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現實向”網絡文學的可能與限度 ——讀蔣離子《糖婚》
    來源:文藝報 | 劉啟民  2020年01月20日08:53

    網絡文學已經依靠著迅捷抵達個人的網絡媒介蓬勃地發展起來了。如果說世紀初的時候,兩者還因為媒介區隔帶來的在受眾、題材、價值等各方面的不同,劃分著各自的文學領地,到了現在,雙方已經開始互遞橄欖枝,以求在讀者中獲得更多的心靈觸動跟文化認同。從網絡文學的脈絡來看,邵燕君提出了“現實向”網絡文學的概念,用以討論網絡文學與現實主義傳統價值相結合的問題,并將其看作是網絡文學諸多題材類型里一種新的發展。

    網絡作家蔣離子的《糖婚》聚焦于“80后”一代人的婚姻,以年輕夫妻周寧靜與方志遠的婚姻矛盾為主線,描摹出三線城市冇城里不同男女的婚戀群像。這部關注于年輕人現實婚戀的網絡小說最早在2016年連載于鳳凰網,2018年又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家協會的聯合推優,因為小說關注的“80后”離婚話題切中城市情感生活的痛處,2019年以其為底本的同名電視劇也正在制作之中。在眾多玄幻、耽美網文中,《糖婚》是近年涌現出來的極富現實氣質的一部網絡文學作品。深入閱讀《糖婚》,有助于我們考察“現實向”網絡文學所開拓的新的文學質地,體會一個關注現實的網絡文本所抵達的美學可能及其價值限度。

    “若即若離”:

    “現實向”網文的辯證美學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糖婚》的題材,這是一部關注年輕人離婚風潮的小說,它的張力就在于,一面勾連著主人公們青春時期留下的愛恨糾纏,一面又將真實的現代生存矛盾吸納在內,它既是關于小兒女“戀愛”的歡與痛,同時又確實關注“婚姻”制度下復雜的家庭人際、階層攀爬、孩子生養及其它生存問題。“糖婚”的題目就提示了小說內容的吸納特征,“糖”展現了人們對于戀愛的期待,它是甘甜馨香的,而“婚”則指向現實的婚姻制度,將人們從那種泡沫式的戀愛白日夢中拉回。婚戀的題材,特別適合成為“現實向”網絡文學的試水地。一直以來,網絡文學都是人們逃離真實生活的夢工廠,因而情感類的都市、校園、言情題材會特別受到讀者的歡迎,《糖婚》里自然有這些男女的情感關系表現,特別是男主人公方致遠與妻子周寧靜、前女友柏橙之間的三角糾葛,它是整部小說的最主要矛盾和情節線索,但這些過去的情愛枝節,需要在方致遠跟周寧靜現實婚姻的重重裂隙中才會被再次激活生發出來。柏橙的歇斯底里、神經癥,與周寧靜的理智與掌控欲,也就像是人們對于“戀愛”與“婚姻”的想象,兩人對于男主人公方致遠的爭奪——這一最關鍵的小說情節,其實有著“戀愛”與“婚姻”、網絡文學與“現實向”意義表達之爭的意味。

    其實,整部小說都表現出一種中庸、不偏不倚的敘述態度,它可以被看成是“戀愛”故事與“婚姻”故事進行意義爭奪的結果,一種落實在小說敘述之中的價值認同。《糖婚》的敘述人似乎既同情柏橙與方致遠青春愛情的悸動,同時也理解方致遠與周寧靜六、七年相濡以沫的互相扶持。敘述人毫不偏頗地站在“戀愛”與“婚姻”之間,而這種立場的選擇也會左右情節的走向。小說的結尾很有意思,方致遠、周寧靜與柏橙三人的命運與關系被懸置起來,柏橙在方致遠的陪同下是否接受了心理治療,方、周二人岌岌可危的婚姻關系是否還能持續,作家都留下空白,這樣開放式的結局暗示著小說在價值認同上的中立化處理,作者并不給出在“戀愛”與“婚姻”之間選擇的答案,而是留給讀者去做出各自的思考。中立化的價值立場,也在作者對婚姻關系的界定中被呈現出來。在文本中,敘述人總是喜歡用“至親至疏,若即若離”來形容婚姻關系,似乎婚姻本身就是一個忽好忽壞的辯證之物,表面上的聚合之下有著無數的拉鋸、撕扯,而婚姻關系的張力,就在這親與疏、即與離之間,整部小說就是在表現這樣的張力,通過周寧靜與方致遠這對模范夫妻和睦表象之下的那些盤根錯節的矛盾線索如何爆發出來而予以呈現。

    兩位女主對方致遠的爭奪、“戀愛”故事與“婚姻”故事的角力,敘述人對于婚姻本身親疏辯證的獨特理解,這些在角色、題材與價值上的辯證張力,都能夠放置在網絡文學與“現實向”題材之間的互動關系上面來考慮,是網絡文學構造完滿愛情之夢的愿景,與特定的“現實向”類別刺穿現實之網的表意沖動相互拉鋸、中和的諸多表征。因為《糖婚》既聚焦于年輕人的現實生存,同時也是一部網絡文學,小說才能夠呈現出這樣不同層面的二元張力來。作者必須要對網絡文學與現實向度分別的意義朝向進行一種綜合,最終形成的是一種別具意味的文學關懷、文學品質。《糖婚》并不像傳統現實主義文學那樣批判主人公們的虛榮、市儈、軟弱、游移,也不像其它更典型的網絡文學帶有逃避現實的傾向,完全構造虛幻情境之下的人性、人心,而是表現人物人格上的不完滿,展現他們的小與悲,但更有一種走近、聆聽、理解、陪伴的態度蘊含其中。蔣離子在序言中說男女主人公“佯裝于早已殘敗的‘現世安穩’”,但她更要寫出他們“在彼此較量、沖突里的探索與成長”。正如作者的自述,小說對人物的心靈感受做了特別突出的表現,這便呈現出“現實向”網絡文學對人的獨特關懷及其對讀者的陪伴價值來。對于讀者來說,小說以高密度的情節還原著青年男女們不如意的婚戀與人生,而小說里人物的痛苦、彷徨、驚異、絕望的心靈世界,總是得到詳盡的刻畫、渲染,讀者自然地認同帖服于文本的敘述,并感受到自我心靈的被撫慰。

    “假性”張力:

    空間意味的人與事

    《糖婚》在諸多面向上的二元張力,帶來的并非都是新的文學質地,它可能也意味著另一些文學品質的喪失。在中國人民大學一次關于《糖婚》討論中,謝尚發曾說及他直觀的閱讀感受,“我個人覺得《糖婚》這部小說,讀起來感覺很‘平’,敘述平平、故事平平,乃至于人物也是如此”。他特別提到小說需要在已有的類型化的情節故事上寫得更具張力。謝提及的《糖婚》所缺乏的“張力”,和前文所論述的小說具有的“辯證張力”,實際上恰好是小說情節兩種相反的特征。由于《糖婚》要說的是婚姻“至親”與“至疏”的辯證關系,它的故事內容是要將看似四平八穩的婚姻背后的矛盾枝節爆發出來,這里并不存在一個矛盾的質變過程,方致遠與周寧靜從結婚到離婚(可能)的情節轉變,只是已有的沖突從隱至顯而已,所謂的從“至親”到“至疏”的交替,發生的是一個空間上的過程,而并非是典型現代時間小說里的“事件”。與情節的性質相關聯的,還有人物。小說里卷入感情糾葛的三位主人公,其性情稟賦都是相當確定的,甚至具有臉譜化與類型化的傾向,方致遠的懦弱游疑,周寧靜的強勢、理智,柏橙的偏執、另類,都被貫穿小說始終。看似發生的人物性格轉變——懦弱的方致遠要從周寧靜的掌控中逃離來改換工作、理智的周寧靜也會被同學騙走大量財產等等,是將人物們被時光掩埋起來的更深的性格內面翻了出來,這是一個朝向過去、往更真實的深處開掘的轉變,而非面向未來的人性成長。人物們于是也都帶有空間性,而并不具有在時間里成長的可能。小城市里的生活,就如同向心旋轉的漩渦,將攜帶著不同個性的人物卷入其中,越陷越深。

    這也是謝尚發對《糖婚》所評價的“平”與“缺乏張力”的具體所指。閱讀了小說文本的讀者,都能夠感覺到作家對婚戀生活體會的深刻,那些由人物群像表現出來的綿密、駁雜的婚戀生活經驗,密密匝匝地編織排列在人物們的命運里,看上去小說的沖突矛盾推進得很快很密集,小說的節奏很緊,似乎與現實里人們感受到的生活的憋悶、矛盾的難以預料與接踵而至呈現出呼應的效果,但通讀整本小說之后,就會發現緊湊復雜的情節給人的印象都不深,甚至給人以空茫之感,難以引人遐思、發人思考。這是因為小說中的人缺乏真正的成長,主體人格大多是喪失的,小說的情節也缺乏更劇烈的起承轉合過程。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目前網絡文學文本必然付出的代價。當“現實向”的網絡文學將文學的價值僅僅錨定于撫慰與陪伴的時候,作者往往著力于堆積經驗的厚度醇度、打磨經驗的“真實”度,但現代文學所依傍的進步性時間尺度,以及線性時間所允諾的人格成長就很難出現了。

    現實性,還是網絡性?

    作為一部典型的“現實向”網文,《糖婚》確實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別有風味的現實美學。小說不僅是在題材上屬于“現實向”,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種對現實、對人的理解方式。如果說傳統文學的現實主義總是要不斷拔高、提升現實的品質,通過批判或建構的方式,去想象一種別樣世界的可能,那么《糖婚》所代表的一類“現實向”網絡文學,則是要下沉、溺入駁雜繁復的經驗現實里,多少帶著呵護的意思,去表現并不完美的人間世界。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表達的寫作態度,“《糖婚》里沒有雞湯,也并不發人深省。我只是想客觀呈現、講述在時代背景下,一群已經不是很年輕的85后的婚戀故事。”于是,婚姻現實的艱辛苦澀、人的狹隘與脆弱,都被寫入了《糖婚》里面。對于苦澀的現實,網絡文學與電視劇一類的大眾文化又有著不同的敘述態度。電視劇同樣會將現實的矛盾撕開來吸引觀眾,但它僅僅只是一條裂縫,在大結局里,這條裂隙往往還會被既有的秩序縫合起來,以完成一次有限度的批判。《糖婚》則很不同,它將混亂復雜的現實和盤托出,完完整整地擺在讀者們的面前,但自始至終都不帶有提出問題來批判的姿態,而是以共情為目的,希望能夠通過關照、理解的敘述態度來抵達讀者的內心。這是《糖婚》所表現出來的全部“現實性”。

    網絡文學與現實主義傳統在《糖婚》里的耦合、聚義,最關鍵的或許是視域的重合——婚戀題材恰恰處在兩類文化傳統的疊合部位。而作者對婚戀題材的處理方式,說到底,來自于作者非常樸素的生命關懷,那是一種平視的、充滿善意的注目方式,小說的人物與故事那樣中和、規矩,情節如此飽滿,都與敘述人的注目方式——他面對世界時站立的位置、他理解自我與被表現世界的方式相關。但小說只是提供了現實主義傳統與網絡文學觸媒的一種可能,它在對現實人生關照的同時,也會偏離網絡文學本身具有的對于現實的超越性。網絡文學原本最令人動容之處,即是其不在現實的結構與語法設定中來敘述和表達,現實被認定為語素式的材料,被認為僅僅是一種設定、構擬,由此生發出一種超越現實的邏輯可能,以在新的網絡世界中重新定義、組織存在的方式,建構福柯意義上的“異托邦”。《糖婚》的寫作無疑是深嵌入現實里各種各樣的結構之中的,它以復現“80后”各式各樣的婚戀生活矛盾為旨歸,毋寧說,這是一種從網絡懸空重又降沉至現實大地的回歸寫作。那么,是否還需要另一種“現實向”網絡文學,既有著濃郁的現實情懷、能夠充分關注生活里人的命運,又能夠從蕪雜的現實中超拔出來,提供新的認知視野與行為邏輯,以全新的光譜燭照現實?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討論網絡文學的現實性時,也可以將問題調轉為現實主義文學的網絡性,這是兩種文化傳統相交合的不同路徑。蔣離子的《糖婚》以其特別的人道關懷將現實主義因子注入進了網絡世界,我們也期待著更多的網絡作家能夠召喚出網絡文學本身的先鋒品質,給予現實以醒覺、振拔的新力量。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久久精品9988|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特级露脸AV毛片|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99热这就是里面只有精品|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