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茂:江華文學還待發掘更多處女地
如何看待文學圈里的“江華現象”呢?對此,聶茂說:“江華的相對封閉性使其成為天然的精神避風港灣,并最大程度地留存了地域民族元素,是民族歷史的活化石。江華的地理位置封閉,民族成分單一,容易形成特點鮮明的文學創作整體風貌,目前這種相近的創作風貌已經逐漸形成:在這個民族成分單一的文學創作隊伍里,表現著故國之戀、人性之思,充溢著濃郁的民族審美趣味。”
聶茂表示,形成作家群需要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是要有一定數量的成名作家,區分作家群的關鍵在于作家的名望到了什么層次,在什么范圍內;第二,這些作家植根于自己生活地域的文化特色,并構成大體相近的藝術風格,具有較強的鮮明性。
作家群的作家們通常是把自己創作的根深深扎在地域或者民族的土壤中,自覺開掘所在地域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心理結構和生活方式,使他們的創作在整體上顯示出嗅覺敏銳、視野開闊、思想深刻、富于藝術探索精神的特點,洋溢著濃郁而又獨特的藝術風貌。
“作家的思想感情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地,浸潤地域和民族的精神風貌,才有可能得到完美的藝術外化?!甭櫭f,江華作為瑤族自治縣,文化遺產豐富,瑤族傳為盤王的后裔,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生日,每年的這天,瑤族兒女、盤王子孫便齊聚盤王殿,高奏長鼓笙樂,敬獻美酒香燭、三牲清禮,為始祖盤王賀福祈禱。
除了瑤族民族風情之外,江華的魅力也主要來自山水。江華背靠大瑤山,面對沱沱河,山水相連,由山水而生成,為山水所滋養,因山水而繁衍。在江華瑤族人的心目中,這里的山水有獨特的地位。
聶茂認為,近年來,江華的文學創作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涌現出一批較為優秀的青年作家,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當我們把目光放在走向全國這樣一個宏大的背景上回視江華創作隊伍的總體水平時,就不能不承認這支創作隊伍還須深化自己的創作思想,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發掘許多仍屬于荒蕪狀態的處女地。
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人的心理、精神和欲望在多種觀念的纏繞、沖撞和困惑中得到了飛躍式的更新。江華雖然地處偏僻地域,但依然深受國家經濟形勢的影響,在市場經濟逐漸走向深入,人們的思維意識集體轉向的背景下,瑤族也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他們也在傳統與現代、精神與物質的過渡中糾結,民族性在其中經歷了怎樣的蛻變,傳統社會在現代性面前經歷了怎樣的抗爭,都是江華作家應該關注的領域。長遠來看,這一領域的文學創作也將成為歷史新時期的文學主流。
如果江華文學能夠接受新的藝術思想,領略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就可以推動文學創作進入多方借鑒和多元選擇的階段。目前,部分作家自覺地進行了一些創作方法方面的探索和嘗試,但總的說來這種探索還是初步的、零星的,藝術手法還相對單一,還未引起多數作者的足夠注意。
“江華瑤族的作家們欲以群體的方式引起全國文壇的注目,還需深入開掘江華這塊沃土上的風俗人情的特點,釀造獨醇的藝術美酒,被讀者認同,得到評論界的承認。這支創作隊伍也只有在涌現出更多的成名作家、拿出更多的反映本地文化特點的優秀作品時,才有可能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實力的作家群?!甭櫭f。
面對聶茂對江華瑤族作家群的期望,李祥紅表示,江華作家群確實應該靜下心來讀一些書,做一些深刻的思考。也許,這是離開江華的他擁有的一個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