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博物館線上展覽“破局走紅”是機遇更是挑戰
    來源:光明日報 | 苗袁龍飛  2020年03月15日07:18

    廣東省博物館“風尚——18至20世紀中國外銷扇” 作者提供

    吉林省博物院“閑居·雅事——書畫茶香二三事” 作者提供

    編者按

    持續的疫情,使“互聯網+”打造的“云文化”加速進入了大眾的生活。春節期間,隨著各地博物館相繼被迫閉館,線上展覽成了博物館展示的唯一途徑。全國1300家博物館的2000余項線上展覽,以其豐富多樣的文化內容與展示手段,廣受公眾歡迎,形成了“線下閉館,線上開花”的態勢。

    多渠道多平臺的集中展示與檢驗

    線上展覽早已不是新鮮事。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文化消費潮的到來,我國相關部門自2016年起便相繼出臺了《“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等有關政策,鼓勵發展虛擬博物館,搭建面向應用的陳列展覽專題數據庫。建設熱潮下,線上展覽一時發展成博物館數字化服務的“標配”,甚至成為衡量博物館發展的“標尺”。

    此次疫情防控下,國家文物局鼓勵各地文物博物館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工作,利用已有文博數字資源酌情推出網上展覽,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并在政府網站“博物館網上展覽平臺”緊急擴增一批在線展覽內容,不間斷推送。截至3月3日,該平臺已收錄300多家博物館的420余個線上展覽,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涉及歷史、藝術、自然科學、革命紀念等類別,能夠滿足不同類型觀眾的需求。

    更多博物館紛紛將已有資源通過官方網絡平臺進行展現,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渠道,將展覽場景、圖文資料、媒體資源,通過展示終端進行互動,帶領公眾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精髓。各省級文博單位也積極整合、開放、共享地方文化資源,如吉林、山東、陜西、北京等地方文物部門也建立了在線展覽大數據平臺供公眾使用。

    原囿于真實性體驗無法被復制,使線上展覽雖早已布局卻“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這種局面已被打破。據國家文物局初步統計,春節期間,全國博物館共上線展覽2000余項,這是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進一步延伸,更是一次公共文化和文博資源數字化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與檢驗。

    探尋內容、形式與傳播渠道的新突破

    目前,復制線下展覽的全景展示,是博物館線上展覽的主要方式。借助VR虛擬現實、三維全景虛擬現實、三維網頁引擎等數字技術的幫助,給觀眾提供自主選擇、操作圖像、移動看景、視角切換、細節體驗的便利。如山西博物院臨時展覽“山鷹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湖南省博物館基本陳列“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等。

    也有部分博物館利用館內資源,專門策劃設計了僅供線上觀賞的展覽。比如吉林省博物院“閑居·雅事——書畫茶香二三事”,精心遴選14件院藏文物,為觀眾提供一份古人閑居攻略;上海博物館推出春節主題展“有魚”“春信”“如意”,飽含樸素美好的祝愿;中國文物報社聯合國內29家博物館和騰訊博物官,推出“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集中展示生肖背后的內涵。

    同時我們也看到,線上展覽“走紅”的背后,是公眾對于個性化、新鮮化的文化訴求。因此,一些博物館開始嘗試跳出全景虛擬展示的窠臼,探尋新突破。

    從內容來看,部分博物館對線下展覽進行“升級改造”。這并非簡單地“化妝美顏”,而是對相關內容的深入發掘與重新整合。如上海博物館“遺我雙鯉魚——上海博物館藏明代吳門書畫家書札精品展”,徹底打破線下展覽的原有內容框架,并摒棄了全景查看展品的常規方式。在“見字如面”板塊,點擊關鍵字,可跳轉至每件展品,通過圖片、釋文與白話文,引導觀眾思考與理解;而“云中誰寄錦書來”板塊,以文徵明為中心,解讀其與親屬、師友的關系、交往,并對應到相應的展品,深化展覽主題。

    從形式來看,除數字化展示外,圖文搭配短視頻、音頻講解,也是線上展示普遍采用的方式。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博物館根據媒體社交和沉浸式娛樂的趨勢,增設線上展覽的互動交流與趣味游戲體驗,最大程度滿足觀眾需求,引起共鳴。如廣東省博物館推出“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在線展冊,觀眾既能獲得并分享線上觀展報告,還能參與話題討論,掌握線下參觀攻略。再如上海博物館“春天,一起來看花——中國古代花鳥畫專題展”中,專門設置了游戲板塊,滿足觀眾娛樂并益智的需求。

    從傳播渠道來看,博物館更積極地通過線上展覽與社會力量跨界合作,尤其是跟隨專業講解員觀展的線上直播愈發火熱。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抖音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等九大博物館推出線上展覽直播。淘寶直播則是與甘肅省博物館、良渚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等八家博物館聯手,推出“云春游”活動。3月1日,布達拉宮也參與“云春游”,進行了網絡直播首秀。這種網上直播,一方面成了博物館“解鎖”數字化的又一新玩法,另一方面也拓寬了博物館自我宣傳的渠道。

    熱現象下的冷思考

    目前,線上展覽為博物館帶來的最終成效還有待觀察,但有關數據已經證明,博物館線上展覽正在“走紅”。自1月28日以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網上展覽平臺”瀏覽量快速增長,平均每天瀏覽量突破4萬人次,平臺總瀏覽量已超過60萬人次。微博話題#云游博物館#閱讀量達2.1億,討論量達3.9萬。淘寶直播“云春游”活動,直播當天更是有近1000萬人涌入,相當于法國盧浮宮近一年的客流量。

    線上展覽為博物館帶來了巨大的社會關注度,但并不是每家博物館都能享受到這種“待遇”,大館一騎絕塵,小館無人問津,二者差距甚為懸殊。此外,熱度之下更凸顯版權、技術、資金等問題,加之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照貓畫虎的行業通病,也讓線上展覽飽受質疑,難以達到“自來水式”傳播效應,反映出其發展的局限性。

    如果說,此次疫情給那些打造線上展覽處于“鈍感”的博物館敲響了警鐘,那么熱鬧之后,更給了所有博物館重視線上展覽的機會。什么才是高性價比的線上展覽,線上展覽的展示內容與線下有何區別,線上、線下展覽如何互相導流,線上觀展體驗如何更有吸引力等諸多問題,都將是博物館發展不可忽視的課題。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99热在线精品免费播放6|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观看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完整版 |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