種“潛在文本”流行于網絡,活躍于民間。因此,當我們對“網絡文學”寄寓更多期待,甚至把“走向海外”的民族大任期許于“網絡文學”的時候,海外的明白人自然是知道我們所說的“網絡文學”是哪一部分。但是,我們卻對網絡上充斥著大量怪誕與情色意味的“網絡文”視而不見,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因此,對“網絡文學”的厘清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在另一個角度上,很多研究者對此并不認同,甚至認為那些“網絡文”是沉渣,是泥沙,這在根本上忽視了“網絡文”存在的社會基礎,如果客觀地去看,自然也會以一種“包容”的態度對待所謂的“沉渣”。這就引出了本文開頭提出的、對“網絡文學”的研究是文學研究還是文化研究的命題。

    在讓·波德里亞看來,“流通、購買、銷售、對作了區分的財富及物品/符號的占有,構成了我們今天的語言,我們的編碼,整個社會都依靠它來溝通交談。這便是消費的結構,個體的需求及享受與其語言比較起來只能算是言語效果。”④顯然,“網絡文”有著自己的言語結構,也是閱讀人群的心理顯現。對“網絡文”,不僅不該一禁了之或是視而不見,還應將其看作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執政黨和國家把“扶貧”作為時代的主題之后,對“網絡文”的研究與關注理應提到一個高度,需要對“網絡文學”進行重新命名。時代發展之快,我們都來不及好好為新的文學樣式命名,便直截了當地在網絡與傳統期刊文學之間劃了一條分水嶺,將網絡上發表的原創作品都叫做“網絡文學”。現在想來,這樣的判斷顯得多么簡單粗暴,不明所以然。

    當我們過分放大“網絡文學”效應的時候,也忽略了對傳統期刊文應有的關注,放棄了對傳統文學的改造與提升,更蔑視了傳統文學對互聯網社會的融入,從一個側面也放任了“網絡文”在網絡上形成的所謂“新社區”對所輻射到的“新階層”的文化影響。這是當下所有網絡文學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高度重視的。

    二、網絡文藝IP化的現實處境

    以原創網絡文學為源頭的IP成為網絡文藝的核心,網絡文藝的競爭核心正從數字版權向全版權轉化衍生。事實上,自從閱文集團、掌閱科技和愛奇藝三家網絡文藝公司相繼上市開始,國內以互聯網為傳播載體的網絡文藝娛樂付費企業就呈現出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當下流行的知識付費模式是從傳統方式向互聯網轉移的一種新的變革,而娛樂付費與知識付費相比,無論是在人口規模還是在付費習慣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網絡文藝將在付費模式的倒逼下,尋求無論在廣度還是在深度上的、新的突破。其中,固然有對內容的依賴,但對新技術和人文關懷的迫切需求將成為未來企業競爭的核心。

    IP娛樂付費的模式結構要比知識付費產業鏈簡單,通常以優質內容吸引用戶付費。與以往不同的是,知識付費產業鏈要復雜得多,可以看成出版、傳媒和教育的交集。而知識付費相比娛樂付費要艱難得多,如果從兩者的差異中對比可以發現,一個是先易后難,一個是先難后易,娛樂付費屬于前者。這是由各自的產業屬性決定的。

    IP解決的、優質內容的供需問題,是基于“數量”和“質量”的娛樂產業功能作為優先原則的。在IP產能豐裕的情況下,網絡文藝需要集聚新的動能,未來也將由單一的內容競爭轉向多層次的服務以及全方位的人文關懷上來。也就是說,在網絡文藝審美疲勞之后,需要一種新的美學原則來支撐,即網絡文藝在滿足產業屬性的同時,需要向深度文藝屬性上轉移,需要在人性本身潛在的需求上傾注更多的關懷。因此,分層消費、差異消費將是后IP時代網絡文藝最大的特點。

    基于“受眾”與目標人群的培育將是未來網絡文藝競爭的重點。在宏觀層面上,需要積極尋求新的、美學觀的突圍。毫不諱言,網絡文藝理論建設與人才培養是嚴重滯后于產業發展的,對網絡文藝的美學觀還沒能真正地總結出來,特別是對于新興人群的審美趣味和閱讀品位還不能形成有效的文化、知識干預。娛樂內容也不能擺脫對受眾的過度依賴,以受眾為中心依然是當下網絡文藝的基本格局。被動、從屬的地位也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

    網絡文藝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走出這樣的窘境。同時,作為國家的重要文化力量,還要參與全球文化競爭。因此,網絡文藝肩負著對內、對外的雙重任務。顯而易見,網絡文藝僅僅靠少數人的參與,根本上來說,是不能支撐起這樣的任務的。

    其次,沒有正確的精神價值和呼應時代的好作品來引領,網絡文藝極容易陷入一種“單向度”的孤立和表面繁榮的“集體狂歡”,甚至有著波德萊爾所指的“偉大的傳統業已消失,新的傳統尚未形成”的“惡之花”。這是網絡文藝在發展過程中極易出現的“魔咒”。

    建構“以人民為中心”的網絡文藝美學觀顯得尤為迫切,一方面來自國家對網絡文藝的期許和訴求,另外一方面也是網絡文藝植根大眾的必由之路。

    一是培養一批植根于人民,與人民榮辱與共的藝術家。鼓勵他們創作出反映人民疾苦,凝練人民智慧的、喜聞樂見的好作品,以優秀的作品鼓舞大眾,樹立民族自信心。

    二是加強文藝理論建設,總結凝練出網絡文藝的美學理論,引導創作,促進創作。培養大眾積極樂觀向上的審美觀,特別要在實踐中具有指導價值,上得來,下得去,真正使得理論與創作形成有效的呼應,形成創作與理論并行的、共鳴與批評共進的良好格局。

    三是正確處理好資本逐利與價值引導的關系。這是網絡文藝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資本具有先天的“逐利”性,而社會主義文藝也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這需要國家建立一整套對網絡文藝發展方向的有效干預機制,如何在法治環境下引領資本劃清“邊界”等。

    四是積極營造良好的網絡文藝生態。營造這樣一種生態,需要在整體上建構新型的“網絡文藝生態觀”,既有國家監管層面的、法治的完善,也有市場對網絡文藝的反向干預,以及政府監管的“退出機制”,還有網絡文藝行業的自律,加強這四方面協調機制的完善,能使得網絡文藝在積極、健康的軌道上行進。

    三、“人民為中心”美學特征

    網絡文藝相較傳統文藝,在精神和藝術傾向上并沒有所謂的“分水嶺”。也就是說,在國家層面上,并不需要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文藝方針”。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成本的降低,網絡文藝會逐漸成為文藝的主流,因此,網絡文藝普惠全體人民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網絡文藝的“新”是相對的,換一種角度說,這種“新”是技術推動下的文藝樣式的“新”,包含了文藝的話語表達形式、傳播方式和滲透力度等等。需要在更深層次加強對以上諸方面的研究,形成新型的美學特征。

    一是借鑒、吸收優秀傳統文藝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成果,凸顯社會主義文藝的核心價值。網絡文藝需要面對中國歷史和當下,總結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需要對現實進行人文關懷,關注民生重大問題,是文藝家的使命和責任。做到“沉”到人民中去,“體悟”人民的喜樂悲歡,與人民心連心。真正反映出社會的“現實”,人民的“現實”,而不是虛假的“現實”,偽造的“現實”。“真正的現實主義在哪里呢?果真神秘、怪異到難以捉摸,甚至豐富到可以忽略不計嗎?在筆者看來,現實主義在人民創造社會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實踐中,也在奮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改良社會秩序走向溫和、進步的智慧里。文藝工作者需要走進基層一線,深入生活,目及四野、眼觀八方,體驗火熱的生活帶給人的感性認知,而不是迷信書本、追逐碎片信息、斷章取義地理解歷史。否則,一方面造成了歷史、當下以及未來的斷裂;另一方面又使得帶著偏見的成規約束了創新思維,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態度上的搖擺不定,深層次影響到改革的成果能否惠及人民,能否改到實處。”⑤

    二是對網絡文藝中“類型化”的合理拓展和延伸。類型文是網絡文藝的主要藝術樣式,類型文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如俗套、程式化、單調蒼白的人物場景設置等等,這些既會影響網絡文藝題材的開掘,也會影響其在精神向度上的提升。最近馬云、宋衛平入局投資,茅威濤下海打造越劇IP、高曉松開發音樂IP《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愛讀文學聯合相關機構開發、定制中國工業IP......這些利好的跡象表明網絡文藝在向縱深發展,在向經典開掘。

    三是重新建構“個體”價值。確立文藝的“個性”合法化曾是一代文藝理論家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在一個充分尊重個性價值的理性社會里,如何使得個性更具民族化?這不僅僅是世界觀的問題,也是秉持什么樣的藝術觀的問題,我們既反對藝術形象“臉譜化”,也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因此,如何處理“個性”,塑造“共性”是當下網絡文藝面臨的新問題,這也是建構“以人民為中心”的網絡文藝美學觀的重點所在。當下人的精神生活紛繁復雜,價值多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塑造符合藝術本質的“個性”和具有民族群像的“共性”,是當下文藝美學的難點之一。

    四是民間意識與國家意志的張力與融合。這是文藝美學連接當下與未來的重要維度,古往今來,文藝形態不外乎在這兩個維度上游離,鑒于歷史經驗和整體文藝觀的考察,民間意識須與國家意志形成合理的張力。民間有活力,國家有方向,兩者之間既要有機地互融互補,也要保持文藝的相對獨立性,促進網絡文藝在國家文藝政策范圍內的創造力尤為重要。關注日常的大眾美學如何能夠既接地氣又清新脫俗?民間趣味何以上升到一個民族的品位?這是網絡文藝美學建構中的又一難點。

    五是對外傳播中的民族形象。網絡文藝走向海外是不爭的事實,也漸漸釋放出了新的動能。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以什么樣的作品樹立海外中國形象?什么樣的作品能夠吸引海外受眾?藝術的世界共性不因族群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在這點上,經典文藝作品不存在出口轉內銷上的難題。我們迫切需要建構一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美學觀,恰恰這也是對內對外達到一致的美學觀。我們需要凝練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友好等共性,這是世界為之認同的價值,當然,也是網絡文藝的美學之路。

    毋庸置疑,網絡文藝是植根于互聯網技術土壤的新型文藝樣式,形式也會呈現出多樣性,甚至產生出與主流價值迥異的另類文化,面對如此復雜多變的文藝觀,我們需要秉持一種積極開放、包容的心態認真研究新生事物,及時總結其文藝范式與審美特質,文化監管部門需要提高執法水準,共同營造風正氣清,百花齊放的良好創作環境和運營環境,使得新的美學觀得以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四 、 IP的流變與趨勢

    如果把IP看作網絡文藝在特定發展時期的產物,特別是在“網紅”經濟時代的一種權宜之計,也未嘗不可。但從長遠來看,這是暫時的。分眾、分層、分流是必然趨勢,特別是在創作數量積淀到一定程度時,受眾對市場的依賴將由作家選擇機制向優質作品轉變,IP可以看作是小循環的創意經濟,而完善的市場機制必將向差異化、分眾化的優質作品轉移。這樣來說,基于作者優選的IP必將受到挑戰,這也是對網絡文藝發展的回應,受眾必然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上,對于內容形成新的需求。

    IP不再是統一素材或題材的“變體”,而是向綜合類縱深挺進,甚至會在一個大“類”上精進,這對創作者必將形成新的挑戰。特別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淀之后,在業內資深藝術家的參與下,通過對文藝素材、行業等大“類”的分層,分類、分批次地進行分揀,然后推入優選,在國際范圍內也可以進行版權的區塊鏈分銷。

    在一定意義上,這既需要國家對網絡文藝標準進行確立與規范,也需要民間形成一種積極的“差異中的共性認同”自覺意識;這既需要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也需要參照文明社會的價值,建構一種合乎民族特性、順應時代發展的網絡文藝美學觀。從這樣的層面上來說,IP的流變會促使網絡文藝創作主體逐步趨向于對大循環的認同。

    與此同時,IP產業文化的積極作用正在釋放。它會潛移默化地推動行業向優質、高效的方向發展,并影響多產業的深度融合。關于對未來的展望,有專家指出:“泛娛樂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信息消費與實體消費同步升級的大潮中,IP將進一步成為產業融合的‘酵母’,與農業、制造業、服務業進一步結合,形成‘IP+產業’的新模式,成為產業品牌升級、文化升級的新風口。”⑥

    當然,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運營水平的不斷提高,IP的發展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既需要對互聯網與文藝形態進行融合研究,也要對網絡文藝的單一形態進行研究,揚長避短,相互促進,達到兩者之間的互容共享。

    互聯網文藝是跨界文藝,需要多層次、復合型人才的參與,這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既要注重基礎創作和運營人才的培育,也需要對科技人才進行培養。伴隨著AI、VR、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技術的發展,文藝也會變得異乎尋常的活躍。新的創新方式正在不斷涌現,新的IP模式也將會在不遠的未來橫空出世。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文藝的發展既是誕生IP的直接推動者,也是IP流變的外在客觀環境。利用IP的聚合作用促進產業發展,將是未來網絡文藝融合行業、產業生態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

    總之,建構網絡文藝“以人民為中心”的美學觀,其核心在于網絡文藝能否在新時代承擔起增強人民文化自信的責任,特別是在當前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面前。要影響到人們的現實生活,創造出一種以“實現人民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為內核的、“網絡現實主義文藝”的精品力作,便要接受巨大的時代挑戰,也要勇敢地擔負起這樣的使命。網絡文藝走在生活的第一線,也是距人民大眾最近的文藝樣式,因此,網絡文藝工作者需要沉下心來,謙虛地走到人民群眾中間,發現他們的疾苦,更要挖掘他們勤勞、勇敢、善于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品格,積極充分地發揮好網絡文藝反映主流價值觀的作用,不可停留在表面的娛樂層次。讓人民真正成為網絡文藝創作的主力,也是網絡文藝內容的主要內核。只有這樣的力量匯聚起來,才能真正建構網絡文藝現實審美的人文基礎,進而成為牢不可摧的文化力量。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北岛玲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