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版集團舉辦第18屆世界圖書和版權日紀念講壇—— 閱讀,溫潤心靈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在這繁花四月,書香濃郁的日子里,第25個“世界圖書和版權日”在4月23日如約而至。從2003年延續至今,每年的這一天,北京出版集團都會開展主題紀念活動,對奔忙的現代人來說,更像是一個提醒:別忘記讀書,別忘記閱讀帶來的歡樂與感動,希望人們回歸閱讀這一健康、高尚、純粹的生活方式。
2020年“世界圖書和版權日”,北京出版集團推出“閱讀,溫潤心靈——北京出版集團第18屆世界圖書和版權日紀念講壇”,以閱讀的方式,在文化與科技高度融合發展的5G時代中,履行出版企業的文化使命和責任擔當,廣邀名家學者相約線上閱讀分享,共品書香,共話人生。希望書香里的安靜篤定能傳遞給人們溫暖與力量,驅散陰霾、燭照人心。
本屆講壇邀請了韜奮基金會理事長、出版人聶震寧,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則臣,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讀書》欄目制片人、全民閱讀形象大使李潘,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文藝記者、主持人董彬,通過線上音頻、視頻的方式發表主題演講,暢談關于讀書、寫作以及出版的感悟。
本屆講壇主旨策劃人、北京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偉表示,“全民閱讀關乎民族的興盛和進步,盡管因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展、閱讀方式多元呈現,但營造全民閱讀的崇高氛圍依然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作為出版人,有責任關注全民閱讀,為推廣閱讀、豐富讀者的閱讀生活盡一份力”。
談到本屆講壇的主旨內涵,他說,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透過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性事件的表象,來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而閱讀則成為了一劑安慰良方,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富足和快樂。本屆講壇活動旨在繼續倡導每個人在飛速發展的時代里享受閱讀本身的魅力,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在主題演講中,演講嘉賓們從不同角度暢談了自己對于閱讀的作用、當下意義等話題的思考。聶震寧認為,在這個全世界共同經歷的特殊時期,居家抗疫同樣帶給人們諸多啟示:閱讀與出版共生發展,好書和讀者相伴攜行。無論時代變遷、媒介更迭,精神滋養始終是閱讀的最終指向。
阿來通過視頻分享了《云中記》在創作過程中的感受與思考,他談到,“文學存在的價值,在于它往往更飽含我們深摯的情感,更能體現我們守持的價值觀念,把人類那種不屈不撓的、堅韌的,對明天永遠充滿期待,對生命總是充滿美好寄托的主體性精神彰顯出來”。
徐則臣認為,“雖然人一生的時間、精力是有所局限的,但閱讀能讓我們相對單一的生活變得豐富,讓我們的內心足夠寬闊、包容。通過書籍,我們可以學會在自己的人生中慎思、明辨,同時走近更多人或偉大或平凡的故事,擁抱一個更加廣博而澄澈的世界”。
梅子涵發出了“要從生命的童年時期開始栽種”的倡議。他表示,閱讀,讓我們擁有更為優雅的生活詩性和生命趣味,良好的閱讀習慣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李潘從做讀書節目的親身感受談自己對閱讀的理解,她談到,我們要真的喜歡讀書,不一定很多,但讀的書要真正化為滋潤心靈的養料。在這眾聲喧嘩的時代,應該有閱讀的聲音。
董彬通過“斯芬克斯之謎”的經典故事,引出“如何認識自我”的思考。他認為閱讀不僅能溫潤人們的心靈,更可以幫助人們獲得諸多關于“我是誰”的思考和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