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明天起,關心花草和樹木 ——讀《植物讓人如此動情——枝言草語》和《植物讓人如此動情——植物哲學》有感
    來源:“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微信公眾號 | 柯旭瑜  2020年03月19日09:57

    平日里接觸的多是專業論文,習慣了冰冷的文字,那些幼年甚至青年的淡然恬適的氛圍都遙遠得不能想象了。然而,手邊的這兩本書依舊喚起了這樣的溫馨。每篇文章都不長,散文的形式很是平易近人,像是有人在娓娓敘說,但她也不刻意,只是在說故事,令人欣慰的是這些故事不是那種結局未知的懸疑案件或者帶著血淚教訓的歷史敘事。有趣的是在《植物哲學》里,每篇短文的結尾總要按慣例出現兩三句人生感悟。這些感悟有時候轉折得不免突然,似乎只是作者自己的遐想,但從總體基調上看,這般由草木到人間的慨嘆是積極昂揚的,像蓋在文末的小紅花,點出歡快的句號。

    更讓人贊嘆的是科學知識原來還能打散成這樣零碎的只言片語,鑲嵌在古今中外的軼事和對植物擬人化的描寫中。我眼中的科學是威嚴的,成體系的,由一整套公式理論組合而成,沒有天地的靈氣,沒有五彩斑斕的四季,只有所謂永恒不變的真理。但若這么說,我便是時常遺忘兩件事,一件是人類最初對自然的好奇,另一件則是當我自己也還是個小孩時,對自然抱有的那種一無所知的好奇。小孩子往往對數字有天然的敏感,當作者在書里驚呼“一個小小的南瓜,竟然能夠承受五千磅(約2268公斤)的壓力”時,可以想象小小的腦瓜一定會絞盡腦汁思考五千磅究竟有多重。如此這般思考,就無需人引領,悄然進入比較度量的領域。庫薩的尼古拉在《有學識的無知》里引人注目地談度量,隱隱然有科學先驅的影子。萬萬不敢說科學起源于度量,但比較與標準化卻是智力活動的一種形式。從這一層面上看,這兩本書不愧為優秀的科普讀物。精心打磨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彩色的插畫,作者知曉圖文的巧妙結合,不是生硬的植入,而是互動生趣,相得益彰。

    然而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這樣的書幾乎“不忍卒讀”。它似乎太“輕飄”了,無論是文字還是插畫,帶著一種與世無爭的樣貌,勾勒美好的一方小花園,與現在忙碌的工作學習格格不入。這讓我不禁開始反思,如果說現代人忙碌到不忍心翻開一本輕盈的帶畫的書,那生活是不是也顯得太過凄慘?主要糾結的是,翻開之后,讓思緒隨著輕快的文字起伏飄蕩一會兒,又得重重地落回地面,更加悲涼。

    博物學的認知在如今這個時代顯得頗為老舊,仿佛昨日之事。現如今每逢春暖花開之際,在室外遇上一兩株新奇或不知名的植物,欲要探根究底,只需掏出手機拍照識別,便能有所收獲。而這種收獲,在計算機飛速發展的進程中,似乎很是微不足道。人們常常質疑,人工智能能夠替代人的是哪些功能?拋去這些能用電腦機器完成的任務,我們人在世間還能剩些什么?我們習慣將自己看成一個個孤零零的個體,如同微信的經典封面,面對一個孤零零的地球。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廣遠的宇宙時,就不再把地球看成唯一的家園,更別提其間的花草樹木。萬物有靈的童年早已離成年的現代遠去,在機械化的世界圖景里,不單是自然草木,就連人的心靈都要被分隔出來,加以充分地研究。這種追求客觀的實驗性質的研究,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么。

    或許并不是少了什么,只是因為被遺忘太久而生疏了。當自然哲學開始用數學的語言書寫之后,現代社會便開始將人解構。人可以在生物學的界門綱目科屬種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在醫學解剖的實驗中認識自身的構造,可以借助物理化學等具體科學手段對自己開展各式各樣的研究,但是我們仍然在懷疑困惑。人早已將自己放逐出自然界,萬物變成了不可通約的研究對象。在科學研究的條條框框里,原始的情感與愛的關懷無處安放。書里作者對植物擬人化的渲染,喚起的正是那種陌生而溫暖的感覺——對情感的認可和愛的接納。20世紀以來,C.P.斯諾以“兩種文化”的定義將科學與人文二分,愛這種包含人文因素的字眼在很多地方都要受到科學的嘲諷,甚或是人們的刻意忽視。而忽視愛的教育,無非是科學主義所能導致的最惡劣的后果之一。或許在新的世紀,科學與人文要實現的是新的彌合,在這種彌合中,對自然的愛的體驗將填補現有認知的空白。

    談到遺忘,我們會忘記的不止是原始的天真,還有我們獨特的文化。書里熟練地使用數字來說明事物的狀態與概念,對我們古典的文化知識同樣信手拈來。《黃帝內經》《晏子春秋》《本草綱目》等等,這些漢語體系里的文化知識奠定了我們認知的最初顏色。而在對自然的追問和探索中,它們能引發和數字科學一樣的好奇與喜悅。對于小孩子而言,最為重要的或許不是真正記住的那些知識,而是探索過程的愉悅體驗。在狂妄自封為萬靈之長后,人終歸還是要回到大地,在發明制造生產無數先進設備與工具后,人還是會面對自己,不停地追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而到那時候,我們永遠也不會有關于這些問題的統一回答,而根植于大地的愛的哲學,或將長遠流傳。

    本文為“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創作評論作品。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不卡一区中文字幕| 网友自拍区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好好热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福利视频|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