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不夠甜蜜圓滿的女性故事何以動人
1994年版 《小婦人》中,薇諾娜·賴德飾演女主角喬
“女人有雄心、才華和美麗,我討厭人們說:對她們來說有愛就夠了。”穿越一個世紀,《小婦人》中才女喬的那句女性宣言依舊響亮。這部文學暢銷書同時也是大銀幕熱衷的女性題材。在今年奧斯卡上,由西爾莎·羅南主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的新版《小婦人》獲六項提名,最終摘得一座“最佳服裝設計”獎。縱然大獎旁落,但《小婦人》卻極有觀眾緣,影片全球票房已達1.62億美元,爛番茄95%新鮮度,國內外多個影評網站都給出了8.5以上的高分。
顯然相比于電影本身的藝術成就,《小婦人》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女性自我覺醒聲音的反復回響。這部作品對于家庭生活的現實刻畫,對女性成長與價值的重視,以及有關榮譽、自尊與幸福的思考,都屬于永不過時的主題,有著強烈的感染力。
路易莎“孩提時代的回憶”,化作動人的女性故事
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出版于1868年的《小婦人》,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家庭倫理小說。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家的父親上前線作戰,留下能干的母親撫養著四個成長中的女兒。喬坦率獨立、梅格溫柔可人、艾米漂亮嬌氣、貝絲乖巧可愛……女孩子們成長中的歡笑與淚水,對愛與自由的渴望與追求是如此清新動人,以致在小說問世的150多年里,感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書中的四個女孩,就是現實生活中作家路易莎和她四個姐妹的化身,甚至可以說,《小婦人》就是路易莎“孩提時代的回憶”。尤其是路易莎對早逝的妹妹伊麗莎白的傷痛哀惋,讓她在刻畫貝絲時尤其細致入微,充滿溫情。
現實中的“馬奇一家”遠沒有書中那么富裕,但精神是富足的。奧爾科特夫婦都是進步開明人士,父親布朗遜反對奴隸制度,為爭取婦女權利奔走發聲,與愛默生、梭羅往來密切。夫婦倆對女兒們更是從不吝于鼓勵和支持。據說,書名《小婦人》(LittleWomen)的由來,就源于父親對他的女兒們的稱呼,他希望這些女孩們盡管年紀小,但志氣卻不因年紀而稍有減少。
或許應了那句“文章憎命達”,這位女作家的一生都在未果的愛情與顛沛的生活中度過。在一次歐洲旅行時,路易莎邂逅了一位年輕的音樂家,兩人相愛但最終沒有結果。《小婦人》中喬的戀人勞里身上,就寄托了這段短暫的愛情。為了維持貧窮家庭的生計,路易莎在成為專業作家之前不得不靠做女傭、家庭老師和裁縫掙錢。
“女人有雄心、才華和美麗,我討厭人們說:對她們來說有愛就夠了。”在《小婦人》的創作中,路易莎受到愛默生的影響,強調了個人尊嚴與自立自律的觀念。1868年《小婦人》出版問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四個女孩的成長故事時悲時喜、或傷或痛,但慷慨、無私、堅韌、寬容、善良、勤勞等種種美好的道德與品質卻在字里行間涌動,帶給人無限的精神力量。
重新審視艾米,也重新認識女性的價值
《小婦人》是清新、俏皮、溫馨的,但它同時也打破了以往讀者和觀眾對于女性故事的期待,不夠甜蜜,也不那么圓滿。尤其是喬和妹妹艾米的情感波瀾與愛情歸宿,讓很多讀者和觀眾意難平。
從1933年起,《小婦人》不斷被導演搬上大銀幕。對于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的這一版,影評人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原作被過多地影像化”;也有人認為,“是在文學上跳出了輕快的舞步。”
葛韋格最大的改編體現在對艾米這個角色的認可上。作為橫插在喬和勞里之間的情敵,艾米是一個容易被人討厭的角色。葛韋格在采納原著情節的同時,加重了對艾米的刻畫。劇中,艾米展現出對自身境遇清醒的認知。從小暗戀勞里的艾米會拒絕勞里的示好,“我一生在任何事情上都僅次于喬,我也不會是你滿足的人,就因為你不能擁有她。”喬的獨立與自主固然令人喜愛與欣賞,但艾米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做出的讓步,又何嘗不動人心?
可貴的是,在青年演員弗洛倫斯·皮尤的演繹下,艾米這個角色散發出了堅毅與果敢的一面,這與葛偉格理解的艾米更加相符。這位96后“小花”也不負厚望,憑借這個角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飾演女主角喬的西爾莎·羅南,也是好萊塢新生代中的“寶藏女孩”。1994年出生的她演技出眾,已經四次提名奧斯卡。《小婦人》是她與導演葛韋格的第二次聯袂,她們上一部合作的電影《伯德小姐》大放異彩,讓羅南獲得了金球獎影后的桂冠。
影片還匯集了好萊塢當紅新星“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赫敏”艾瑪·沃森等一眾新生代,馬奇太太的飾演者老牌實力演員勞拉·鄧恩同樣值得稱道,《小婦人》可謂星光熠熠。
相關鏈接
影史上最出名的《小婦人》
■1933年喬治·庫克導演的《小婦人》是公認的改編得比較成功的一個版本。庫克擅長處理女性主題,《小婦人》算是其早期的成名作。之后的《亂世佳人》《窈窕淑女》等都是載入影史的佳作。凱瑟琳·赫本飾演的喬也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并憑借此片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紐約時報》點評道:“這部影片的劇本情節流暢,脈絡分明,庫克的導演手法如行云流水不露痕跡,而赫本小姐的表演也十分出色,這使《小婦人》光彩照人。”
■1949年梅爾文·勒羅伊執導的《小婦人》相比于1933年版較為遜色。如果說這一版本中給觀眾留下最深印象的,肯定是片中飾演三女兒艾米的伊麗莎白·泰勒,當時她只有十六七歲。這一版本突出了艾米身上自私虛榮的缺點,但在泰勒的演繹下卻分外動人。
■1994年版吉莉安·阿姆斯特朗執導的《小婦人》對原著的改動較大,很多處理令人無法接受,但演員整體顏值驚人。薇諾娜·賴德飾演女主角喬,當時的她紅極一時。書中的喬相貌平平,而薇諾娜卻美如女神,她憑借這個角色,獲得了1995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除此之外,克里斯蒂安·貝爾出演勞里,《末路狂花》的女主角蘇珊·薩蘭登飾演馬奇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