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古代文學話語體系的本土重構與全球視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徐建委  2020年04月02日09:41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20世紀初從海外傳入的,遵循的是歐洲19世紀后半葉的文學史研究模式,以此形成的理論話語體系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本土傳統不相適應。這也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重寫文學史”這一話題在學術界興起的原因。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文學領域的話語體系建設對古代文學研究而言意義重大。建設兼具本土特色和國際視野的古代文學話語體系,應該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深化史傳研究 重構文學基礎概念

    中國古代文學話語體系的基礎概念是“文學”,來自海外。西方學術話語體系中,“文學”是一個逐漸變化的概念。英語中的literature源自拉丁文litteraturae,意義本為“著作”,指一切文字作品。18世紀以來,文學開始用來指代虛構和想象的著作。20世紀60年代開始,文學的意義一直受到“書寫”“傳播”等概念的挑戰。長久以來,我國古代文學研究一直沿用的是歐洲早期對“文學”的定義,特指具有想象力的作品,且多年來幾乎無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古代文學話語體系研究的進程。當下,我們確實需要重新定義“文學”這個基礎概念,使之可以和中國本土傳統相融合。中國傳統的文章學概念比較接近于拉丁文litteraturae的意義,有鑒于此,我們可以將“文學”的含義回溯和重構,即回到中國古代的“文學”或拉丁文意義上,進而擴展話語體系的研究對象并更新其研究模式。

    重構“文學”概念的意義在于回歸傳統理解,拓展研究范圍,并為全新的理論話語的出現提供更多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史傳文獻的重新發現。史傳的書寫一直是衡量古代文人“文學”才能的主要標尺之一,史傳文獻也是中國古代存量最大的文學作品種類之一,但絕大多數史傳文獻在“文學”研究領域幾乎沒有位置。然而,就重要程度來說,史傳才是中國古代最為重要且最具特色的敘事文學。如果沿用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概念,就會把絕大多數的史傳排除在外,這對古代文學研究而言是很大的損失。如若對史傳文獻的研究得以全面拓展,那么因其龐大而系統的存世量,對文學理論話語和文獻理論話語研究意義重大??梢?,以本土傳統重構文學概念,史傳進入文學研究的范圍是非常自然的選擇,它可以豐富整個中國古代文學話語體系,乃至為世界文學研究提供新的理論話語或原創性啟發。

    文學概念的重構本質上是研究的視野下沉;在另一個維度上,這又是文學研究意義的提升。古代文學研究基礎概念的重新塑造,不僅豐富了知識資源、理論形態和語詞概念,也會促使其話語體系發生系統性蛻變。

    引入文學研究的公共性視角

    基礎概念是古代文學話語體系研究的靈魂,立足于基礎概念的研究方法則是它的根基。100多年來,中國古代文學話語體系研究是以“作者—作品”這對共生概念切入文本的。沒有“作者”的幫助,我們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去理解“作品”?!白髡摺笔枪畔ED時代以來西方學術傳統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有兩個核心的要素:私人性和所有權,這也正是我們秉承的作品分析前提。然而,中國傳統的文章學話語體系中,詩文的公共性價值占有更為重要的位置。從這個角度看,20世紀以來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最大的問題之一,也許就是對文本公共性的忽視。

    在研究中引入公共性視角,對話語體系研究的意義和價值是多方面的。

    其一,重新認識古代各類作品的功能與意義。公共性思考維度,可以讓我們從文本的功能層面重新認識古代文本。大體上,詩文是自我表達的寄托,史傳是公共價值的寄托,但個體思考也會深藏其中。古人關于國家、歷史和人類的整體性思考,從《春秋》以來一直是史傳文獻的重要主題。公共性視角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發現不同類型文獻的價值和意義,促進話語體系中觀念、方法和術語的變革。

    其二,增加“情境取義”的文本切入視角,優化話語體系的基礎結構。文本不僅僅是自我表達的媒介,也是特定歷史情境或特定文化傳統的回聲,它具有雙重性。中國古代的作品往往有“情境取義”的特質,即在歷史社會或文化傳統語境中獲得意義。詩文中個人的聲音只是表象,背后所代表的公共的聲音才是內核。這樣的思考角度并不罕見,但尚未形成方法上的自覺。我們不僅要從作者或內容的角度來解讀文本,也需要從價值和功能等公共性的角度來呈現文本的意義。

    其三,推進文本理解方式的多元化。基于個體視角構成的話語體系是單一的,加入了公共視角之后則顯得更加豐富。在舊有“作者—作品”模式下,我們更習慣于沉浸式的文本理解,即在文獻細讀的基礎上,力求在透徹了解文本的細節和意義的基礎上去理解“作者”。公共性視角則可以讓我們與文本保持距離,進而觀察和分析文本的語境。這實際上接近于一種間離式的文本解析方式,為我們以全局眼光理解文本提供了可能。

    其四,逐步形成全新的文學史理解方式,為古代文學的話語體系研究提供更多可能。傳統的線性文學史觀近年來顯現出不少弊端,這種文學史的理解方式與“作者—作品”為主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程度的關聯。引入公共性維度的文本分析方法后,我們正在逐步擺脫原本單一的文學史理解方式。

    來自本土傳統的公共性視角的引入,對整個古代文學話語體系而言,不僅是對個體視角和理論概念的補充,還是一種綜合的全面的革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話語體系與本土傳統的完美融合。

    在比較視野中完善話語體系

    我們提倡本土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但同時不能固守本土主義,而應該在比較視野中完善古代文學話語體系。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關聯的比較;二是無關聯的比較。所謂有關聯的比較,指的是中外文化交流層面的比較研究,這是一個重要的學術領域,已取得很高的成就。所謂無關聯的比較,則是比較古典學視野,即在埃及、希臘、羅馬、印度等古代文明的背景下,重新發現中國文明的特質。中國古代文獻卷帙浩繁,通過對這些文獻的研究,可以滋生出一系列具備公共性或理論統攝力的議題,并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點的理論話語,但是封閉的、自我的研究難以達到上述目的。只有在古典文明之間的比較中,才能發現中國的特殊性;只有在全球古文明研究體系之內,漢語文獻資料才能煥發其內在生命力。

    比較視野對于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話語體系而言,最切實的意義和價值,是對整個概念體系的校準。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不少概念來自海外,但是用以翻譯海外學術概念的漢語詞匯,多數不是新造詞匯,而是舊有詞匯的移用。對于以漢語為母語的中國學者來說,很容易使用這些舊有詞匯的本土含義去理解外來概念,有時外來概念也會影響對本土詞匯的理解,這樣就造成了整個話語體系的混亂。其結果就是,整個話語體系既不能和傳統對話,也不能和世界對話。我們需要以西方學術話語體系為參照,逐個校準古代文學話語體系中重要概念的含義。這不僅有利于增進本土學術話語體系的嚴謹性,同時也更能有效地發現其真正的特性與靈魂。

    近期,一種新型的、全球化的比較古典研究趨勢已經出現。中國學者對印度、古地中海地區及其他世界文明的研究熱度也正在增強。寫本研究、語文學、書籍史及文本的物質性等新興研究,正在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研究方向,這些新的研究趨勢正在改變整個古典文明研究的格局。中國古典研究和西方古典研究相互作為研究背景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在這樣的視野或背景下,理應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問題意識,形成一種適應全球化對話的全新話語體系。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的视频|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久久精品韩国三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