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伍德:疫情恐慌蔓延時,人們總希望能指責一些東西
新冠疫情下,各國紛紛采取封閉隔離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持續蔓延。這一措施也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滿。但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作者、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對此表示,不能將其當作一種反烏托邦。她說:“我們這個封閉的世界可能是一個你不想去的、令人不快和恐懼的地方,但它并不是反烏托邦。”
據英國《衛報》4月16日報道,阿特伍德在接受BBC第五頻道的艾瑪·巴尼特(Emma Barnett)現場采訪時表示:“嚴格來說,反烏托邦是指一個你不想生活在其中的、令人不快的社會。而這一次(新冠疫情下各國的封鎖措施)并不是深思熟慮下的刻意安排。人們可能做出了不太愉快的安排,但這并不是蓄意的極權主義。”
阿特伍德說,這是一場“緊急危機”。她說:“雖然你感到恐懼和不快,不想置身其中,但它并不是由一個控制你的政府安排的。”
阿特伍德
阿特伍德將有關5G傳播新冠病毒的陰謀論與14世紀鼠疫襲擊歐洲時人們的反應進行了比較。她說:“當恐慌蔓延之時,人們希望能有什么東西可以指責。如果你能找到可以指責的東西,你就能消除威脅。所以在黑死病肆虐時期,麻風病人會因為從一個城鎮跑到另一個城鎮而被指責;吉普賽人也會被譴責,因為他們到處旅行;猶太人也會遭到指責,因為所有常見的原因。還有女巫,你知道那些女巫嗎?她們被認為是導致瘟疫的源頭。所以人們認為,如果你可以消滅所有這些人,那也許就不會有瘟疫了。我想,人總是有一種燒東西的沖動的。”
此外,阿特伍德還批評了政客們使用好戰的語言來描述他們應對傳染病的方法。
她說:“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一個良好的免疫系統和醫療保健狀況,那在疫情中就能幸免于難。但有些人不具備這些條件就染上了病,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是戰士。這種說法有責怪受害者之嫌,就好像他們被病魔打倒了,是因為他們沒有努力戰斗。所以我沒有使用那種語言,這不是一場戰爭。”
阿特伍德預測,這場危機將促使全世界更加重視醫療衛生工作與全民醫療保健。這位加拿大作家說:“你可以看到(美國)邊境以南正在發生的混亂,有些州得不到足夠的醫療支持,它們對此沒有計劃,應對危機真的很困難。這也提醒了我們,我們也曾得到過這樣的警報,我們甚至也有過應對傳染病的計劃。當沒有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它們就被束之高閣了。很多國家對此還沒有做好準備,如果它們能記得歷史上的教訓,提前做好計劃和準備本來是可以做到的。”
阿特伍德的伴侶格雷姆·吉布森于去年9月去世。而面對疫情期間隔離在家的狀況,她表示:“從去年9月開始,我的生活就一直很艱難,但我一直在練習獨處。是的,這很難,但我在這個星球上并不孤單。”
本周三,有消息稱,阿特伍德將與妹妹露絲(Ruth)一起,在BBC周四的《晚間前排》(Front Row Late)節目中表演愛倫·坡的《紅死魔的面具》的“隔離木偶劇”。
該節目主持人、古典主義學者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表示,這些木偶是由“她們碰巧在家中能找到的東西”制作而成的,其中還有用消毒洗手液做成的角色。比爾德說:“這聽起來很有趣,也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