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輿論支持和精神支撐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就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重大部署,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后勝利,為我們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我們開啟的減貧進程在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的嶄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黨中央確定的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集中力量攻堅克難,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事實證明,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強大輿論支持和精神支撐,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義不容辭。
面對脫貧攻堅、消除貧困這樣的大事件、大變革,不少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體現出很強的自覺與熱情。他們走入精準扶貧一線,訪問農戶,接觸基層干部群眾,創作出了一批描寫和反映脫貧攻堅題材的文學作品,有的社會反響很好。但從總體上看,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還不夠,為此,去年9月中國作協組織開展“脫貧攻堅題材文學創作工程”,推動國內更多小說家、報告文學作家和詩人等,共同創作更多描寫和反映脫貧攻堅題材的優秀文學作品,目前成效正在顯現。
新時代脫貧攻堅事業呈現出的許多新特點,展現的新風貌,出現的新人物,各類媒體要用各種形式積極擴大宣傳。廣大作家只有更深入地沉潛生活第一線,真正做新生活的有心人,才有望寫出反映脫貧攻堅事業壯闊歷程,凸顯新生活本質,刻畫出富于典型意義新人形象的佳作。當代農村已具有農業文明與城市文明、現代文明交流融合的特征,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在于,不僅助力物質財富的補充提升,更實現了農民文明狀態和精神狀態的提升,如果不能揭示出扶貧事業與全民族新的精神面貌的共同推進提高,寫出來的東西必然很難具備生活本質的真實。我們總說要塑造時代新人,當代農村新人的成長,他們如何與當今時代、鄉村經濟和文明有機關聯與互動,如何實現個人抱負,同樣應該成為作家的關注點,要真正發現和書寫出那些具有實踐行動能力的新人形象,彰顯他們精神世界中的能量、信心與信念,從而給人以激勵和鼓舞。從某種意義上說,脫貧攻堅題材文學創作是種新的考驗,一定要把提高藝術水準作為生命線,以富于創新性和藝術感染力的優秀作品接受檢驗,為助力打贏扶貧攻堅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