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悲壯的脊梁 抒寫戰疫新篇章
庚子年春節必定是不平凡的。正當人們滿懷喜悅迎接傳統佳節,滿懷信心展望未來的時刻,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一場奮起抗疫的特殊“戰爭”在全國打響。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是社會發展的記錄者,是思想精神的捍衛者,是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對此次重大疫情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干,是大家需要思考回答的重大問題,從而在關鍵時刻挺起悲壯的脊梁,抒寫戰役新篇章,大力謳歌抗疫一線涌現的英雄,傳遞必勝的信心,為戰勝疫情增添精神力量。
一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上下團結一致、萬眾一心,舉國行動、共戰疫情,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采取最高級別的響應,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本色。
這種一方有難、舉國支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局面,充分體現了國家強大的組織力、動員力,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華民族具有綿延五千年一脈相承的文化,每到關鍵時刻都有一批民族脊梁挺身而出,涌現許許多多的英雄兒女。這其中,有勇往直前的“逆行者”,有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有挺身而出的廣大基層干部,有奮戰在一線的廣大公安干警和社區管理人員,有堅守工作崗位日夜加班生產醫護用品的工人,有為戰勝疫情積極奉獻愛心、捐款捐物的義士,還有大量在疫情危急時刻為廣大群眾生活服務的出租車司機、快遞員、銷售員,以及沖在一線的新聞工作者和文學工作者等等。
陜西省作協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關鍵時候決不能掉鏈子。文學陜軍更是有愛心、有擔當、有作為。疫情發生以來,省作協黨組高度重視,迅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出的重要指示、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時的多次重要講話,迅速組織開展本單位疫情防控,加強單位帶班、值班、落實、檢查工作,學習科學防控知識,組織開展人員排查,全面落實防控措施。及時果斷處理單位老職工去世、單位參會人員與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觸被安排居家隔離等突發事件。第一時間發出省作協抗擊疫情倡議書,要求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積極做好防護,不信謠不傳謠,積極傳播正能量。強調要積極宣傳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普及科學防疫知識,謳歌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英雄事跡,弘揚民族精神,保持社會穩定,積極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及時引導大家聽黨話、跟黨走,傳遞抗擊疫情的正能量,提振精氣神。截至目前,我會共收集作品3000余部(篇),其中100余篇分別在《延河》、文學陜軍、青年文學社等公眾號發表,賈平凹主編的“共戰疫情”專刊,為《人民日報》撰寫的寄語,作協出臺支援參加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優惠政策,先后三次組織作協機關干部職工自愿捐款,在社會上引起良好反響。
世界上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越不過的坎。只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用文人之筆懲惡揚善,謳歌真善美,勝利一定會到來。
二
疫情對我們是一次大考,是一次檢閱。這次疫情不得不讓人冷靜下來,讓人深思。像中國這樣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難免會出現小概率偶發事件。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們的專家、衛生防疫部門、省市決策者、普通醫護人員及社會各界對疫情的反應如何,決定著最后防疫的社會效果。面對公共突發事件,應該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時刻處于備戰狀態,時刻保持應急的態度。黨中央及時果斷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大批有責任擔當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挺身而出,人民軍隊調兵遣將火速支援,工程建設者日夜奮戰火速建成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及時調整湖北武漢地方主政官,為戰勝疫情提供堅強的保障,顯示了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力量,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力量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領導干部要始終不忘初心使命,把保護人民、保衛國家和創造發展環境當成自己神圣使命,要時刻保持警覺,安不忘危、平不忘戰,盡心盡力盡責干好分內的工作,防止人民群眾立于危墻之下。疫情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堅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群眾路線,防止脫離群眾,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
公共突發事件突如其來,發現問題,正視問題,把準問題,處理問題環環相扣。相對來講,發現問題是基礎,不能遇事先想到個人出成就,保住烏紗帽,最后因小失大,后悔不已。正視問題是前提,不能對問題麻木不仁,視而不見,欺上瞞下,貽誤戰機,小病釀成大疫。把準問題是條件,疫情暴發后,情況復雜多變,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盡快阻斷疫情擴散,收治重點地區的感染者。處理問題是關鍵,要把搶救病人,收治病人,防止感染,降低病死率作為中心工作。一切工作都要服務、服從這個中心。全力準備醫院,床位,醫護人員,物資,藥品、設備等。這是一場疫病,要防止感染,就要切斷感染源。封城、封村、封社區,居家隔離,減少人員接觸是必須的合理防控措施。
在今天信息化社會,越是情況復雜,對干部越是考驗。戰疫如同戰爭,必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知道真情,心里才踏實。要形成講真話、講實話的社會風氣。突然遭遇險情,而不知險情,不明險情,不及時應對險情,必然自食惡果。天災不可測,預防可掌控。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洞不補大洞一尺五。出現苗頭要有警惕之心,及時評估,下定決心,釆取措施,不然釀成大禍痛悔不已。治病救人,防治感染要雙管齊下。現在我們防控疫情用的仍然是最原始的辦法,就是要堅持人員隔離,少出行、少聚會、戴口罩、勤洗手、多鍛煉等辦法。
三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關于疫情防控宣傳工作的要求,為我們搞好重大疫情主題文學創作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據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作家應當著重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作家要成為防控疫情的先知先行者。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縱觀反映這種精神的文學作品不勝枚舉,中國文人大多數有這種責任和擔當。廣大作家要自覺成為防控疫情的先覺者、先行者、倡導者。特別是在抗擊疫情、戰勝災害的過程中,更應該發揮文學的重要作用,記錄這一壯舉,謳歌偉大戰疫精神,鼓舞人們前行,戰勝艱難險阻。
二是作家要成為戰勝疫情的鼓勵者。抗擊疫情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爭。兩軍相遇勇者勝。因此,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作家創作要以傳播正能量為己任,擔負起作家的社會責任。在人們面對死亡、面對驚恐、面對無知時,要謳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當然要反對無謂的犧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增強戰勝災難的信心和決心,氣可鼓不可泄,穩住陣腳,不要慌亂,才能體現大愛、大慈悲、大情懷。這個時候更應該冷靜思考,傳遞正面的理性的聲音,引導人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戰勝疫情的目的。
三是作家要成為科學防疫知識的傳播者。疫情、疫病、瘟疫在歷史上早有發生,世界上對重大疫情都有記載。如歐洲的瘟疫、西班牙的流感、非洲的艾滋病、美國的流感等都是由于病毒引起。人類本身是從自然界進化而來,病毒就是自然界存在的準生命,比人類存在的時間早得多,本來與人類互不侵犯。由于人類的行為破壞了自然生態,獵殺食用野生動物,導致病毒進入人體,從而寄生在人體中,并依靠人體進行傳播。這說明人類遠沒有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要心存敬畏、認識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樹立文明的生態理念,總結推廣戰勝疫情的科學經驗,解決當下的突出問題。
四是作家要成為人文精神的捍衛者。在大災大難面前方顯英雄本色。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人有精神、有思想、有價值追求。在這場大災當中,有的人挺身而出救死扶傷,有的人得知自己感染病毒從容寫下遺書,自愿捐獻遺體用于醫學研究,有的人在疫情暴發中全家感染一時得不到醫療救治,自己在家隔離治療最后全家治愈,這些感天動地的事跡表現出人類崇高的精神價值,對我們作家來說,應該大力推崇弘揚。
五是作家要成為新文化建設的推動者。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要大力弘揚源自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文化,繼承和弘揚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積極投身到戰“疫”大軍中去,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陜西歷史文化厚重、革命文化燦爛、先進文化豐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條件得天獨厚,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大膽吸收外來、積極引領未來,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大有可為,一定能夠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